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最棒的校园与宿舍是东海大学。
如果你问我现代的书院应该是什么样?我说你应该去东海大学逛一逛。如果你问我传统与现代建筑该怎么结合?我说你应该去东海大学逛一逛。
各个学院都是一个院子,挨着这条林荫大道布置
雨中林荫大道,榕树经过六十年的生长很茂密。
某一个学院的院子,建筑与廊都是现代的钢结构与砖混结构,但保留了传统的空间形式,很像书院的意向
不同的宿舍入口处理,树成为了入口的一个引导力而不是建筑,对微小地貌的一种尊重。
走进某一个院子,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廊下空间与庭院关系,很多的交流活动可以在院子与廊下发生。
院内
女教员单身宿舍,也叫白宫
内部的会客厅,空间的层次与对位关系像山水画中的园林
以上图片部分来自我自己拍摄,部分来自一条做的一个小视频,建议大家看视频,比图片讲解更直观,建筑师祝晓峰、梁井宇较早向国内推东海校园建筑,这个小视频便是祝晓峰先生讲解的。贝聿铭、陈其宽、张肇康三位先生做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基本奠定了东海现在“现代聚落”格局,而后修建的男女生宿舍与白宫由陈其宽先生设计。东海校园建筑的重要性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第一代接受美国现代建筑教育归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的一次探索,用现代技术与材料做传统的空间意向,并形成了建筑语言。六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建筑愈发有魅力。
当然,那时的东海才几百人,现在中关村随便某高校都几万人,抵得上欧洲不大不小的一个城市,今天的建筑面临今天的问题。
2013年夏天骑车环台湾岛时参观的东海大学,一直在台风与暴雨,很匆忙。既然翻到了这堆照片摆一张晴天时候的吧。
另外推荐两个当代的
1 莫纳什大学宿舍
可以看出基本的宿舍单元是一样的,但通过单元的错位排列形成了建筑丰富的外观与内部公共空间,国内宿舍也许是为了节约成本节约用地,基本中间走廊两边格子间,不会在宿舍做公共空间,而这一小部分空间对学生来说却是很珍贵的。平面图中右上角的那个厅与中间宽度不一的走廊才是这个宿舍的精神。
这就是那个“厅”属于所有人共有,在此可以玩桌游、讨论事情、吹牛B。
宽度不一样的走廊,可以是交通过道也可以停留与等待
宿舍内部,恩,条件不错
2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宿舍
看到这个平面觉得太像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帕米欧结核病医院的平面了,其实那个属于修养病房不是一般的医院楼,基本需求与手法比较类似:相对于我们常见的正南正北向宿舍,这样斜着布置的好处是在不同时间段每一个房间都会有太阳照射。基本住宿单元是一样的,但在三个楼之间流出了公共空间
像花朵一样,花瓣是住宿、花蕊是交流空间。
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