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极体
你的困惑,来自于无路贴近未知。我们在技术、思想、传播的异界,贩来极限脑量下的TM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突发,“寒王”爆发,首次突破800元!AI ... ·  16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全红婵,拟被保送暨南大学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小龙MMMM ...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Gottheimer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脑极体

我们终将泄露的人脸数据,后果到底有多可怕?

脑极体  · 公众号  ·  · 2019-01-14 18:13

正文

人脸识别正在不可阻挡地走向娱乐化。


从朋友圈里的AI面相识别小程序,到走进大街小巷的AI测肤,无一不是热火朝天。


这种情形不禁让人感叹,互联网的记忆果真连金鱼都不如。想当初iPhone X刚刚推出人脸识别解锁时,网民们都在警惕人脸的安全,声称外出行走要戴上“脸基尼”,以防路边有歹徒冲出来突然拍照获取自己的人脸数据。


如今才过了一年,大家就忘记了被“人脸泄露”所支配的恐惧。


你在寻找明星脸,

吃瓜群众在谷歌上找到你的脸


可当人们都放松警惕时,人脸泄露也正发生在我们身边。


当中国用户沉迷用人脸识别来测算自己这一辈子的运程时,海外用户则是在沉迷用人脸识别来判断自己的明星脸。


最近在美国有一家名为POPSUGAR的企业推出了一款名为Twinning的爆款应用,Twinning的功能很简单,用户只需上传照片,就能通过人脸识别找到与其容貌最相似的明星。可就是这样简单的功能,却在Instagram和Twitter上产生了病毒传播,就连很多明星都进行尝试并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结果。


可就是这款爆款应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信息泄露。Twinning的照片储存利用的是AWS的云服务,但在权限设置中却产生了很大的错误。在Twinning的网站代码中,可以直接找到云服务器地址,进去后就能直接看到用户实时上传的信息流。现在在谷歌搜索中,还能看到不少泄露出来的照片。


这也让很多人再次回想起人脸数据的安全的问题,随着人脸识别API接口越来越开放和廉价,提供人脸识别服务的门槛也日渐降低。



就拿最近微信上很火的AI相面来说,从技术能力来看基本只是将人脸五官定点识别和传统相面中对于五官与性格运势之间的说辞联系在一起,几乎没有任何难点。其背后的杭州算术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互联网餐饮企业,并且从其分销模式上看来,他们花了很多成本推广佣金上,而目前这家公司唯一能找到的招聘信息,只有H5开发。


就像这样的企业,我们以往向其授权个微信、LBS信息,或者提供自己的姓名时,似乎还没有什么隐患。但要是换成了人脸,是否会产生不一样后果?


正常化的人脸扫描,

或许不会伤害谁


在2017年,斯诺登就曾经预言道,以手机解锁为代表的人脸应用出现,会让人脸扫描正常化,也会让人脸识别终将被滥用。


如今我们的确也能看到,人脸识别除了被用作安防、支付等等领域中,也被大量地用于娱乐,甚至出现了刷脸领厕纸这样的神奇操作。和应用于手机和考勤机中的终端计算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脸识别会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这其中就存在不少数据泄露或被违规应用的可能。


(明明就不像!)


可同时我们也要弄明白,人脸数据泄露到底有哪些风险呢?


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像Twinning那样,权限设置失误,将用户照片泄露出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隐私泄露的杀伤力其实也就和有人手贱将你朋友圈里的自拍发到微博上差不多。


有人又要说了,现在到处都能靠人脸付款、申请贷款等等,会不会有人通过娱乐性的小程序收集了我的人脸数据,然后去破解我的支付宝账号呢?


这个问题从技术上来看,大多数人脸支付、人脸安防都具有活体检测功能,很难通过照片去破解。即使是通过3D打印人脸面具来破解,也需要完善的3D结构光脸部扫描才能生产出足以对于人脸识别的面具。只要用户没有傻到对着来路不明的人脸识别应用摇头晃脑,基本也不会有相关数据流出。而且大多数应用和服务也不是光靠一张脸就要让用户付费,就算破解了“人脸密码”,没有用户名也是白瞎。所以担心别人抄袭你的脸,比担心走在大街上有歹徒会割下你的大拇指拿去指纹支付还要荒谬。


最终的疑窦是,这些人脸识别应用会不会把我们的人脸照片卖给数据公司,用作训练AI的“肥料”呢?


按理来说这种情况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但问题在于人脸根本就不是什么非常稀缺的数据,如今人脸识别技术能力的平均水平也不低,如果说收集数据,可能厂商们更需要的是暗光下的人脸,或一些特别角度下的人脸数据。大多数人脸识别应用所收集的毫无标注的数据,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虽然人脸泄露很容易发生,但人脸泄露带来的后果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


剑指未来的人脸安全


其实斯诺登所让大家警惕的,本来也是更“形而上”的隐私问题。就拿他个人的经历来说,随处可见的人脸识别应用很可能让他通过一款软件就暴露身份,甚至天网之下无处可藏。


从长远来看,人脸数据的泄露所带来的隐患基本在于两点。


第一是人脸3D数据的获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