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物联网专网制式之争在2017年显得尤为突出,
在2017年世界移动大会上,三种网络标准格外引人关注:NB-IoT、LoRa、eMTC。由于三者同属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所以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都具备一定优势。但三者却在网络架构、频段是否授权、安全性、速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取舍成为了国内三大运营商2017年初重点考虑的问题。
如果细数国内物联网应用需求比较大的板块,那么无疑工业能源与智慧城市会排在前两位。而翻看工业能源与智慧城市两大板块的主流应用场景,例如智慧抄表、智能开关、智能井盖、智能路灯、智能停车、智能交通等,便会发现
国内主流需求存在明显特点:一,需要支持海量连接;二,速率要求不高;三,低成本、广覆盖;四,能够快速布网并且保证信息安全。
如此一来,能够满足以上主流应用场景的网络标准,短期恐怕只有NB-IoT网络能够符合。NB-IoT网络基于FDD模式,这也为中国电信快速完成基站升级,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实,从中国电信率先部署NB-IoT网络就可以看出,国内基础运营商基本上已经默认NB-IoT技术为未来几年主流标准了。
终于,2017年6月,工信部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该通知首次正式明确了未来几年国家将围绕NB-IoT网络技术展开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技术研究到落地应用,打造完整NB-IoT产业链的决定。并且,该通知刻意为NB-IoT量身定制,文中对另外两个网络标准只字未提。
由此,NB-IoT网络在2017年正式上位。
有了政策的明文规定,三大运营商在推进NB-IoT网络建设上自然会加快步伐。中国移动便明确要在2017年年底实现346个城市的城区NB-IoT连续覆盖,可以说进一步推动了NB-IoT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与此同时,或许为了未来的网络互补考虑,三大运营商并未放弃另外两种网络制式标准,其中尤以eMTC为甚。
2017年三大运营商重心虽然都在NB-IoT网络方面,但在eMTC方面也开启了试验测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2018年实现商用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