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晓飞翻译
专注于国外优秀个人发展博客内容的翻译分享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晓飞翻译

如何给出善意批评,并且避免显得苛责(下)

晓飞翻译  · 公众号  ·  · 2017-06-16 08: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批评为何会伤害他人或令人愤怒


即使批评有着正当理由(例如上面说的头三个理由之一),人们通常也不会顺畅地接受批评。但为何会如此?人们为何不能直接把批评看成实现进步的途径?


当然,原因有很多,但下面是其中几个:


  • 批评显得刻薄 。若你在批评时使用侮辱或贬低性语言,或以任何方式藐视对方,人们便会专注于这些方面,而非批评的其余部分。


  • 批评专注于评价人本身 。若你专注于评价人本身(比如 你是个糟糕作家 ),而非对方的行为,就会使被批评者感到愤怒、产生防卫心理,或感到受伤。


  • 对方以为你在攻击他们 。即使你专注于对方的行为,许多人也把所有批评看成针对他们的攻击指责,无论你本意如何或采用何种语言表达,都无济于事。他们无法用一种超然,不针对个人的方式接受批评。你没法改变对方这种反应,除了介绍他们阅读我上周写的《 如何以优雅和感谢态度接受批评 》那篇文章(这很可能也会被视为一种攻击指责)。


  • 对方以为自己是对的 。许多人都以为自己说的或做的全是对的,受到的批评却是错的。人们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是错的,不管那些批评的内容真实与否。


人们不喜欢批评还有其他原因,但我想指出最常见的几个。在接受批评上,你没法改变人们的这些表现。你可以尝试,但成功几率很可能不太乐观。


不过,你可以改变自身行动 — 自己 看待批评的方式,或是否要给出批评。



如何友善地给出批评(以及根本不做批评)


请审视人们难以接受批评的各种原因,其中关键做法是:


  • 不要以任何方式攻击、侮辱他人,或显得刻薄。


  • 请针对行为或事情,而非针对人本身。


  • 不要告诉对方他错了。


  • 根本不要批评他人。


但是 ... 我们能否给出善意批评?你如何能帮助某人实现进步,看到自己想要发生的改变,或为富有意义的讨论做出贡献?


通过提供详细具体、积极正面的建议。


批评很少会被人顺畅接受,与之不同,请提供详细具体、积极正面的建议。让我们看看这种方法的组成要素,它为何管用,以及如何做到它:


  • 给出建议,而非批评 。如果你想 1 )让对方获得进步; 2 )看到发生实际改变;或者 3 )为富有意义的讨论做出贡献,批评方式通常并非有效做法,因为无论你的批评有多婉转,以及自己多么专注于对方的行为本身,人们有时只会认为你在进行个人攻击。与之相反,请向对方提出建议。建议应当积极正面,它会被视为很有帮助,能被看成实现进步和改变的指导手段。人们通常会顺畅地接受建议(但不是总能如此)。在许多情形下,建议比批评更有用处。但也并非总是这样 如果某人对批评持开放态度,有时给出恰当批评也很有帮助。但在许多情况下,给出建议是更好做法。


  • 积极正面 。许多批评都显得消极负面。这种批评会伤害讨论效果,因为事情此时可能转向丑陋一侧。负面批评会伤害批评对象,使对方更不可能把批评当做实现改变的途径。相反,请保持积极正面的口吻: 如果你能 我会非常高兴 ,或者 我想如果采用 ... 的做法,你会干得很棒 ,或者 能让这个博客变得更好的一件事就是 ... ” 。别用讽刺方式批评他人 ... 请保持真诚的积极态度。这样会让讨论也保持积极状态,人们也更有可能以积极正面的心态接受批评。


  • 详细具体 。给出模糊不清的批评十分容易: 你是个糟糕作家。 ”“ 我没法忍受这个博客。 或者 你真的应该写出更好文章 这篇太烂了。 任何人都可以给出这种批评。表达得详细具体会更困难: 我不喜欢老是看到你标题里的数字。 ”“ 你文章的头两段又长又啰嗦。 或者 你的脸看起来很粗糙。 给出具体积极的建议甚至更难: 我想在你的博客上看到更多猫咪图片。 或者 请写篇文章,谈谈如何能在老板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向他提出批评。 或者 我希望能有更少广告和更多实用内容。


  • 保持友善 。在提出建议时,保持温和友善会非常重要。无论批评温和与否,人们都挺难接受任何批评,但如果批评显得苛刻,几乎总会带来糟糕后果。与之相反,请自问: 我想听到别人这样批评自己吗? ”“ 若非如此,说出批评的最好方式会是什么?


  • 针对行为,而非个人 。请永远不要批评对方本身。始终要批评具体行为。当你提出建议时,请针对行为提出建议,而非针对他人。请不要说: 你能否让脸部变得没那么粗糙? 更好的说法是: 我建议你可以让脸部变得更光滑一些 ... 这种做法在我身上的效果好极了!



Leo Babauta(里奥·巴伯塔)

2007.10.04



译者注:感谢Leo公开放弃自己博客内容(zenhabits.net)的版权,本公众号所有译文欢迎转载分享,敬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晓飞翻译”。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二维码(安卓用户仍可点击“赞赏”按钮,感谢支持“晓飞翻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摄影图录  ·  “我想找个炮友”
8 年前
大爱猫咪控  ·  网友家每次开饭前的场景,好震撼...
8 年前
心情聊伤话  ·  做人7+1,看懂就是福气!
8 年前
财税实务课堂  ·  牛B、傻B、装B的七个区别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