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又称平安夜。
如同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平安夜的传统习俗是送苹果,吃苹果。
当然,对于天选打工人的你,还可以收下这样的圣诞树:
为什么圣诞节要吃苹果呢?因为在所有水果中,只有苹果改变了世界,而且是三颗——
第一颗,长在伊甸园里,诱惑了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后,他们生出了人类;
第二颗,砸中了牛顿的脑袋,诞生了“力学三大定律”,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第三颗,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诞生了Apple,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效率。
当然,这第三颗苹果其实是被图灵咬了一口。英国科学家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但因为同性恋身份饱受迫害,最终无奈吃毒苹果自杀。苹果的logo,就是为了纪念图灵的这个苹果。
肯定有读者会说,呸呸呸,你这是胡说八道,平安夜送苹果吃苹果明明是中国特色风俗,因为只有在中文里,“苹果”跟“平安”才是谐音的。
好吧,闲话就扯到这里,本文就来正经扒一扒,
到底什么是正宗的圣诞节?
圣诞节的起源如何?
为什么从圣诞节的历史中,就可以窥见美国的未来?
在中国,确实存在传统的“圣诞节”,这还真的是“自古以来”。
在中国,只有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被称为“圣人”。自从两千年前的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之后,
每年的孔子诞辰(阴历八月廿七或阳历9月28日),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这就是“国产圣诞节”。
当然,道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他们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于是今天有米圣,泽圣,马圣,哈圣等等。
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纪念孔子诞辰的时候,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还没出生,因此很显然,中国才是“圣诞节”的原创起源地。
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圣诞节,不是9月28日而是12月25日。
圣诞节的英文是“Christmas” ,由两个词组成,“Christ+Mas” 。
Christ是”基督“的意思,而Mas是“弥撒”的意思。
Christmas的直译应该是“基督的弥撒”。为了跟前面所说的孔子诞辰区别,因此我们应当将其称为“耶诞节”。
故我们可以认为,耶诞节应该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辰,而创造出来的节日?
然而,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正宗的“耶诞节”,根本就不存在!
甚至连
我们通常所说的
“Merr
y
Christmas
”(
圣诞快乐)
,其实也不存在
一个所谓的正宗标准用法。
正米字旗温莎氏先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给你来个伦敦腔的英国皇家示范:
咦,这里用的是“happy”不是“merry”?
在英式英语中,merry还有“微醺”的意思,它往往和下层社会的饮酒与粗鄙联系在一起,不符合女王的皇家贵族范儿。在英国王室的带领下,英国人也就更喜欢用happy了。美国人更喜欢用“Merry”,源于十九世纪大量印刷的圣诞贺卡中的用法,印刷工人嘛,妥妥的下层人民。于是更加强了英国人早年的“美国人都是扬基乡巴佬”的刻板印象。
历史上,基督徒曾经多次发起抵制耶诞节的活动,英美都是这方面的急先锋。
跟他们一比,
中国
民间自发组织的
小股抵
制洋节的运动,都是“
小巫见
大巫
”
。
美国是清教徒建立的国家。清教源自英国,是宗教改革时期诞生的一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英国的清教徒
不仅反对过
耶
诞节
,甚至把民众庆祝
耶
诞节
的行为,看作是伤风败俗的“腐化堕落行为”。
1644年,清教徒控制的英国国会刚刚砍了国王查理一世,掌握了英国政权,然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立法宣布
耶
诞节
非法,并从官方层面废除这个节日。
护国主”奥利弗·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更是明令禁止民众过
耶
诞节,并落实到基层。
在平安夜晚餐之时,大批英国士兵奉命在伦敦四处巡逻,如果发现谁家在庆祝节日,就会闯入民宅,抢走厨房和烤箱里的肉,并对这户人家进行处罚。
克伦威尔:谁过
耶
诞节
,谁就是基督教的敌人!
在美国这个清教大本营,甚至直到19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被耶诞节“同化”和光同尘之后,美国的基督徒仍然在顽强地抵制过耶诞节。
1855年《纽约每日时报》的一篇文章说:“除了一些教会学校举行庆典以外,长老派教会,浸信会,卫理公会在12月25日均不开放。因为真正的基督徒不认为这一天是圣日。”
中国读者可能奇怪了,耶诞节不是基督教的节日吗,为什么清教徒要反对呢?
其实,基督教的宗教节日,原创的只有受难节和复活节,这俩节日
跟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以及三日后复活这段对于基督教具有极为重大意义的经历有关。
其他的什么万圣节、圣诞节,统统都是异教节日
。
甚至更严谨地说,只有受难节是原创,即使是复活节,也惨杂了大量异教传统。
比如复活节彩蛋,其实是源自盎格鲁撒克逊部落所信奉的春天女神伊斯特雷(EASTRE)相关的纪念风俗,原本是一个日耳曼人的传统节日。
至于12月25日是纪念耶稣生日的说法,就更是扯淡了。
在基督教传播的头几个世纪里,基本没人关心他是哪一天生的,连出生在哪一年都不知道,最早想起来推算耶稣的确切出生年月,是公元五世纪的事
,还因为历史没学好算错了(罗马后期皇帝更迭太频繁也是个问题)。幸好源自中国的天文记录,最终确定耶稣的实际生年,应该在公元前四年。
至于耶稣生日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3月份的,9月份的,有11月份的。
但只要圣经的记载是靠谱的,耶稣无论如何不能出生于12月份。
圣经里有这样记载:在耶稣出生的那天,“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新约路加福音2:8)
两千年前的巴勒斯坦一带的牧羊人,通常在10月到来年4月期间,把羊关在羊圈中,其他时间在外放牧。因为这个时候是巴勒斯坦的雨季。12月正好处于雨季中间,这个时间是羊群是在羊圈里关着的,不可能出现牧羊人在野地里看守羊群的情况。
如果要把耶稣诞辰定在12月25日,基督徒就会面临如下两难:
要么圣经是假的,要么圣经有错误,两样总得选一样。
这两样对于虔诚的基督徒来说,无异于天崩地裂,山河倒悬。因此就只能否定耶诞节本身。
既然存在如此重大的bug,当初基督教为何要把12月25日定为耶诞节呢?
12
月25日这个日期,不是基督教会自主的决定,而是在公元336年,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亲自拍板定下来的。
在教会传说中,君士坦丁一世笃行基督教,并且将西欧大片土地赠给教会,用于打造地上天国,这被称为“君士坦丁的赠礼”。这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建立神权统治最为重要的所谓“法理基础”,因此君士坦丁的地位也被教会无限拔高,将其称作“大帝”。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考证这个所谓的赠礼完全是教会凭空捏造,由此掀起了西方“疑古”,“伪史”考证的序幕。
对基督教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君士坦丁一世为何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确定这样一个跟圣经的记载相悖的节日?
这个日期的背后,涉及一场关于罗马帝国官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争夺之战。
甚至可以说,是罗马帝国生死攸关的“认知战”!
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帝
国最为风行的宗教是密特拉教(Mithraism)。
凯撒大帝被刺,是影响西方政治文化史最重大的事件,没有之一。他的继承人,也是
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屋大维奥古斯都,为了打造自身统治的神圣性,避免重蹈凯撒覆辙,生前死后进行了一系列造神运动,将自己打造为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的化身。
此后,太阳神信仰与来自伊朗雅利安人的神秘信仰融合,形成了密特拉教。
密特拉神
也是太阳
神,
原本是雅利安万神殿中的一个主神,在密特拉教中演变为唯一真神
。
罗马皇
帝奥勒留(270-275),
更是出了名的太
阳
神的骨灰级粉丝,在他
统治时期,太
阳神崇拜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奥勒留
将本
为罗马历法“冬至日”的12月25日,
定为“不可战胜的太阳神的生日”。
于是,12月25日,就成为密特拉教最重要的
宗教节日之一。
密特拉神
公元三世纪之后,罗马帝国的政治稳定性,充其量相当于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禁卫军谋杀皇帝另立新君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皇帝成为最为高危的职业,简直就是倒反天罡,国将不国。
君士坦丁依靠基督教重塑“主体共识”,同时必须要废掉原本被长期奉为官方宗教的密特拉教,因此他定的“耶诞节”,目的简直就是“xxx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为了覆盖掉原先的密特拉信仰,将基督教作为官方意识形态。
至于圣母
玛利亚到底哪天怀孕,哪天生下教主耶稣,
这件事一点也不重要!
搞定密特拉教,确立唯一信仰才重要!
为了政治需要,我管你这那的,耶稣必须出生在12月25日!
大帝定下了总体方针,剩下关于辩经的具体工作,就交给教士们来完成了。谁完成得好,谁就是下任教皇!
所谓君士坦丁被神灵感召,又是什么战场上看到十字架,又是什么神迹乱七八糟的,都是教士们辩经的成果。
真实目的只有一个——服务于罗马帝国的政治需要。
就是这么简单直接,朴实无华且枯燥。
基督徒们这么草率,耶稣他妈也就是圣母玛利亚很有意见知道不?
这不是关系到人家的名节么?
什么?耶稣不是合法婚生子?
耶稣是罗马驻军士兵(简称“罗爹”)强J犹太当地妇女的产物?
哦,那没事了。
可以说基督教从头到脚,就是服务于罗马政治斗争需要产生的一堆“屎山代码”,这次版本迭代,不过是这堆屎山又更新了而已。
如果你不理解当时的犹太国和罗马的关系,你把罗马帝国看成美国,把犹太国看成在美军基地上建立的韩国就懂了。
古犹太国和今天的韩国,基本就是跨越两千年异父异母的孪生兄弟。
韩国为了覆盖掉来自东大的文化信仰,也在拼命发明创造各种节日,还要抢先申遗。韩国是各种邪教的养蛊场,还反向输出到美国和日本。比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刺杀就是因为统一教,特朗普也曾为统一教站台。你说统一教是邪教,但统一教才是正儿八经基督教的精神继承人,重走基督教传播之路,从殖民地反向影响宗主国。
特朗普的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做新时代的“君士坦丁大帝”!
最近他发出了一系列出格言论,说要吞并格陵兰岛,收回巴拿马运河,把加拿大变成美国一个州,这都是为了将来的“大帝之路”在放风。
幸好,中国刚刚把春节申遗成功了,能被这帮文化强盗抢的节日又少了一个。
汉朝大肆纪念孔子诞辰,罗马帝国确定耶诞节,两者的出发点其实是一样的。
庞大帝国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内部矛盾,需要确定唯一的官方信仰,凝聚各方共识,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圣诞节”这件事本身,就是为了塑造一个统一的官方意识形态,与大统一的帝国形态相适应。
今天的美利坚也是如此。
民主共和两党代表的意识形态差别极大,甚至已经到了彼此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地步。
美国迟早也会步罗马帝国之后尘,从共和国变为帝国,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并
确立一个与之适应的统一意识形态。
西方历史有个无法被绕过的人物,那就是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凯撒大帝。
阳历又称公历,其前身叫做
儒略历,是凯撒制定的历法。每个月都和一个罗马神灵对应,
凯撒的生日七月被命
名为“July”,元老院为了拍他的马屁,将七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即拉丁文“尤里乌斯”Julius)。后来屋大维称帝,元老院把他的生日八月改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August,八月本来是小月,硬给改为大月,元老院为了拍马屁也是豁出去了。
在儒略历中规定,每年12月17日至25日,要过传统的农神节,向农神祈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农神节是古罗马诸多节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跟整个希腊-罗马神话的主线高度相关,甚至跟整个西方文明的底色相关。
为了理解这一点,接下来我们要简要介绍这个节日背后的神话故事。
以色列是罗马的殖民地,但是当年的罗马城邦,最初的身份其实也是希腊殖民地,
作为希腊
殖民地,
罗
马的一切神话传说
,基本都
是从希腊那里山寨过来的。后来罗马征服了希腊,但是罗马人的精神世界还是被希腊文化所掌控,两者形成“共轭父子”。
西方世界的秩序,本质上就是殖民地的套娃,所以这种“共轭父子”的现象比比皆是。
美国今天建立的世界秩序仍然如此。作为英国前殖民地,美国文化也是英国的山寨版,英美是一对共轭父子,美国和以色列也是。
在希腊神话中,农神是克洛诺斯(罗马人称之为Saturnus)。
克洛诺斯是天空之神乌拉诺斯(Ouranos)和大地女神盖亚的儿子。
盖亚是万物之母,乌拉诺斯既是盖亚的儿子,也是盖亚的丈夫,更是一名暴君。他把自己的丁丁始终插在母亲盖亚的身体里,每天除了OOXX什么也不做(这就是传说中的“日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