专栏名称: 养码场
养码场,一个技术人职场社交平台。 现有“养码人”80000+,覆盖JAVA/PHP/iOS/测试/运维等领域。80%级别在P6及以上,含P9技术大咖30人,技术总监和CTO 500余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养码场

西湖区的神秘猎头,手握1W+程序员好友,推荐报告数千的百万顾问!

养码场  · 公众号  ·  · 2019-05-13 16:37

正文

程序员说:“ 很多猎头靠着推荐候选人,一年捞金上百万,黑!


凭什么?猎头公司只需要推荐,就能拿走程序员996的2个月工资?


凭什么?猎头每天西装革履,只要聊聊天就能赚钱,程序员却要深夜加班,成为互联网民工?


还有无底线的猎头,不停的电话骚扰,要简历、求面试、随便泄露简历信息、推程序员入职后,拿了钱就跑,简直就是三无产品+零售后!


真正专业的猎头却想说:“ 我们拿着白菜的工资在年薪百万的程序员里混,也不容易!

全国有超过30万的猎头,而格斯是其中一员。 他勤勤恳恳地积累了庞大的人脉圈,链接了近万名的程序员,产出过数千份人才推荐报告。


2019年,这是他成为猎头的第4个年头。


90后的他有些老干部作风,走路身板挺直,自带沉稳的低音炮,出门拜访客户时永远一套白衬衫蓝西装;


从RC晋升到AC,从菜鸟猎头再到如今的Team Leader,他用3年时间飞速在猎头行业落地生根;


如今,是手握10000+程序员好友,带着11人大团队,行走职场,指点江山的百万顾问。



技术猎头和程序员的故事,从寻访开始。


为了把合适的人匹配到合适的岗位,猎头们往往通过Coldcall来撩到更多的人才,多次拜访客户企业以了解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创始团队和组织架构。


现在,仅仅翻开格斯的微信通讯录,里面就有着将近3000名程序员,此外,还有QQ、脉脉、领英等平台上不计其数的好友。


在这个数据背后,是格斯每天近3个小时的Coldcall,每周实地拜访客户企业2次左右,联系程序员万余个。


尽管寻访过程很枯燥,也经常碰壁,(大概可以理解为,让一个程序员写上一百遍“Hello world”,还经常被产品经理diss……)但是,在Coldcall以外,猎头们还发掘了神奇的操作:


据说在顺风车还“活着”的时候,技术猎头们尤其喜欢到CBD尤其是科技IT商圈去拼车,就为了拼到程序员,能够光明正大地加个微信。


后来,随着顺风车被取缔,个别有车的猎头们干脆自己干起了兼职滴滴……


格斯说到这些传闻,也忍不住笑了。甚至,有一次午餐的时候,他发现边上一桌全是程序员,于是同事们打赌:谁能要到微信,其他人给发50块红包。


格斯自告奋勇,上!可惜,惨遭拒绝。(笑cry)


N知识点+1个程序员成长图谱

学会站在程序员的位置去思考问题


做猎头,从来不是电话销售,而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专业化。


每天,格斯都会花一些时间,阅读大量新闻资讯和行业文章,同时向层级更高、工作经验更久的程序员请教,学习他们在交流中所分享的商业见解和互联网趋势,再筛选、总结、与思考。


他在上千个日夜,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程序员成长图谱,给到其他程序员以职业参考。

技术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图

薪资和股权体系

企业动态

企业的市场技术水平

技术发展前沿

行业发展周期

……

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程序员成长图谱让格斯做到“三位一体”:人,公司,行业。


自我沉淀之余,格斯也在刷新着对程序员们的个性认知:偶尔在朋友圈放一段弹奏吉他的小视频的阿里Java;春节期间感叹好久没动笔,挥洒笔墨,给家里添了一幅对联的架构师;还有穿着打扮像韩国欧巴,在敲代码之余喜欢玩乐队,甚至还会去街头表演的P7……


“当你离程序员很远,看到的共性可能很多,但当你离他们更近一些时,反而会看到每个人的个性和群体的多彩。”


有时候,企业方写在职位JD上的信息只有百来字,但是总有些程序员明明条件基本匹配却被刷掉?而一度跳槽意愿、意向岗位和技术方向都很明确的程序员,却在拿到offer后临时反悔?


而在人岗匹配的时候,有些公司更偏向沉稳的员工,潜台词可能就是:希望最好已经买房结婚,追求安定;有些程序员关注薪资,有些希望成长,有些可能暗暗地对上级和晋升通道不满意。这些没有被直白地说出来的需求,是格斯需要想到,并且帮助两方达成共识的。


离程序员更近一点,也离他们就业时真正的需求更近一点。


其实,做猎头并没有那么轻松。


程序员眼 里的猎头:西装革履,出入CBD,嘴皮子一动好像就入账无数。但做猎头,并没有那么轻松。


格斯赶过末班车,看过深夜寂静的杭州,他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长在12-13个小时左右,每个工作日,都在深夜才关掉办公桌上的台灯,然后回家。 周末的时候,也常常在家或是在咖啡馆,为团队的小伙伴辅导工作上的问题。


这么拼的格斯, 每年产出人才报告近600份,每个工作日平均3份,成功推荐过某互联网电商企业CTO,也操作过不少高P岗位。


当然,也少不了黄单。


猎头不轻松,黄单也且珍惜。格斯认为:“成功让人热血,但失败让人深刻。”


2017年下半年,约莫9、10月份的时候,某互金行业独角兽的总监岗位到了格斯手上,多方筛选后,他推荐P8宋先生,但因对方层级高,出差频繁的缘故,仅仅安排技术、CTO和HR面前后就用了1个半月时间。


3面结束后,企业方爽快地给出了offer。


但是,在offer合同上,因为期权数量问题,两方又进入了胶着。


经过多番协调,格斯安排了宋先生和企业CEO电话沟通,最后,帮助他成功争取到层级和期权的上调,拿下了offer。


然而,在确定offer的半个月后,格斯接到了宋先生的电话:我放弃了offer,暂时不跳了。


了解后才发现,是涉及到P8现公司的年底一笔股票归属问题,这个节点跳槽对宋先生来说,损失太大。


2个半月,最后没有入职。


对于格斯来说,黄了一个单子,70多天的工夫白费,打过的无数电话、拜访的无数次,都没有产生效益。但是,在这2个多月时间里,他和宋先生的多次见面,对其职业发展给出的建议,让两人的友谊没有因为这次的黄单而结束。


2018年,宋先生出来创业成立自己的互联网公司,并邀请格斯为其搭建核心团队。


职场不容易,也绝非聊得来的猎头很少,好推荐的程序员难求。


猎头和技术程序员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应该是短期的、纯利益的,而是在朋友关系上所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


现在,百万顾问格斯带着自己的11人互联网技术团队,操作宝宝树、吉利集团、涂鸦智能等大型互联网公司。


在过去的4个月里,

团队实习生的第一个推荐报告就成了Offer;

单人一个月内最高业绩达到了19万;


“我 们要做一个业绩第一、每天学习、坚持健身的猎头团队!” (每周三和每周五健身的江左盟,不想拥有吗?


最后,格斯想跟程序员朋友们说:

老铁,职场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孤独前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