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品味文化,传承精品”艺术藏品鉴定、评估、交易:杨经理:17707550824(微信同号)
明宣德无挡尊
现藏大英博物馆的青花无挡尊,是在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被发现的。这件青花无挡尊装饰几乎完全模仿马姆鲁克王朝的雕刻金属工艺,而且还不太成功地模仿了上面的阿拉伯文的祈祷题记,唯一可以看到的中国因素是掩藏于口沿之下的蔷薇花形装饰。类似的器物还见收藏于河北文物商店、天津博物馆,景德镇珠山御厂也有碎片出土。王健华先生认为这种器型应来自于叙利亚黄铜嵌银器座。
青花阿拉伯花纹绶带耳葫芦扁壶,明宣德
高29.9cm,口径2.7cm,足横7cm,足纵5.2lcm
清宫旧藏
在托普卡普宫博物馆和阿德比尔宫博物馆当中还收藏具有波斯或中亚风格的水壶,在我国又称为执壶。它们圆柱形的高直径,方形流以及肩部扇贝形图案一周,都显示了其模仿金属器原型的痕迹。这种水壶是穆斯林举行朝拜仪式时沐浴净身之用,在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和阿富汗都非常流行这种腹壁出棱的金属制样,在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的收藏中可见。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中也出土了永乐甜白釉和宣德青花的这种方流直径壶。
最代表性的器型还有青花背水壶,这种壶的器型一面扁平不施釉,另一面弧形凸起,凸起的一面装饰青花海水、花卉图案。在凸起一面的中部还有凸起的圆纽,这种凸纽上往往装饰有典型伊斯兰特征的八角星图案。在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的展览中,这种青花背水壶是和一件伊斯兰风格的金属镶嵌装饰的器物同时展出的,连尺寸都惊人地相似。
青花阿拉伯文烛台,明正德
高24.6cm,口径6.7cm,足径13cm
故宫博物院
永宣八棱烛台,这种造型的烛台,在波斯地区很容易找到相似的金属制品,在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英国牛津Ashmolain博物馆的藏品中都可见到。
明正德青花梅花罐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曾出土复原了一件青花折沿大盆,完整的器物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伊斯坦布尔以及日本的收藏中。这种大盆上的装饰往往是中国风格的,但造型上却起源于穆斯林教徒的净手盆,多为铜制,流行于埃及等地区。伊斯坦布尔收藏的青花折沿大盆,在内沿上是传统的缠枝花卉图案,在花卉图案中间穿插着弯弯曲曲的线或字的摹写,当是阿拉伯文字的书法,可解释为顺从真主安拉之意,体现了浓重的伊斯兰文化气息,也体现了其对金属制品的模仿的痕迹。
在众多造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笔盒,据学者的研究,它不是为中国文人设计的,其原始造型来自波斯金属器物,这种文具是波斯细密画家常用的器具,波斯细密画虽受宋元工笔画影响,但画幅却偏向细小,描绘精细,毛笔细小,墨的消耗量不大,因此这种笔盒与调色盘的混合多层式设计,非常适合描绘细密画之用。这种造型的笔盒还见于15世纪的菲律宾沉船中,应该是景德镇专门为波斯细密画师设计生产的综合式笔洗。此种器物一直到弘治时期还见生产,且见于托普卡普博物馆的收藏中。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纹花浇与十四世纪伊斯兰黄铜鎏金花浇
1983年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附近出土的永宣瓷器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三壶连通器的器型,“口作盅状,盅底有花形筛孔,通过颈部的内管及其下的三扁管与三个带圈足的球状皿相连通。颈之外层以镂空花纹为饰,器身有七道凸起的弦纹,其间锥刻阿拉伯錾金纹饰”。关于这种器型的用途,学者们并不是很清楚。似乎我们可以从另一种器型“酒瓶”之中去寻找线索。土耳其托普卡普·赛拉伊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酒瓶有很窄的瓶颈,瓶上端塑造成杯形,并有滤孔装置,这种窄的瓶颈造型源自波斯地区的同类金属器物。研究人员认为,顶端杯形口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液体倒入,并具有漏斗功能,瓶颈窄,液体流出就比较慢,而且从瓶口唇边斟出液体时就不会沿瓶边流下。这是由于波斯地区气候干燥,易倒入不易倒出可以节省食水,有滤孔设计更可防昆虫落入。这件永乐白釉三壶连通器,除了底部分叉成三个独立的球状器皿外,杯形口、窄瓶颈以及镂空装置的设置几乎和上面酒瓶如出一辙,二者在使用功能上也应该具有更为相近的地方。青花酒瓶的造型在15世纪菲律宾发现的沉船瓷器中有大量发现,从当时青花使用者的阶层来看,研究者进一步推测可能是皇族或社会上层的人用来装葡萄酒的瓶子,因为当时波斯地区盛产葡萄。
除此之外,模仿伊斯兰造型生产的永宣白瓷和青花瓷器还见有带盖豆、花浇、双耳绶带瓶、抱月瓶、军持、天球瓶、大扁壶、灯笼瓶、卧足碗、盘等造型,这类器物不但在景德镇考古挖掘中大量出土,还见于中东等地的收藏中。
永乐青花方流执壶
如较早的1992年,曾有一件宣德青花“水波双龙”图高足碗以308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到了2007年则是以3504.7万港币的价格成交,15年间上涨了11倍。
再者,2010年,一件宣德青花云龙纹十棱洗以2688万元人民币成交;在2010年以后,亿元成交的宣德青花在交易市场上也出现几次:如2012年,一件明宣德青花暗花海水游龙图高足杯以1.1亿港元的价格成交;2016年5月30日,一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以1.5亿港元的价格成交;2011年5月,一件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以2.24亿元人民币成交。
由此可见宣德青花瓷的收藏价值之高,行情可谓始终不衰。国内外的大博物馆,大收藏家以及一些陶瓷爱好者,无不孜孜以求,以能够收藏到一件真正的宣青为慰藉。
宣德青花瓷为何如此受青睐?
宣德:青花瓷黄金时代
宣德青花和永乐青花一样,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称青花的“黄金时代”。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青花呈色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釉色蓝中透黑,有着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宣德青花瓷的胎体洁白细腻,凝重灵巧,轻重适度。釉面肥厚莹润,有“肥亮感”,釉层表面有较密的“橘皮纹”。在造型上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创烧了许多新的器型,有许多是受到中东金银器、玻璃器造型的影响而烧制的,如大型天球瓶、抱月瓶、扁壶、僧帽壶、葫芦形扁壶、竹节把壶、多系把壶、多系盖罐、花浇、八角形烛台等,器物造型敦厚端庄,秀美规整。
在纹饰的绘画上采用小笔渲染填色技法,由于笔小蘸料有限,需不断重复蘸料绘画,这就使得纹饰上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迹,这与以后使用大笔绘画的风格迥然不同。
宣德青花那种雍容大气的风范,与永乐青花的明净秀雅截然不同。宣德青花釉层内有较多气泡,棕眼;胎质较永乐时要厚,且器物有分段接的痕迹,用手一摸就有感觉;宣德官窑青花器的底款多用楷书,而且宣德的“德”字,中间的“心”字上少一横;此外纹饰线条笔划,自然浑化,很像中国画在宣纸上所形成的晕散味道,艺术效果优美。
如今,随着古玩艺术品市场行情不断升温,宣德青花瓷作为众多瓷器中的领跑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投资者关注,市场价格涨势如火如荼,升值潜力不容小觑。
青花瓷价格近几年成交记录:
明洪武青花「岁寒三友」图玉---成交价:
458万成交日期:
2016/04/24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大盘---------成交价:
354万成交日期:
2016/01/17
明洪武青花缠枝菊花纹执壶-----成交价:
334万成交日期:
2016/01/19
牧归玉壶春-------------------成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