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高血压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
降压药物与认知功能下降减缓和AD源性痴呆症风险降低有关
。不过,降压药如何影响AD的病理生理,不同类型的降压药是否具有相同的影响,这些都还不清楚。
针对前一个问题,此前的人类尸检研究显示,与未用药者相比,服用降压药者的神经炎症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更少,AD相关病理蛋白的传播也更少。针对后一个问题,同样是人类尸检研究的结果揭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相比其他类型的降压药,与更少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有关。
但是这些发现也存在研究样本量小等问题,且尚未在体内研究中得到证实。为此,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他们发现,
与未用药者相比,服用降压药的参与者表现出显著较低的Aβ沉积,对不同类型降压药的进一步分析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与更少的Aβ沉积有关。
研究结果发表在《神经病学年鉴》上。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来自于韩国大脑衰老-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预测研究(KBASE),这是一项2014年时在韩国首尔启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旨在探索新的AD生物标志物,以及生活经历和身体变化对于AD相关大脑功能的影响。
研究纳入的队列参与者的年龄介于55-90岁之间,分为认知正常和认知障碍组,认知障碍组包括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轻度AD源性痴呆症。
研究共纳入了408例患高血压的参与者,其中227例(55.6%)服用降压药,其余44.4%未服药。服药组中有67.0%服用至少一种
RASi
,15.9%服用
β-受体阻滞剂(BB)
,58.6%服用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
,21.1%服用
利尿剂
,此外,51.1%服用至少一种有血脑屏障穿透作用的药物,其余则没有。
在校正了年龄、性别、APOE4阳性状态、复合心血管风险因素评分和平均动脉压这些混杂因素后,
服药组由PET评估的整体Aβ沉积显著低于未服药组,而tau蛋白没有这样的差异。
未校正(蓝)和校正(红)混杂因素后,服药组(AHM)和未服药组(no AHM)的整体Aβ沉积
在服药组参与者服用的4类降压药中,RASi组的整体Aβ沉积明显低于其他组
,不过其他组相比未服药组,还是有较少的整体Aβ沉积,只是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另外,在tau蛋白沉积方面,不同类型降压药服药组也和整体服药一样,不具有显著差异。
未校正(蓝)和校正(红)混杂因素后,RASi、BB、CCB和利尿剂4个亚组中
的整体Aβ沉积
此前有研究发现,具有血脑屏障穿透能力的降压药与更慢的认知功能下降和更低的AD源性痴呆症风险有关。对此,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分析,无论是否校正混杂因素,他们都
没有发现具有和不具有血脑屏障穿透能力的降压药在整体Aβ和tau蛋白沉积方面的差异。
未校正(蓝)和校正(红)混杂因素后,具有(BBB)和不具有血脑屏障穿透能力(no BBB)的降压药与整体Aβ沉积的关系
综上所述,这项人群研究表明,在校正了年龄、性别、APOE4状态和心血管风险因素和平均动脉压这些因素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仍然与较少的Aβ沉积有关,尤其是RASi类降压药,并且,降压药是否具有血脑屏障穿透能力,不会对Aβ沉积产生影响。
另外,本研究中,在控制了复合心血管风险因素评分和平均动脉压的效应后,服用降压药和Aβ沉积之间的相关性仍然显著,这表明服药组的Aβ沉积减少的潜在机制可能不仅仅是降低血压。
研究人员表示,据他们所知,这是
首个使用PET成像研究降压药和药物特异性特征与AD病理之间关联的体内研究
,且具有相对较大的样本量。他们的发现可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A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AD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也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过去一年中,AD的机制、诊断、治疗和其他前沿进展都有哪些?欢迎订阅《医学趋势30讲》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