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深圳远恒峰,邀您莅临“2025国 ...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这一港口春节期间创下47项生产高效纪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大剧院

今晚19:30,费城交响乐团与吴蛮重现无界乐韵

国家大剧院  · 公众号  ·  · 2024-11-30 09:00

正文

PURE CLASSCAL

2024


“乐韵东西”

马琳·艾尔索普、吴蛮与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









0 1
PURE CLASSICAL

百年费城之声,再谱历史乐章

拥有百年历史和顶尖艺术水准的 费城交响乐团 一直被称为 “中美文化交流使者” 1973年 ,他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支到访的美国交响乐团,为东西艺术领域的交流破冰; 2023年 ,乐团首次访华50周年,来自乐团的8位艺术家到访北京,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同台演出; 2024年 ,乐团时隔5年 以完整编制回归中国舞台 ,由客座首席指挥 马琳·艾尔索 普率领,以马勒等巨匠的代表作品续写这段跨越几代人的文化情缘。


197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 费城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现场


2023年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

©牛小


2024年,费城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现场

©Todd Rosenberg


在本场音乐会线上呈现之前,主持人 李杨薇 及音乐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康啸 对话 演前导赏 ,解读值得一探究竟的作品故事及演出亮点,更有世界著名琵琶演奏家 吴蛮 分享独家作品解读。



0 2
PURE CLASSICAL

江南水乡里的东方韵味

作曲家 赵季平 为琵琶演奏家 吴蛮 量身定制的 《第二琵琶协奏曲》 ,于2013年世界首演。这首琵琶协奏曲既有强烈的中国风格,亦能与世界音乐表达感实现完美融合。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苏杭的评弹音乐 ,琵琶也是最贴近作曲家内心共鸣的乐器——赵季平以中国传统音乐最优雅的形式之一为元素,为琵琶谱写了 一部亦诗亦画的音诗 ,同时实现着他的音乐创作理念: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



费城交响乐团与吴蛮演出《第二琵琶协奏曲》

©Todd Rosenberg


每次听到那条大旋律出来,我的汗毛都会竖起来,就感觉回到了家乡 ”——作为主角之一,同样出身于江南水乡的 吴蛮 ,更将对故乡音乐的至深感悟藏在演奏的“推拉吟揉”中。在她看来,琵琶是作品里那个“娓娓道来的人”

作曲家:赵季平


0 3
PURE CLASSICAL

巨匠笔下的青春颂歌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初次首演是在1889年,彼时是五乐章交响诗,由马勒亲自指挥完成。但问世后反响不佳,之后被进一步修改为广为流传的四乐章版,并随着时代的流转成为马勒的代表作品之一。“巨人”一词源自德国浪漫派诗人让·保罗的同名小说,马勒以此向他致敬。 整曲饱含极富生命力的大自然元素 ,如“布谷鸟”和“溪水”等 ,这是时年不到30岁的马勒, 对青春的自叙和礼赞 ,与他在后期作品中暗含的矛盾与挣扎形成鲜明对比。




作曲家:马勒

“巨人”世界首演海报


第一乐章 由从容、缓慢到活泼、稍快,马勒形容其为“描绘自然从冬眠中的苏醒”,可以听到由木管模仿的杜鹃啼叫声; 第二乐章 使用乡村气息的连德勒舞曲,三拍子特有的节奏感勾勒出旖旎的田园风光; 第三乐章 兼具纯朴的民歌曲调和歌唱性,可以听到小调式的《雅克兄弟》(中文儿歌《两只老虎》的原曲旋律); 第四乐章是该作品的核心 ,作曲家曾备注“对英雄年轻时代的美丽隐喻和回忆”,辉煌而极富感染力,呈现出逐渐由抗争到胜利的过程,是庆典式的节日颂歌。



本场演出将由央视网提供超高清播出信号,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以及多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点击“ 阅读原文 ”可直接进入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播出页,亦可扫描下方各媒体渠道海报二维码观看。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


央视网


国家大剧院快手号


国家大剧院抖音号


国家大剧院视频号


国家大剧院微博号


国家大剧院喜马拉雅号


国家大剧院网易云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