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到底需不需要装杀毒软件,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但有一个接受度比较高的定律是:电脑技术越好,「裸奔」概率越大。
记得以前微机课,必须要穿鞋套才能进教室,因为怕把「病毒」带进机房,感染了学校的电脑。
这件事给年幼的小淙心里,埋下对电脑和互联网深深的
敬畏。
后来自己家买了电脑,每次开机后都会进行
固定仪式:
看开机时间排名、打开 36o 体验,打开 36o 杀毒、清理垃圾、优化内存。
到后来 Windows 10 系统发布,小淙对操作进行系统学习后,首次卸载了这些杀软,从此再也没有穿过「衣服」。
不去买垃圾食品甚至捡地上的东西来吃(非官方渠道下载软件),不去高风险地区瞎逛(奇奇怪怪的网站)。
而某些杀软就像是一味
猛药,
服用或许可以降低感染特定病毒的几率,例如一些软件暗藏的木马,流氓捆绑等等,这些杀毒软件或许可以拦截。
但,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在这些杀软上同样适用,这些杀软有些行为本身就和病毒
没什么两样,
捆绑安装,强力推广,隐私窃取。
反而让电脑越来越卡。
况且利用零日漏洞这样的「真正病毒」,就像新冠、黑死病一样,市面上的药根本起不了作用。
指望杀毒软件杀毒,这就像以为带上套去嫖,就绝不会感染艾滋一样不靠谱。
杀毒软件经常会在桌面上固定一个加速球,点一下,就能给电脑腾出空间。
什么原理?下图很直观的展示了加速球的工作。
图片来自 火绒
所谓加速,就是把程序要用到的数据又搬回去了,如果程序要用那部分数据,又得从硬盘中调取。
并且固态硬盘的读写量是固定的,这样反复增加硬盘的任务量,还会降低硬盘寿命。
另外,加速球还会关闭一些它认为无用的软件、进程,这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 Windows 10 系统已经足够智能,如果内存真的不够用,系统会自动释放内存中不常用的数据,腾出空间,我们不需要再额外去帮它「负优化」。
除了加速球,大家用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垃圾清理」功能了。
杀软的清理工具其实没什么槽点,硬要说的话,「垃圾清理」这个功能,本身就是槽点。
Windows 10 产生的垃圾,它自己会定期清理,如果你需要紧急释放空间,可以按 Win+I 打开设置 – 系统 – 存储,清理每一个项目。
软件产生的数据记录,通常保存在文档目录下,清理工具不敢擅自删除该目录下的文件。
潜藏在硬盘深处的垃圾,清理工具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也不敢删除。
Windows 10 电脑内置的 Defender 是
专业
的杀毒软件。
在病毒防护力上,国内能找到的第三方杀毒软件,不管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在这方面都远不如 Defender。
所有权威独立安全测试榜单中,Defender 都名列前茅,而 36o、扣扣垫脑管家、金三独霸这些常见的免费杀软却上不了榜。
Defender 只做杀毒软件该做的事,就是保护电脑,没有开机排名、加速、垃圾清理等多余功能。
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后,几乎看不到 Defender 的通知。
虽然吐槽了这么多杀毒软件的不好,但并不是让大家马上卸载杀毒软件。
国内互联网环境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对于没有心思去研究电脑的小白,请一个靠谱的杀软当管家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 Windows 10 自带
Defender
在防流氓软件方面几乎起不了作用。
靠谱的管家工具可以帮助小白合理使用电脑权限,避免被流氓软件侵害。
但一切的前提都是「靠谱的管家工具」,流氓杀软就不说了,捆绑安装,弹窗广告,滥用权限的案例数不胜数。
为了保持本文的中立属性,这里也不便向大家推荐相关管家杀软。
不过现在网络上已经出现了不错的选择,大家稍微在搜索引擎查一下,对比一下就能找到它。
相信不少电粉也愿意在评论区,安利良心杀软给小白用户,在评论区翻翻就能得到答案。
不过免费的杀软虽然了解国情,但病毒防护能力一定比不上
Defender,大家酝情选择。
希望国内互联网环境早日被精华,让大家脱离被流氓骚扰的苦海。
另外,Windows 7 已经停止支持,还在使用 Windows 7 的朋友请老实安装第三方杀毒软件,有总比没有好。
对了,这两天是拼多多小米品牌日,最近
爆
火的
红米
K40
系列
正在百亿
补贴中疯
狂
降价,并且有
大量现货,不用抢购。
K40 系列作为红米的诚意之作,不管是屏幕、相机、电池还是 CPU 都是这个价位的
性价比
之王。可以说把用户的核心诉求抓的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