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烟市场近况
·从去年到今年动作较多,如飞沫的一路骂持续迭代,英美烟草推出新产品,摩尔深度参与。
·电源增长暂时呈个位数调整,一次性电子烟有所下滑,换弹式和可注油的电子烟急剧上升。
·新形态迭代加速,形成儿童所(中国叫儿童所,海外叫孙门识别)功能,杜绝青少年口味,目前以烟草口味为主流,个别地方可能有口味增加,但大面积果味受限。
·电子烟身份识别将更强化,未来一两年整体表现平稳,渠道有所增长,如美国可能下滑,但其他新兴市场有所增长,整体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
·中银香港等公司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涉入可能未来进入加热不燃烧方向。
2、加热不燃烧(HNB)市场
·加热不燃烧产品推出已有一定年份,史家老大依然是飞沫。
·今年加热不燃烧产品迭代和形态发生很多变化,如大烟草公司上了本草类加热不燃烧产品,加热方式和胭脂结构趋同到50这样的小短肢状态,产品形态逐渐趋同。
·加热不燃烧经过前几年快速增长,在去年开始增长放缓,今年又一次恢复,达到两位数增长。
·美国曾做过加热不燃烧试点,后因专利问题停滞多年,明年将重启,加拿大几家大烟草公司达成共识,有亮点及专利互相授权使用。
·加热不燃烧产品在美国市场推出,对消费者和烟草公司都是好事,将促进业绩和市值增长,中国的加热不燃烧企业已在海外生产,盯着美国市场变化,认为是发展好机会。
·以glue在塞尔维亚推出的产品为例,作为试点,投入量小,购买受限,一个人只能买两台器具、四包烟,但价格适中,为两三百元人民币。
·产品机器是光波加热和电阻式加热,3到5秒钟出烟,胭脂是55,比飞沫原来的产品稍长,烟熏材料采用蜂窝煤结构,底部有堵头,通过器具里的针加热,烟气释放较好,但有两个不足,一是有浇油析出,二是微波加热难控制温度,且烟熏材料效率低下。
·总体评价,该产品前期抽吸感受较好,能比原有glue产品好,前7到8口能跟万宝路的黑色或tera媲美,但8口之后偏弱,且器具精美,制造力强,小巧紧凑。
·专利方面,加热不燃烧企业应把胭脂跟烟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申报,可突破专利限制,避免侵犯他人专利。·该产品是全面替代早期产品,今后发展应以新产品为主。
·市场推广方面,BAT会首先在美国重点推广,其次是在其优势区域如欧洲进行推广,还会在渠道力强的地方如肯尼亚等非洲个别区域做推广,产品生产量会逐渐爬坡,但早期产能不会很大,需扩产并利用优势渠道推广。
·产品迭代方面,短期内要解决效率问题,使烟熏模具更精细,提高产出效率,否则产品只能在相对优势区域销售,难以全球推广。
3、雾化市场
特朗普坚持美国利益优先,加强对非合规电子烟产品的监管,因其不仅造成税收减少,也增加市场监管难度,同时非合规产品对美国青少年危害较大,因此美国市场监管必然加强。
电子烟代加工产业中,中国出口量变化不大,但企业逐渐往自有品牌方向发展,品牌力重要性提升,中国式品牌市场份额开始提升。
今年几个做雾化的海外龙头公司表现不佳,如医美雾化上半年增长不理想甚至销量下滑,受一次性产品挤压,且严格按FDA要求做口味限制,市场上大量未受限产品也对其有影响。
美国一议员要求对中国五家生产企业和美国六家渠道商做国会听证会,若此事在特朗普上台后在会议中听证,对中国很多产品将是灭顶之灾,尤其对五家制造商。
·合规产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将得到提升,优势合规产品所在企业渠道力强且合规,其销量将增加,今年是合规产品的转折点,明年合规产品量增速和占比将提升。
4、国内相关情况
HNB在中国市场情况尚不清晰,领导层变动及传统烟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情况等因素影响,判断在26年之后,新型烟草会有所动作,加热不燃烧产品将在国内市场推出。
涉及的公司技术并非中国自主,曾有外资参与,目前为全资国有,五粮液集团持有67%份额,转让份额即全部份额,未见扩产资料,产品目前较饱和,达到满产状态。
该产品是过滤嘴材料,烟草中使用占比70%以上,技术门槛高,中国目前仅一家公司具备相关核心技术,该公司若能扩产并与海外木浆供应企业达成长期协议,产量、利润可观,且有望进入中烟合作供应链体系,但其他公司进入该领域难度较大,设置了诸多门槛。
5、烟草行业整体情况
·中国烟草市场量价情况:
·今年中国烟草高端产品承压,销售压力太,低端产品结构提升较快,生产量和销售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税收预计比去年增长4%左右。
中烟国际负责中国烟草海外业务,今年对海外各家中烟的资产、渠道、产品等进行梳理,年底已有相关资产划拨动作。
中烟国际承担中国烟草在海外的几大任务,包括海外生产任务、传统烟草和新型烟草销售任务及渠道建设、海外原材料供应和销售业务、与海外公司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等。
随着一带一路推进,中式烤烟在海外受欢迎,中国烟草海外布局逐渐清晰,海外对中式烤烟有一定需求,中烟香港等承担中国烟草海外布局的相关任务,海外业务具有发展潜力。
6、雾化芯材料
·曾经陶瓷雾化芯风靡过一段时间,但现在棉的材料占据绝大多数,陶瓷材料在香气还原度尤其是甜味上表现不佳,且海外喜欢雾化颗粒大一点的状态,海外消费者喜欢圆形,中国消费者偏向陶瓷型,产品好坏因消费人群而异。
Q&A
Q:美国HNB市场目前情况如何,未来又该如何看待?此前因专利问题未完全落地,现在是什么情况?
A:美国曾经做过一次试点,后来因专利问题停滞多年。明年将基本重启,原因是前段时间加拿大几家大烟草公司达成了一些共识,有亮点且有专利的互相授权使用。对消费者和烟草公司自身都是好事,能促进业绩和市值增长。中国很多加热不燃烧企业已在海外生产,业内认为这是加热不燃烧发展的好机会。
Q:英美新产品已在塞尔维亚发售,能否分享下这款新产品以及从产业角度的客观判断?
A:这款产品叫黑六(glue)。从销售情况看,该国作为试点,投入量小,购买费劲,很多区域只有一家店销售,且限售,一人只能买两台器具、四包烟;价格适中,折算人民币两三百块;产品采用光波加热和电阻式加热,3到5秒就能出烟;烟支是五元结合,发烟材料采用蜂窝结构,底部有堵头,器具通过插针穿透堵头插入烟熏中加热;产品碳化明显,加热充分,香精能较好释放。不过也存在不足,如针式加热会有焦油析出,微波加热难控温,烟熏段制作效率较低等。从抽吸感受看,初期评价较好,前7到8口有人觉得能与万宝路黑色或tera媲美,但8口之后可能会偏弱。整体来看,该产品在专利布局上较好,是比较优秀的产品。
Q:采用电池加微波加电阻加热结合方式的产品,其充电、续航情况以及在抽吸过程中烟气释放和消费者喉感体验如何?
A:这种产品的续航能力比较强,因为微波能快速加热,后面靠电阻,能较好地实现续航。判断加热效果可通过碳化现象,若碳化较好,说明能将烟熏材料可吸部分充分抽出,烟中的烟草提取物、香精和特征香气能较好体现。
Q:这一代产品相较于之前glow产品的出烟量情况如何?
A:整体烟雾量比glow早期版本要好,前八口能与黑齿或天鹅媲美,八口之后有所减少。这与烟熏模具挤压成型有关,每个人对产品烟气的感受度可能存在差异。整体烟气表现比黑齿略小,但基本一致。
Q:新产品能均匀释放口感和烟气达5分钟左右,与飞沫相比稳定性如何?
A:在电阻式加热中比较容易实现5-6分钟的均匀加热,但由于烟熏材料承载的烟气物质有限,加热时间越长,烟气在平均分配上会偏弱,香气和烟气都会减弱。不过从控制角度看,通过控制温度、功率,利用CPU等控制电路板实现均匀分配相对容易。
Q:这种以电阻加热为主的加热技术,是否存在专利保护或封锁问题,是否能完全避开?
A:飞沫、BAT等在加拿大达成协议后,专利方面有很多可借鉴之处。从单一角度看可能存在专利瑕疵,但将烟与烟具作为一体考量,专利能够突破,如中国的NSC就是烟与烟具一体化,不易侵犯别人专利。将烟与烟具作为整体进行申报,因器具具有唯一的一体化整体结构设计,在专利上没有太多瑕疵。
Q:这款产品定位偏中高端,未来是对原有产品全面替代还是作为新系列发展?
A:认为是全面替代,早期类似黑子和pera产品,电池加热和电阻加热逐步替代,今后发展应以该产品为主。
Q:产品2025年将加大全球市场推广,未来市场推广方向如何,是否会避开飞沫优势区域?
A:BAT原有电子烟渠道强大,布局上美国会是重点,因为目前大家处于统一起跑线;也会在欧洲优势区域推广,如东欧市场;还会在一些边际有优势的市场,如肯尼亚等非洲个别区域推广。由于产品生产效率有待提升,早期产能不大,会先扩产并在自身优势渠道推广,暂时不会到日韩拼价格阶段。
Q:这款产品未来是否有可能进一步迭代,若迭代方向大概是什么?
A:打破现有烟熏结构状态的可能性不大,迭代方向主要是使烟熏模具更精细,提高转接、挤出成型效率,短期内要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以产出更多结构的烟支。
Q:烟支结构在生产上是否麻烦?
A:比较麻烦,效率较低。烟丝需打成粉末加胶做模具成型,难以拉得很长,切断过程中不能让其变形,还要进行转接,挤出成型过程受限。
Q:如何看待未来美国电子烟回归市场的发展?一方面特朗普对电子烟政策比较积极,另一方面对不合规市场限制有加速迹象,过去几年对不合规市场限制效果不明显。
A:特朗普坚守美国利益优先原则,非合规产品进入美国会造成税收减少和监管难度增加,所以监管必然加强;同时,不合规产品对美国青少年危害较大,因监管不到影响较大,所以在特朗普阶段美国市场监管必然会加强。此外,电子烟代加工产业中国出口量变化不大,但企业逐渐向自有品牌发展,自主性的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开始提升。
Q:明年医美的雾化业务增长趋势如何?在假设前提下,全球雾化渗透率在监管较松地区已不低的情况下,未来长期增长趋势如何?
A:对于合规企业增长会比较明显,预计明年会有两位数增长。以美的换弹式产品在美国占比较高,但受一次性产品挤压,今年换代产品表现不佳,且其严格按FDA要求限制口味,受未受限产品影响;美国有议员要求对中国五家生产企业和美国六家渠道商做国会听证会,若落实,对不合规产品打击巨大,合规产品在美国市场明年将得到较大提升;欧洲市场对不合规产品加大打击力度,合规产品销量有助于规范且渠道力强、合规的企业发展;今年是转折点,合规产品量、增速和占比都将提升,对合规产品比较乐观,对整体表示谨慎。
Q:预计国内HNB何时放开?
A: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还看不清,因为领导层存在人员变动、交接分管等过程,且目前传统烟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压力暂时不大,但判断在2026年之后,随着传统烟对财政收入贡献压力逐渐明显,在新型烟草上会有所动作,国内HNB预计在2026年之后会推出。
Q:对于HNB预期以及传统烟草中醋酸纤维方面如何判断?
A:关于HNB,目前在中国市场还看不清,2026年后随着传统烟对财政收入贡献压力增大,新型烟草会有所动作。对于醋酸纤维,相关公司产能目前为3万吨,未见到扩产资料,若有二期扩产对业绩有帮助,该产品目前处于比较饱和状态;技术方面,除美国、日本及法国几家具备核心技术外,中国其他公司多购买成品;醋酸纤维在烟草中使用占比70-80%,还有10-20%用于与烟草使用产品不一致的地方;国内做醋酸纤维素的企业技术力量较强,进入门槛高,原料多从海外进口,若能扩产并与海外木浆供应企业达成长期供应协议,产品产量利润值得看好。
Q:醋酸纤维相关公司的具体情况如何?
A:以五粮液集团投资的公司为例,其成立于2008年,是与意大利合资公司,18年意大利退出后变为全资国有,后又有其他股东收购部分股份,五粮液集团现持有67%份额。国内算上山东大自然有两家具备相关技术,但大自然是台资且不在中国销售,湖北特鲜从其购买原料,做醋酸纤维素的上游原料主要来自海外。该公司产能3万吨,未见到扩产资料,产品处于饱和状态,转让时有保底收入和利润但无大幅增长,基本达到满产。从整体看,该公司技术力量强,有进入中烟合作供应链体系的可能,毛利率高,但存在原料需从海外进口的问题,如特殊木浆主要来自加拿大,俄罗斯有一部分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