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碧血丹心树军魂
拔山河锦绣再长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展雄风英姿傲九州
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记。
当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布满血色的河山便扑面而来,我屏息凝望,看见时光在历史的封存下又一次被悄然打开,我严阵以待,看见军魂在磨难的洗礼中又一次,绽放出万丈光彩。
国旗在上,久经风雨蓄苍茫,凌风飘荡。
军歌嘹亮,生死无惧谱宏章,气宇轩昂。
初识军人,是在毛·主·席的诗词里。军人是“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威武豪迈;
是百万雄师过大江那“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沉浮气概;
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汪洋宏愿;
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的壮丽诗篇。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但仅仅如此,我便已然心潮澎湃。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渐渐明白,军人更不仅仅只有诗句中的威武豪迈,还有更多为人不知的艰辛和异样风采。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段感人的建军90周年9个瞬间的视频。看完不禁泪流满面。
在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时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以来的90年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夏花般绚烂,也如泥土般沉默,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感人的瞬间和不屈的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
请记住,这样一位师长,陈树湘,惨烈的湘江之战是他率领部队,奋勇抵抗十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四天五夜。最后,在弹尽援绝之境下,他腹部中弹,不幸被俘,中国军人,宁断肠,不断脊梁。陈师长在被俘后乘敌不备用双手撕裂腹部中弹的伤口,硬生生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绞断……最后壮烈牺牲。故事不长却声声刺耳,写在纸上又字字如针。我不知如何平复心中的激荡,只想敬礼,向中国军人。
请记住这样一位将军,1998年,湖北抗洪,瞩望洪水滔天,6万多人口的村子片瓦不存,面目全非,是这位不知姓名的老将军带着一个个不知姓名却义无反顾的年轻士兵在无情的大水中艰难抢险,五天五夜未合一眼未有一眠,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铁血军人们以命搏命的斗争中被生生地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洪水有多湍急?抢险有多艰辛?他们守口如瓶,只知道19名军人不幸壮烈牺牲。后来,洪水退了,部队撤回,老将军凝望车厢,向身上泥巴还没有洗净的士兵们挥手示别时不禁泪光闪烁。我想,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中国军魂。
请记住香·港回归时的霸气军人谭善爱,在与英方交接的会场上声如洪钟:“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全程怒目圆睁,斩钉截铁,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好一个大勇无畏谭善爱,好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
请记住这样一个时代,2015年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天安门前抗战老兵方队率先经过主席台,习·总第一时间起身,心潮澎湃,全场人员更是热血沸腾,老兵们擦拭着眼角,没人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可能,是感动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可能,是想起抗战过去的艰苦岁月,又或许,这是老兵对年岁的感叹,是惋惜,也许这,就是他们生命中陪祖国走过的最后的,光辉一程。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问答,我记忆深刻,一个外国老师问一个中国留学生:“一个商场发生火灾被困500人,逃出200人,又进去8个消防员,最后死了多少人”
“八个人”
“你不懂算数”
……
“不!是你不懂中国军人”
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万里边疆,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硝烟战场,为了百姓的安康,他们,永远奔走于人民需要的战场。是他们用舍生忘死的峥嵘岁月,换来了现在祖国处处的红旗飘扬。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我想,这就是他们,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用自己的血肉,撑起了华夏的脊梁;
他们,用顽强的信仰,见证了山河的辉煌,他们,用毕生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太阳。受命于临危,自揄功成身不退,铁血雄军今犹在,纵天地浩大,也能神武走一回。
在“八一”建军节90周年纪念日的今天,请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说一声“节日快乐”与“谢谢”。你可以不懂他们,但请你一定要记住他们。
生也光荣,死也伟大。
向祖国敬礼,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