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历史解密
再现真实历史,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历史解密

国家出手,洋节,再见!背后令人深思

中国历史解密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2-26 12: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问题 :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 :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的《 中国历史解密 》即可!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号: yiping1168 小编私人微信:mx9276  商务合作及投稿版权QQ:404658704


国家发文啦!

党员干部再也 不能

糊里糊涂过这些洋节!

情人节 复活节 愚人节

万圣节 感恩节 圣诞节,等等


再过,就是政治修养问题了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进中办国办文件。


2月14日
情人节。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



4月1日   愚人节。



10月31日   万圣节。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



12月25日  圣诞节。



平安夜、圣诞节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是越来越大,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拙。

年轻人爱标新立异,追赶时髦,商人在商言商,借洋节赚钱,这都可以理解。但一些党员干部也参与其中,糊里糊涂过洋节,这就是政治修养问题了。

这些影响大的洋节,基本上都有宗教背景,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树立科学世界观,不信宗教、不信迷信、不信任何伪科学的东西,不能像一个普通的公民那样自由地去信仰宗教。

无神论者去过宗教性节日,这是信仰不坚定、思想不清醒的体现了。

另一方面,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

如果一个民族的群体热衷于另一个民族的节日,这说明文化入侵已是极其严重了。党员干部如果认识不到这点,那就是丧失政治敏锐性,也失去了先进性。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官员的言行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如果党员干部数典忘祖,也去给洋节升温助力,国何以堪?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后,小编想简单说几句:

咱们大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么多,好好过自己家的节日得了,那些个洋节日,不过也不会死,干嘛非得过呢?

更多好文在 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