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报》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样,是孩子必读经典之一。童书妈妈激动地告诉你:终于等来了一见钟情版。
作为世界十大经典科普著作之一,文字讲究,描述流畅,将文学和自然观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对于8-12岁的孩子,如果要推荐一套既有文学价值、又有自然教育价值的书,非《森林报》莫属。
《森林报》
让爱自然的孩子爱上文学,也让爱文学的孩子爱上自然。
大名鼎鼎的《森林报》
是怎样的一套书?
大名鼎鼎的《森林报》是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他擅长描写,用艺术的语言、轻快的笔触、引人人胜的情节,让那些美丽珍奇的动物们永远活在他的书里。《森林报》自1927年出版,90年来连续再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维·比安基的父亲是一名
动物学家
,曾在动物博物馆鸟禽部工作。维·比安基自少年时代就有了写一本有关周围大自然季节变化的书的想法,当然也是得益于父亲的教导。
比安基后考入彼得格勒大学物理数学系的自然部,
但是却没有条件好好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革命不仅剥夺了他的学习机会,还被迫离开了彼得格勒。
1922年,比安基开始创作,他为孩子创作的作品将生物真相、常识性知识与浪漫性和童话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套历时20年成就的经典
维·比安基
和昆虫学家的哥哥商量,决定将杂志《麻雀》改名为《森林报》。两年之后,比安基将收集到的短篇小说和随笔刊登于此,把它改造成一本书的形式。
《森林报》就这样诞生了,一开始还不怎么有份量。后来在每一次再版时,作者都会重新编纂,甚至加入整个新的章节。在第二次出版的时候,在《森林报》中加入了真实的小读者来信,以“靶场”命名的问答章节。在第5版中,作者编入关于著名猎人的小说和《林中战争》章节。
《森林报》
再版了10次,每次都会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才有了今天的版本。
而维·比安基
这样的写作方式也是基于他对大自然观察的日积月累,
在热爱和时间中沉淀过的内容,自然也是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使得《森林报》拥有了经典的特质。
至于创作《森林报》的目的,作者坦言:
让孩子和那些心中仍保留纯真的成年人认识到,深入神奇的生活秘密和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给予“亲人般的关注”是如此快乐,如此多彩。要知道,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关注少得可怜,尤其是大城市的人们!而他们自己却不知道!
▲ 晚年的
维·比安基和他在列宁格勒神学公墓的墓碑。比安基的墓碑由雕塑家日尔明娜·米鲁普设计
维·比安基骄傲地说:
我是第一个把森林作为一种生命之轮描写的作家。这种生命之轮的轨迹是完整的……千百篇故事的要素都是世界上最坚定、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
对万物的爱和万物本身生长、成长、繁华的生机。
▲
“比安基林中空地”即比安基公园/自然保护区。2008年7月,由民众自愿集资在芬兰湾的滨海大道建立了比安基纪念地,列比亚日耶小镇附近的20.1公顷土地被用来建造“比安基林中空地”自然保护区——这是俄罗斯第一座市政特别自然保护区。
《森林报》融合式的写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还引领了近百年来动物科普文学的写作潮流。
它让爱自然的孩子爱上文学,也让
爱文学的孩子爱上自然。
《森林报》目前也是教育部新课标重点推荐给小学生的阅读书目,还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
进入公版的经典 版本泛滥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版本
作者维·比安基去世于1959年,2009年之后俄语的
《森林报》也就进入了公版,现在我们在购书网站上输入“森林报”,就会出现很多个版本。还有出版社自行插画改编成了低幼绘本版本,我们查到的版本里,前10种有译者署名的只有4册,6册则是编著也没有译者署名,这样的版本通常很难有质量的保证。
公版书往往是版本泛滥、侵权严重,最难把握的就是翻译质量,在各版本的《森林报》中哪个才是最推荐的版本呢?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根据60年代由著名翻译家王汶女士翻译的四卷本,重新进行了编辑,
虽然当时已经临近俄语版公版期,但他们经过了细致的考量,决定了购买独家版权和王汶老师的译本。
在2007年10月出版了第一个版本的《森林报》,大受好评,一年之间就加印了12次。
此后,他们还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森林报》,十余年来累计销量超过三千万册。2010年,王汶翻译的《森林报》还在台湾出版了繁体中文版。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两个版本的《森林报》就有14多万条的评论。
著名翻译家王汶
女士与《森林报》
王汶女士原籍是江苏同里。
1922年生在北京,她从小就一直生活在说外语、学外语的环境中。
5岁开始学习俄语,并进入俄侨YMCA十年制学校和俄国孩子一起学习。
中学毕业后,先后就读哈尔滨俄侨北满学院和日本东京自由学院高等科。
解放后,王汶女士多年的俄语学习派上了用场。
在叶圣陶、周建人、茅盾、顾均正等老师的指导下,她走上了翻译的道路,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文字清新通俗,深受读者喜欢。
她翻译的《森林报》有诗歌的文雅,又兼具儿童的趣味,比如:她说春天,一月是冬眠初醒月,二月是候鸟回乡月,三月是歌唱舞蹈月……总有一种诗歌的韵律在里面。
她翻译冬天卷,标题是:“林子里好冷啊,好冷啊”,有一种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的感觉,
充满爱意和温馨。
王汶女士
最喜欢翻译科普读物,尤其是与大自然有关的少儿读物。在翻译《森林报》这部著作时,她非常享受被作者维·比安基文中大森林、大自然的意境,并与比安基互相通信数年之久,成为忘年交的笔友。
▲ 著名翻译家王
汶女士
王汶女士不仅懂俄文,也懂日文和英文。她的翻译比较轻盈,一般来自俄语的语言比较比较干白、比较规矩一些,来自英文的可能就灵动一些、自如一些,这些风格互相渗透,形成了她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
▲ 维·比安基曾给王汶寄过一些照片,其中一张是他身背猎枪站在树下,照片背面写道“我的猎枪不是用来打猎的,我可舍不得向小动物们开枪!”
博物版《森林报》
是孩子们一见钟情的极佳版本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森林报》博物版,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还增加了“森林报漫谈”的形式,介绍物种的起源、发展还有千姿百态的奇妙生物。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进行更丰富的知识延展,最重要的这可是会让孩子们一见钟情的极佳版本。
《森林报》博物版不仅由著名翻译家王汶女士倾心翻译,还经过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刘昕晨权威审定,同时加入了80篇“科普漫谈”,介绍了80种动物,并
在俄文原版插图精修上色,还加入了音频课程+奇妙鸟叫声,为孩子们打造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比如:2007年出版的版本是这样的。
博物版在俄语首版原图的基础上,精心修复上色后,是这样的。
2007年出版的版本是这样的。
博物版除了修复上色,还增加了“森林报漫谈”的内容,变成了这样:
书中还在插入了二维码,扫描就可以跳转到微信文章,有11种鸟类的照片、资料,还能听到它们在自然中的歌唱声。
点击可以试听试看
欢快的精灵:云雀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刘昕晨除了做科普的审订,还亲自讲解了
4节音频课程,由
林
伯伯(刘昕晨)带你走进大森林。
点击可以试听
林伯伯讲夏天
还在很多生僻字第一次出现时,为孩子们加注了拼音,有助于流畅的阅读。
作者维·比安基一直强调:
人类必须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更要好好地保护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地球资源更加合理地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由于无知而无限破坏大自然,导致地球资源迅速枯竭。
就让我们的孩子从这版最美的《森林报》开始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爱上这些自然美好的动物和文字。
文学和科普故事的经典之作
《森林报》博物版
全彩四册
这套书包括4册:
《春》《夏》《秋》《冬》
是苏联作家
维·比安基最经典的
科普文学作品,由王汶女士翻译,也是教育部推荐书目的指定译本
-
带你畅读森林里的一年四季
-
389张首版原图,精心修复上色
-
80篇科普漫谈,趣味知识延伸
-
11种鸟儿叫声,亲近自然韵律
-
4幅博物画海报,呈现动植物四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