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火石创造
火石创造(www.hsmap.com),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健大数据平台,用数据为全球医健创新、创业和投资选择最优路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股骨下段髓腔内的“爆米花”你会诊断吗? ·  14 小时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2025 年, 这 15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火石创造

久等了!2017中国医学影像行业创新图谱权威发布!

火石创造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15 08:18

正文

基于火石医学影像市场图谱及行业分析报告,火石认为医学影像的演进趋势将是:1.从大型设备向 场景化、便携性 演进2.从诊断向 诊断与治疗一体化演讲 3.从形态学影像检查往 形态+功能 演进4.从信息化向 云化、智能化 演进。

文|程聪


医学影像市场患者端高速增长,影像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超过10%,排在药品收入占比之后。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突破4万亿元,其中医学影像约4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元至8000亿元。


火石基于数据量化建立了 以患者为导向 的医学影像产业链:

1.医学影像设备及耗

2.影像信息化系统

3.第三方影像中心

4.远程影像服务

5.医学影像+人工智能

6.影像医生(公立、民营医院)

从医学影像患者端当前的四类问题: 排队时间长、重复拍片、误诊率问题、数据管理难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医疗影像改变的机会。


通过影像市场数据可以发现,中国80%的CT的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均被国外品牌占据,其中GPS占了70%左右。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空间较大。



政策红利方面,从2013年到2017年,国务院、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卫计委共发文 12 次,针对性政策涉及: 医学影像设备、独立影像中心、线上影像平台、影像信息化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鼓励公立医院采购国产医疗设备,扶持民营医院新增设备需求;

(2)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基础,构建云端医疗数据库,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开发;

(3)全面推进分级诊疗,鼓励民营资本流入建设独立检查检验中心、远程医疗。



投融资方面:

1.火石统计,截至目前医疗影像领域投资事件 85 笔, 60% 的医疗影像领域的创业公司处于发展早期(A轮及之前阶段)。

2.融资额度较大,多在千万级和亿级。

3.北京、广东、浙江是影像类企业创业集聚地。



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业态呈现 相互跨界 的趋势:


互联网公司开始介入 :阿里健康率先涉足影像信息化市场和独立影像中心;

跨领域介入 :地产、保险金融行业公司从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切入,如平安好医生同时在建20个独立影像中心;

产业链本身的融合 :影像设备厂商利用自身设备优势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如独立影像中心、影像信息化、远程影像平台等;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医疗影像产业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


1. 临床诊疗和影像检查结合越来越紧密。 随着数据分析进一步的深入,结合度和产业的催生呈正相关。

2. 中高端影像设备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 能否形成技术突破,是突破口。

3. 影像信息化、数据共享程度低,支持远程会诊、转诊、影像数据开发弱。

4. 国内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市场刚刚开始 ,美国已有多个连锁品牌巨头,独立影像中心已接近7000家。

5. 影像医师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很大缺口, 这是一个最大的和最长周期的挑战。



基于自身的AI系统,在通过高性能方法做了属性和分析之后,火石创造汇聚国内医疗领域 738 家和影像相关联的公司,形成了一张 《2017年中国医学影像产业图谱》 。一共分成5部分:


医学影像成像设备(相关公司 402 家)、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相关公司 209 家)、远程影像服务(相关公司 90 家)、独立影像中心(相关公司 14 家)、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相关公司 23 家)。


细分领域一:医学影像成像设备


火石通过分析和追踪36省(直辖市)里针对影像的招投标部分,统计出目前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相关企业共402家,仅占市场份额10%,且以中低端市场为主。



政策 方面,13年到16年从国家到地方在该领域共有连续9项发文,国家政策对影像诊断设备的大力支持将加速影像设备国产化进程。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未来影像设备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技术壁垒,从技术中低端红海市场突围步入市场蓝海。


从医学影像设备在全球的 专利分布 情况看,日本拥有5万多件,占比全球总量30%,位居第一;美国以3万多件位居第二;中国以1.6万多件排名第三,占全球总量的 1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专利数量的增长集中在近10年,尤其是 近5年增长最快。


系统数据还发现, 眼科、牙科等专科影像诊断设备提供者相对较少 ,同时这个领域的患者端市场增长明显。


火石在每一个医学影像设备领域都做了合集,自动聚合企业信息和数据。


可查看每家公司详情


从中可分析得出 医疗影像设备的机会 主要在两块:

1、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

2、影像设备的专科化、场景化(眼科、牙科等领域)


细分领域二: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市场上,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共有209家, 公司众多、分布地域不集中、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 (每一家有几个医院到几十个医院不等),真正形成特别大规模的极少。


从市场规模上看,医疗机构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占比在0.5~0.8%,大医院最高达到1~2%,而发达国家是3%~5%。


目前PACS信息系统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


1. 云端发展

随着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存储成本降低,快速调用传输以及支持数据共享与应用开发等。 中小基层医疗机构成为最大受益者。

2. 智能化发展

辅助诊断方向发展,如病灶自动识别、治疗方案关联等。

3. 专科发展

个性化需求的专科领域,把构建模型提供更好的辅助诊断的反馈作为研究的方向。


火石创造认为, 随着云计算时代医学影像云的来临,传统PACS企业面临转型或整合。 未来的一两年里,这209家影像信息化企业一部分往云端走,小型企业将进行整合从而共享客户和数据。当然,在这个环节当中资本是其中特别重要的推力。


细分领域三:远程影像服务



远程影像服务,真正推出也就是两三年时间。目前了解的 90 家相关企业中,以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厂商居多,单纯只做远程影像的诊疗系统的公司比较少。


远程影像服务有很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它相比互联网医院的诊疗或者病理,影像诊断具有互联网属性,适合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影像服务的挑战和核心能力建设是什么呢?


1. 片源问题, 2. 付费问题。 片源获取、医生获取留存能力成为重要的竞争门槛。


火石创造认为,为了获取患者及影片,线上影像的服务平台只能 背靠医疗机构或者医生集团 ,进而开启流量入口,逐渐前行。在未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达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模式,是线上影像服务平台的必经之路。


细分领域四:独立医学影像中心



火石系统显示,目前独立影像中心有10家。投资参与者背景主要有3类:

1.医疗机构托管运营商;

2.影像设备研发和代理商;

3.第三方机构,如保险、地产等。


政策支持情况


整个市场会有多大呢?我们计算了一组数据:


由此可估算出,独立影像中心行业规模在500-600亿之间,省市级、县级市的独立影像中心规模分别约200多亿和300多亿。


火石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做影像设备投放的企业,大多会涉及到伽马刀、直线加速器等肿瘤放疗业务。那么可以看到 未来影像中心延伸至放疗,将共享 600 亿的放疗市场。


独立影像中心是不是真的完全是独立的?


数据告诉我们并不如此。美国最大的影像中心Alliance Healthcare Sevice真正独立提供零售业务的中心117家中,与医院合作的有82家、与医生集团合作的有28家、真正独立提供零售业务的中心仅7家。


目前独立医疗影像中心有三种运营模式: 企业与医院合资模式 企业与医生集团合资模式 以及 企业独资模式 。借鉴美国成熟的独立医疗影像市场案例分析,第一种模式为最优,依靠医院的大量引流,影像中心业务展开状态最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