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青年志发起「年轻能力100计划」和「共写计划」。
时至今日,「蘑菇人物志」和「年轻能力100指南」已经分享过200多位年轻人的故事,「共写计划」中共创的形式也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故事分享的行程中,而我们也在计划之内写了4位年轻人的故事。
2019年末时,我们在共写群中发起新年礼物的抽奖,也藉这个机会,希望能够让写作者们向「共写计划」留言和发问,也作为是写作者给予这个计划的一份礼物。在发起抽奖的24小时内,我们收到了以下问题:
“感受和传递是我目前写作的意义,在你心里,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
“在采访的过程中,有什么关于‘碰撞’或者‘整体采访’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
这些关于采编的认真提问,令我们感到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原来写作者们对于“采访”和“写作”的所知所感都是独立而特别的,“采编”对于每一位写作者来说仿佛都有着一份专属的意义。
不止于过程中参与着的所有写作者,青年志的伙伴们也正参与其中,与时代下的年轻个体产生独异共振。
这让我们重回自己作为“采编者”的语境里,去再一次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尝试回忆在共写计划的4次采编经历,将咖啡师 Yoyo 比喻成“不专心”的小猫,一直在不断探索让自己好奇的世界;
在采访中感受到插画师 Ivy 在智利家庭中收获的单纯、快乐的美好,希望她当时许下的“做一名好妻子”的愿望能成真;
几乎是经历过最煎熬的一次采写,是在试图去解读陈天灼所描述的“入迷”的状态,后来我们不过明白他也只是一位“普通人”,灵感的获取和焦虑的出现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艺术创作;
我们也尝试去想象“海贼王”女孩尔尼在身处风暴当中时手足无措的恐惧,转变为学会去跟着海浪一起摇晃的浪漫。
也许对我们和所有参与过共写的写作者来说,采访和写作就像是需要一股勇气去向陌生人敲门,再慢慢进入对方的生命内部,触摸到跟自己同样的笑和泪,使我们意外,让我们震撼,从而变得勇敢。
也因此我们也能愈加相信,没有一个年轻人是普通的。
生命本身的尊严与坚韧,就在这些随时可能擦肩而过却有着自己光亮的年轻人身上,日复一日地上演。
在我们陪伴写作者的完成每一稿的过程中,我们也慢慢找到了某种声音,它来自专注地理解、安静地倾听、诚恳地追问。所以我们也希望,将「共写计划」写作者们的在这四个月内的所知所感,分享于你们:
青年志共写计划,出乎我的意料。采访过程更像是自我探索,也是进一步打破自己条框的机会。采访当天的状态,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凌晨醒来,兴奋得睡不着,中午不吃饭,不睡觉也精力十足,果真是自己喜欢的事儿。之后的梳理过程,好比在脑皮层捏了一个褶皱。
共写计划对我而言,一直以来是一件「阅人」的事情,在采访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希望是个闲聊的状态,去让双方看见更多。
@自由行走的花儿
我在采访和写作的时候,我的感觉是好幸福啊!谢谢共写计划每次都能提出很积极的反馈!!
@欣纯
2019年很幸运加入共写计划,青年志是我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关注的对象,加入共写计划,才发现是19年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之一,每一次采访和对话都给了我不一样的想法,让我自己对于写作这件事又有了新的感悟。之前一直在写作的道路上迷失,现在又找回了最初开始写作的自己!何其幸运。
@浦雨
共写计划最奇妙的点就是碰撞,而如何让这个碰撞更自然更有冲击力更能激发出其他的想法,是我们特别想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
@阿喵
我相信文字是可尽最大限度传达每个人眼中独一无二的世界。
影像、图画、采访陌生人时感受不一样的情绪。
我想把这些抽象的,让我心里噗的医生炸出小小烟花的感觉,用文字传递给读者。
感受和传递是我目前写作的意义。
@小时
青年志让我看到很多很棒的人!
采访写作都很开心!
希望未来能写更多领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