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同龄人都老了,而你还是绝色 ·  5 小时前  
无时尚中文网  ·  严重缺钱 持续甩卖资产 ...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特朗普为何看上加沙?知情人:他想在那里开发房地产 ·  2 天前  
物道  ·  加拿大葡萄园:这下麻烦大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中国,正在加大力度重建伊拉克!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12-19 20:00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701-中国重建伊拉克


文字:晒麦

制图: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e


国人对伊拉克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新闻节目中那些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镜头中,事实上 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卓有成效, 中国还在其中贡献了不少力量


伊拉克近年生活掠影

(图:壹图网 )▼


就在前不久的10月30日,中国海油全资子公司CNOOC Africa Holding Ltd.与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就伊拉克陆上的一个区块 签署石油勘探、开发与生产合同


合同的主体位于伊拉克南部迪瓦尼亚省,面积约6300平方公里,勘探期第一阶段为3年, 中资持有100%权益 ,并担任作业者。




这只是 中伊合作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 中国 深度参与 在伊拉克的各类投资与开发项目 ,以“基建大国”的“洪荒之力” 助力伊拉克从20多年来的战乱中复苏


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参与伊拉克经济 重建 最早 时间 最长 、项目 分布 最广 领域 最多 的国家之一。同时, 中国也是伊拉克的最大贸易伙伴 ,伊拉克则成了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在伊拉克参与了 哪些重建项目 ?这些项目是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开展的?如今伊拉克的状况又如何呢?



满目疮痍


2014年,极端组织“ 伊斯兰国 ”在伊拉克北部发动攻势,重镇摩苏尔沦陷,其头目巴格达迪自封为“哈里发”, 伊拉克由此陷入了自2003年美英联军入侵以来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伊拉克政府军在多方支持下, 花了3年才基本将境内的极端组织势力肃清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与极端组织的战事 给本就遍体鳞伤的伊拉克带来了 巨大破坏


2014年,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伊拉克

(图:壹图网 & shutterstock)▼


根据2018年的统计,3年多的战乱给冲突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民众财产造成了巨大破坏, 完成伊拉克的重建需要约880亿美元 ;约13.8万套房屋在战事中受损,其中半数被完全毁掉, 近250万民众无家可归 ,全国仅住房领域的重建就需要180亿美元资金。


与此同时,伊拉克境内一半学校需要修复,超百万儿童失学,而在受冲突影响地区,儿童失学率超过90% ;伊拉克全国重建 需要清理1100万吨废墟 ,此项工作需花费2.5亿美元……


同时,战乱也制造了很多孤儿

(图:壹图网)▼


简言之, 从道路、住房,再到电网、学校,再到机场、铁路, 伊拉克几乎各类基础设施都被打了个稀巴烂 。曾经富裕的两河流域,目力所及无不是断壁残垣, 数十载建设化为乌有


战争创伤,要很多年才能治愈



遍地开花


要致富,先修路 。伊拉克虽坐拥 全球第五 的石油储量,但其从港口到道路的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已被连年战乱摧残得千疮百孔,货出去得少,钱进来得就慢。如此一来, 提高货物吞吐量 成了当务之急。


伊拉克政府深知,单靠本国挖石油换来的美元是绝不可能完成重建的, 引入他国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在提升基建水平的同时实现产业多元化 才是解决之道。


仍需努力发展▼


2018年,伊拉克正式发布“ 可持续发展2030愿景 ”, 目标是实现经济多元化、改善基础设施、扩大教育投入、加强公共治理等 。同年, 中国与伊拉克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在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的框架下,加强战略对接,互利合作,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


2019年9月伊拉克总理访华后, 中伊正式启动了“ 石油换重建 ”项目 。根据协议,伊拉克承诺每天向中国提供10万桶石油,并考虑后期增至 每天30万桶 中国公司则参与伊拉克基础设施重建工作,涉及道路、铁路网络、住房、港口、医院、学校、水坝、能源和运输等多个项目


根据协议,中国一开始就将投资 100亿美元 ,用于修建 从伊拉克输送石油到中国的基础设施



作为连接波斯湾和伊拉克内陆水系的唯一枢纽 巴士拉 曾被誉为“中东威尼斯”,但自1990年海湾战争开始,往日的繁华不复存在,淤泥下仍有美军投下的未爆弹, 昔日大港已沉寂多时


法奥新港 的工地上,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的两艘挖泥船 正在疏浚航道 ,正在疏浚的港池总面积约330万平方米,总工程量约4800万立方米,计划于2025年7月完工。 届时,该港口有望成为中东最大的港口,并将有助于 扭转伊拉克海岸线短、港口吞吐量低的挑战



“从我记事起,我的国家就一直处于战争之中。我们失去了工作和家园。 每个人都渴望战后重建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工地上工作的伊拉克人侯赛因·阿卜杜勒-阿米尔·阿蒂亚说道,“我想建设我的国家,所以我选择加入他们(中国企业)。”


教育方面,为解决适龄儿童“ 上学难 ”问题,伊拉克政府2020年决定在2030年前新建8000所学校。首期招标项目共1000所学校, 其中10个省份的679所学校由中国电建集团承建 。这一项目是伊拉克政府新建8000所学校计划系列建设项目中的第一项,也是目前 伊拉克 最急需 的民用项目之一


据中国电建伊拉克示范学校(穆萨纳省)项目经理李传松介绍,该公司负责穆萨纳省53所学校的施工建设,目前 已实现整体完工 ,完全交付后可为超过5万名当地学生提供学习场所。


伊拉克示范学校(穆萨纳省)外观

(图:powerchina.cn)▼


穆萨纳省教育局副局长萨阿德·贾西姆直言:“如阿拉伯格言所云,‘求知,哪怕远在中国’。而今, 伊拉克学生搬进‘中国学校’,让两国深厚的传统友谊历久弥新 ,也为伊拉克战后长远发展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伊拉克儿童(图:壹图网)▼


住房方面。在2019年的协议中, 中国还同意在伊拉克几乎所有省份建造超过800万套住宅 ,为流离失所的伊拉克民众提供栖身之处。


2022年上台的现任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计划为贫困和中产家庭 建造25万至30万套住房 。2023年,在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30000套住房的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伊拉克与中国公司合作在伊拉克境内建设五座新城市的20亿美元项目的一部分。


巴格达郊区的新城 将包括大学、商业中心、学校和医疗中心,预计4至5年内完工。


巴格达街头掠影

(图:YouTube截图)▼



未来可期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中国在伊拉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2年10月,中油工程建设中东地区公司签约 伊拉克 鲁迈拉油田 MQ原油处理设施项目 ,这是该公司在伊拉克承揽的单列原油处理规模最大的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两列600万吨/年原油处理设施等。


鲁迈拉油田技术工人

(图:rumaila.iq)▼


同年11月,由中国能建西北院设计、东电一公司承建的 伊拉克萨拉哈丁燃油气电站项目 2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是该项目继1号机组6月19日投产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萨拉哈丁电站也是目前伊拉克国内在建单机容量最大的电站项目 ,极大缓解了伊拉克北部地区长期以来 严重缺电 的问题。


(底图:powerchina.cn)▼


这一切,伊拉克都看在眼里。巴格达穆斯坦西里亚大学教授阿基勒·哈姆丹坦言,数十年的战争、制裁和经济困境使伊拉克的基础设施破旧不堪,他相信“ 中国企业可以满足伊拉克对外国投资、技术和设备的迫切需求 ”,以恢复其经济。


“我们需要‘ 一带一路 ’倡议,因为这是一个修建道路和桥梁,促进工业、医疗领域以及住宅城市发展的项目。”哈姆丹指出, 西方国家非法入侵占领了伊拉克,而 中国却带来了繁荣


巴格达的烟花

(图:shutterstock)▼


从中国掌握伊拉克石油产业重要话语权,到伊拉克在电信领域依赖中国技术,中国在伊拉克的多年投资与经营, 也为越来越多出海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商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