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不是老婆厉害,是我的头厉害 ·  3 天前  
一条漫画  ·  谁懂我昨晚有多害怕… ​​​ ·  4 天前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40话情报丨路飞索隆激战贾巴!新神 ... ·  5 天前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40话情报补充丨路飞贾巴对战细节曝 ... ·  5 天前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40话详细情报丨夏姆洛克准备抓捕巨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一个提高能量的超牛心态:不入局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12-14 06:00

正文

| 菓汐

来源 | 帆书樊登讲书(ID: readingclub_btfx)


知乎上有人问道: “人生过半,你觉得最高级的活法是什么?”


有个高赞的回答:


最高级的活法就是不入局,比如他人情绪的局、过往反刍的局、未来焦虑的局。如此,才能守住自己的能量。


人生这盘棋,总是风云骤起,变幻莫测。


当我们遇到令人内耗、纠结、痛苦、焦虑的人或事时,要学会转身离开,不轻易入局。


01

不入他人情绪之局


作家马里奥曾说:“不停吸食别人的坏情绪,一旦容量满了,必然伤人伤己。”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远离他人情绪污染,守护好自己的能量。


网友小左,性格沉静共情力强,成了不少朋友的“情绪接收站”。


去年小左考研冲刺阶段,有两个好友同时陷入了感情危机,轮流来倾诉。


下午朋友A崩溃愤怒,控诉男友的十大罪状;晚上朋友B痛哭流涕,苦恼感情还要不要继续。


对于她们不分时段、不分轻重的宣泄,小左照听不误,尽力安慰。


另一个朋友小Y,也常跟小左“倒垃圾”,吐槽工作中的不公平,生活里的不如意,原生家庭的阴影……


大段抱怨的文字里,最高频的词是“毁灭吧”“死了算了”。


小左怕朋友伤心失望,就句句回应,陪着聊很久。


但朋友如洪水般宣泄而来的负能量,却潜移默化地将小左代入了他人的情绪世界。


她开始失眠多梦,和男友相处时也变得多疑起来,男友有次气得差点跟她分手。


复习备考阶段,小左深受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精力不能集中,考研以5分之差宣告失败。


小左这才意识到,这样的倾听,让自己不经意间受到了情绪污染,必须尽快跳出这困局。


当朋友小Y再次甩来满屏截图时,小左深吸了一口气,回复道:


“不好意思,我最近要重新备战考研,任务很重,真的没办法隔空抚平你的烦恼。”


说完后,小左觉得十分轻松。


少了朋友负面的吐槽,小左精气神也逐渐好起来,终于恢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生命的每一天都如此宝贵,我们没必要活在别人的情绪困局里。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容量有限,过多承载了他人的烦恼、纠结、郁闷,那么留给自己快乐、宁静、积极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少。


离开能量黑洞,不入他人情绪之局,才能还我们内心一片澄明,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02

不入自己满分之局


同事小张,是一个职场完美主义者,他信奉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满分。


一次,领导布置小张部门做一个产品介绍的PPT,两天后会选一版在客户见面会时使用。


于是,小张从数据、逻辑、策略到审美效果,每一个细节都费尽心力。


稍有瑕疵就推翻重来,从大改到小改,始终觉得自己做的PPT拿不出手。


同部门的小李,在设计前做了个粗略的大纲,交给领导进行初步确认。


发现问题后再进行调整,两天内顺利交出了PPT文稿,得到了领导的赞赏。


小张也因为掉入了自己的满分陷阱,错失了机遇。


有时候,苛求完美,反而会丢了西瓜,芝麻也捡不到几个。


北大才女李雪琴曾说:


我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有待提高,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成为了我们,拥抱自己的不完美,这就是成 长的意义。


因为有些不完美,恰是生命成长的来源和动力。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


禅师有两个水桶,一个完美无缺,另一个有条裂缝。


他每天都用这两个水桶去河边打水。


完美无缺的桶总是满载而归,有裂缝的桶却只能留下一半的水。


有裂缝的桶为此饱受羞愧、自责之苦。


一天,它鼓起勇气向禅师忏悔:“对不起,我有裂缝,每次只能带回半桶水。”


禅师笑着说:“我还要感谢你的裂缝呢,你回头看看。”


有裂缝的桶回头一看,自己走过的那一侧路,鲜花遍地;而完美无缺桶的那一侧,却平平无奇 。


生活中的我们,有时恰似这有裂缝的桶,容易在追求满分的怪圈中沉沦。


到头来既错过了身旁的美景,也苛待了在平凡中闪光的自己。


古人云:“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人也一样,没有谁是完美的,不可能事事做到满分。


不入自己满分之局,接纳自己的裂缝,也许那里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03

不入过往反刍之局


巴克曼的小说《焦虑的人》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天,劫匪劫持了几名人质,其中有个人质叫扎拉。


扎拉是一名50岁的银行精英,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她一直都不快乐。


这份不快乐的源头,得追溯到十年前,当时扎拉还是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


一天,有个中年男子来到银行,男子因投资失败,急需一笔贷款偿还债务,扎拉接待了他。


男人告诉扎拉,如果不能贷到这笔款,他将彻底破产,也无法继续抚养两个孩子。


但是扎拉根据银行风险规定,拒绝了男子的贷款申请。


男子走投无路,回家后情绪崩溃,就从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生命。


扎拉知道后,十分自责。


她不停地回想,如果当时自己不那么狠心,多关心安慰一下,是不是结果就不一样。


十年来,她一直反刍这件往事,觉得中年男子死前一定很绝望,十分怨恨她。


扎拉无法从愧疚中摆脱,性格也愈发孤僻,甚至想凑齐安眠药后自杀。


这天,因为被劫持,人质们都困在了同一个公寓,大家开始畅聊内心深处最焦虑的事情。


受到感染的扎拉也敞开心扉,说出了这个痛苦的过往。


大家宽慰说这不是她的错,既成的事实,谁也没法改变,不如释然。


扎拉终于明白,一直沉浸在对过往的悔恨中,反而让自己这十年活成了情绪的傀儡。


杨绛曾说:“过去的,过不去的,最终都会过去,岁月会替你轻描淡写。”


我们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遗憾和悔恨,若陷入对过往反刍的局内,则会徒增自己的烦恼。


生活这本书,只有翻过昨日,才能书写明日的精彩。



04

不入将来焦虑之局


一位企业家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一年,他和老婆计划去新西兰旅游,心血来潮在网上报名了高空跳伞。


但是,报名后的第二天,他就开始感到无比的焦虑:


“干吗要挑战这种危险的项目,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


他开始脑补各种意外和不测:


要是跳下去的时候,伞打不开怎么办?要是风太大怎么办?


要是发生了意外,老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怎么办?要是……


他越想越焦虑,手心和额头开始冒冷汗,吃起饭来也味同嚼蜡,甚至还做了几天噩梦。


这些焦虑和不安,冲淡了对这趟旅行原本的憧憬与激动。


真的到了跳伞那天,他在教练的鼓励下,纵身一跃。


耳旁呼呼的风声,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他内心感到无比的自由和充盈。


他也发现,因为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教练,整个跳伞过程很安全。


之前的焦虑失眠,在此刻想起来,是那么的可笑和不必要。


罗翔曾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