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发布的重组规划显示,它将逐步将消费电子终端业务分拆至TCL多媒体,而TCL集团则成为以华星半导体显示产业为核心业务的资本市场平台,普遍认为TCL的这一次重组预示着它未来将更偏重于发展面板业务,这对于TCL来说真的是好事么?
面板行业是高投资和周期性行业
受益于2016年开始的全球液晶面板价格上涨,国内面板行业两强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这两年的业绩表现非常优异,2017年京东方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三倍至75.68亿元,创下自它成立以来的最高利润记录;TCL集团则获益于华星光电的利润贡献净利润同比增长66.32%。
在这样的情况下,TCL重视面板业务也是情理之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面板产业是周期性行业,其价格起起伏伏,自2016年开始的液晶面板涨价潮仅维持到去年上半年,去年下半年开始液晶面板价格就开始出现下滑并延续至今,而且普遍认为由于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10.5/11代线产能扩张,以及LGD扩产电视用OLED面板产能,OLED电视正显示出取代液晶电视的势头,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局面将延续下去,这是值得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担忧的。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也认识到了OLED电视取代液晶电视的趋势,两家面板企业都开始对OLED面板进行布局。其中京东方进展较快,京东方去年10月已投产中小尺寸OLED面板,近期其开始建设的新一条10.5代线也在布局电视用OLED面板;华星光电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预计在明年投产,它也宣称自己的新一条11代线将布局电视用OLED面板,不过很明显在进度上要落后于京东方。
这些项目都是高投资的项目,华星光电的11代线投资额超过400亿元,以它们目前的利润水平显然完全靠自我资本积累进行滚动发展并不现实,依托于TCL的家电业务进行互相支持可能才是更合适的选择,尤其是未来数年如果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华星光电很可能也将如京东方此前十多年时间需要苦熬日子。
过于依赖面板业务对TCL来说未必是好事
如上所述,面板行业是周期性行业,其价格起起伏伏,这两年的好光景很显然无法延续下去,在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之后TCL将更需要家电业务的支持。
从营收方面来看,其公布的业绩显示华星光电的营收在304.8亿元,可见TCL整体营收1115.8亿当中有超过七成来自其他业务,很显然家电业务是其中的绝对大头。事实上,TCL电视是全球第三大电视品牌,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华星光电当初的成立其实就有为TCL做配套的意思,也正因此它才有底气投巨资发展华星光电。
2017年在全球电视市场,TCL电视的市场份额得以提升也来自于华星光电的支持,自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全球液晶面板供应紧张,而赖于华星光电的面板供应TCL电视无需担心面板供应问题从而击败海信夺得了全球电视市场份额第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