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安天山
新疆公安厅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平安天山

惊心动魄!和静公安64小时狼塔救援全记录

平安天山  · 公众号  ·  · 2025-02-11 13:03

正文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救援成功!”

2月6日11时30分

当对讲机传来这个消息时

参加 狼塔C线 救援的和静公安民辅警

发出欢呼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起来回顾这场惊心动魄

64小时狼塔C线生死 救援全记录


(现场救援视频)

急!驴友被困深山失联,其中1人受伤

2025年2月3日13时30分许,和静县公安局接巴州消防支队转警:接吴某通过卫星电话报警,有6名登山爱好者从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小东沟出发,计划徒步穿越狼塔C线,途中一名女子在翻越蒙特开增达坂时因脚部崴伤无法行动,目前3名人员在和静县古仁郭楞沟内被困失联,情况危急,急需救援。
接警后,和静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消防、蓝天救援和巴伦台镇等相关部门共计40人组成救援力量赶赴事发地。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被困人员出发地: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小东沟)

知识链接: 狼塔C线简介

狼塔之路(兰特之路)是穿越北天山最为漫长和危险的徒步线路。它起始于北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呼图壁河大峡谷,由北向南翻越五座近4000米的达坂后到达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巴伦台镇,全程徒步距离约120公里。呼图壁河发源于河源峰,在哈萨克语中,河源峰地区被称为兰特,狼塔为兰特的音译,意为广袤的牧场(“群狼守护的塔山”为杜撰),是隐藏在北天山的支脉依连哈比尔尕山深处的徒步线路;其中河源峰海拔高度5290米,山势陡峭,形如尖塔,狼塔C线正是穿越这一地区的一条高危徒步线路。

狼塔C线途径为:呼图壁林场—希勒木乎—喀拉莫依纳克达坂—白杨沟达坂—库拉阿特腾阿苏达坂—蒙格特开曾达坂—哈尔嘎特开尔茨达坂—哈尔哈提达坂—古仁格勒村。

狼塔C线以其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著称,沿途需翻越冰山隘口、横渡激流、行走空中栈道、穿越草原、森林…后山更有一百多公里的无人区,风景绝美而又惊险刺激、集巍峨壮美的天山风光之大成,途中途无任何通讯、救援、补给等基础设施,是穿越北天山最危险的“骨灰级”线路,也是户外探险者的终极梦想。狼塔C线和夏特古道、乌孙古道并称为新疆最为顶级的三条徒步线路,新疆本地的驴友这样评价三条古道:夏特古道名气最大,乌孙古道风景最美,狼塔C线难度最大…在新疆户外,狼塔C线被评为难度和风景最高的9级,是目前已知的最艰苦的徒步线路之一。

图片

难!达坂积雪太深、加之天气多变,搜救无法进行

事发地距离和静县县城约180公里,距离巴伦台镇约120公里,期间还需一路Z字形上山翻越乌兰达坂、夏热达坂和古仁格勒达坂等3个达坂,山路蜿蜒崎岖,加之又逢深夜、低温使得原本就蜿蜒曲折的山路变得更加湿滑难行,交通面临巨大压力。当日23时许,救援力量到达狼塔C线 “哑巴驿站”车辆再无法前进。随即,救援力量在“哑巴驿站”组建前方救援指挥部,召集当地牧民召开紧急会议,了解地形、路况和被困人员现状,研究制定救援方案。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被困人员地点卫星地图)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哑巴驿站”组建前方救援指挥部

经与报警人吴某联系,得知当前人员被困于距离“哑巴驿站”前方救援指挥部约40公里狼塔CV线D4营地(狼餐厅)附近,前往救援路程还需徒步翻越3个达坂才能到达,前方指挥部考虑到夜间山区气候恶劣、山势陡峭,加之前往救援路段常年积雪达1米以上,途中还没有通讯信号、救援难度大的问题,再确定被困人员目前情况稳定,且有充足的生活物资后,经研判决定于次日一早派员前往救援。

险!3组救援力量迎难而上耗时10余小时翻过达坂搜寻

2月4日10时许,前方指挥部指派2名熟悉山区地形、气候特点的民警和1名应急管理人员携带卫星电话、生活物资,采取骑马翻越达坂的方式前往现场;然而,救援力量在翻越蒙特开增达坂(海拔3960米)到达铁克达坂后,因积雪太深无法继续通行,不得不返回“哑巴驿站”前方救援指挥部。

图片 (狼塔C线冬季沿途风景  图片来自网络 )

4日15时许,指挥部再次组建救援力量兵分两路,一路由1名民警和3名熟悉当地地形的牧民组成“救援一组”携带卫星电话、生活物资,采取骑马绕行达坂的方式前往现场;另一路由特警支队1名特警在4名当地牧民的带领下组成“救援二组”,根据坐标携带无人机出发搜救。
当晚22时许,两组救援小组经过近9个小时的搜寻无果,加之天气多变,且绕行路途积雪太深无法继续通行,无奈再次返回“哑巴驿站”前方救援指挥部。
随后,救援指挥部接到当地牧民报警称:在距离“哑巴驿站”前方救援指挥部约4、5公里的七道湾附近有人求救。
接警后,指挥部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前往搜救。当救援力量赶至求救地时,发现此人正是此次失联3人中的吴某(卫星电话报警人),且体征良好,于是将吴某带回“哑巴驿站”前方救援指挥部调整。
当晚,前方指挥部再次调整救援方案,研究下一步救援计划。

喜!6人翻越3个达坂成功搜救被困驴友,人员安好

2月5日凌晨5时许,根据计划,救援指挥部再次派出1名特警和4名牧民,在驴友吴某的协助下前往薛某、王某被困地实施搜救。
期间,6人先后翻越3个达坂,耗时6个多小时终于成功抵达人员被困附近山区。随后,特警队员使用无人机搜索确定被困人员所在地,并通过卫星电话将现场情况向指挥部做了简要汇报。
随后,6人又经过3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于当日15时在蒙特开增达坂(海拔3960米)半山腰与被困人员会合。此时,被困人员薛某、王某精神状态良好,但其中女性队员薛某因双脚冻伤,无法行动。

图片 (狼塔C线冬季沿途风景  图片来自网络 )

人是找到了,可是怎么出山?这个问题摆在了特警队员面前,更麻烦的是薛某因双脚冻伤无法行动。在原地等待救援?不行,因为不知道增援力量目前走到何处了?又要等到何时才能够与他们会合?经过一番思索,大家决定即刻返回指挥部。

上山容易下山难。特警队员和随行牧民通过肩背手扛的方式,历经3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带领被困人员成功翻越达坂带至山下安全地带。由于时间太晚,返回营地还需要6个多小时的路程,经请示指挥部后,大家原地扎营等待增援。

合! 和静、昌吉双方救援力量“会师”,人员安全转移

当日,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协调紧急调派昌吉呼图壁县增援力量和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一架M—171直升机到达扎营地附近,但因达扎营地地形复杂,不具备直升机降落条件,只能先将机上12名救援人员投放至距离达扎营地1公里处,并向达扎营地空投补给物资。
期间,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和静县公安局与其余张某、陈某、刘某成功取得联系,再次确认被困人员详细地点及情况,为直升机明确救援降落点位。
5日晚,和静、昌吉呼图壁双方救援成员成功“会师”。
6日11时许,双方救援人员终将双脚冻伤的薛某转移至直升机降落点,安全转移。
图片 2月6日,救援人员背着受困女子直奔直升机。张少伟 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