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文观止
最大的古文观止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文观止

咏鸡诗10首,雄鸡图10幅

古文观止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1-29 14:31

正文


·崔道融

买得晨鸡共鸡语,

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

欲近晓天啼一声。

【赏析】 诗人以桀骜不驯的雄鸡自喻,用不着像平凡公鸡一样天天啼叫,只需在深山月黑风雨之夜,在晦明难辨之际,就那么高啼一声, “雄鸡一 声天下白 ,人们就会知道,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释智圆

檐前栖息傍蒿丛,风雨司晨尔有功。
鹦鹉无能凭佞舌,侯门翻得养金笼。

【赏析】 诗人以鸡和鹦鹉做对比来讽刺世态,鸡司晨有功,却只能在屋檐、草丛安身;鹦鹉无能,却可以凭着一张会奉承的嘴得以安身于金笼之中。


·张继先

鸡德灵居五,峨冠凤彩新。
五更大张口,唤醒梦中人。

赏析 《韩诗外传》: “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

鸡,古代称作德禽,又称烛夜。雄鸡司晨,守夜有时,准时唤醒人们起床。


题金鸡报晓图

·唐寅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

一声啼散满天星。

铜壶玉漏金门下,

多少王侯勒马听。

【赏析】 一声啼散满天星 ”, 几千年来,鸡伴随着中华民族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习俗, 司晨守夜,寒暑往来,乐此不疲。鸡这种守时报晓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也享有农历正月初一谓之 “鸡日”的美名。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赏析】 凤凰是华夏族的图腾之一,而鸡则是凤凰的比较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按《说文》所言,鸡是将自己的长喙尖嘴贡献给了凤凰。《乐叶图》称 “凤凰至,冠类鸡头”,这是说凤凰头上的冠类似于鸡冠。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

昂昂气象羽毛新。

大明门外朝天客,

立马先听第一声。

【赏析】 雄鸡有让人欣赏的昂扬气势和独立不羁的气质, “鸡”“吉”又谐音,古人就赋予鸡驱邪纳吉的很多含义,有的与功名升官有关,“立马先听第一声”,公鸡鸣叫表示“功名”,雄鸡鸡冠高耸、火红,表示能得官;画一只大公鸡,身后紧跟着五只小雏鸡,其口彩便是“五子登科”等等。


金鸡报晓

·朱元璋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

扫退残星与晓月。

【赏析】 朱元璋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此诗,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袁枚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赏析】 “主人”来比喻对天下敲骨吸髓的统治者,统治者能得逞,靠的是“愚”民,“不可与鸡知”!



晓窗

·魏源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赏析】 所有的人,他们的岁月与生命,都无一例外地消磨在报晓的鸡鸣声中。年轻时彻夜游乐,听到鸡鸣方才入睡,年老时则鸡鸣即起。人生短促而时不我待。无志者消沉,蹉跎岁月;有志者奋发,建功立业!


题《百鸡图》

·乾隆帝

走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赏析】 传说乾隆皇帝在《百鸡图》上题写了这首诗,众臣不解其意,乾隆得意微笑,最后大学士纪晓岚说道: “这是一首绝妙的数字谜语 诗!第一句的 一只又一只 ,是两只鸡;第二句, “三四”一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三个得数相加,得九十八只 鸡。把一二两句合起来刚好是一百只,正切合《百鸡图》之意!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 安良(微信号:15710831809)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那碍白云飞?

传统文化故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