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舟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爱奇艺推出亲情卡模式再惹争议 ·  昨天  
阑夕  ·  Reddit兴起了一波VR+AI(V2V)的 ... ·  3 天前  
KnowYourself  ·  东亚女人的一生:给老公当妈,给妈当老公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舟子

麝牛,你为什么不跑

方舟子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5-20 10:37

正文

(今天(5月19日)是濒危物种日。我写过很多呼吁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文章,然而却被国内“环保人士”当成敌人。)


    麝牛是一种生活在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大型极地动物。雄麝牛在发情时会散发出一种类似麝香的香味,故名。实际上它们没有麝香腺,香味是从眼眶中的腺体发出的。它们虽然长得像美洲野牛,实际上也不是“牛”,亲缘关系更接近羊。它们的身体极好地适应了极地的生活。麝牛的绒毛是保暖性能最好的一种自然纤维,比相同重量的羊毛暖和7倍。

    麝牛是一种很有组织的群居性动物,在遇到天敌时,不像野牛那样惊惶地乱跑,而是形成一种特殊的防御圈,十几头公牛、母牛冲上高地,肩并肩把牛犊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脸朝外,低下头,虎视耽耽地面对着敌人。它们的主要天敌是北极狼和北极熊。面对一具具三、四百公斤的庞大身躯和坚硬的牛角(麝牛不论雌雄都长角),北极狼和北极熊往往无计可施。有时愤怒的麝牛会冲出防御圈主动发起进攻。

    但是,当挥舞着枪支的欧洲人进入极地,为了获得皮毛、牛肉和牛角而向麝牛宣战时,麝牛的防御体系不仅成了废物,而且比四散溃逃还要糟糕。捕杀者先是派出猎狗追赶麝牛,等麝牛愤怒地形成防御圈准备决一死战时,便挨个挨个地将其射杀。

    这种杀戮极为高效。1865年左右,阿拉斯加最后一头麝牛被射杀。到20世纪初,加拿大和格陵兰的麝牛也濒临灭绝。1902-1909年间,美国探险家彼利海军少将几次率领探险队向北极进军,共射杀了大约600头麝牛做为食物。他们也通过出售麝牛毛皮来获得活动经费。

    如果不是加拿大政府在1917年通过法律禁止捕杀麝牛的话,麝牛可能早已灭绝。1930年,美国国会提供资金,从格陵兰运了34头麝牛重新引进到阿拉斯加。在保护下,麝牛繁衍得非常快速。目前在阿拉斯加大约已有3000头麝牛,在全世界大约有8万头,已不再被认为是濒危动物,某些地区甚至允许对其做限量的捕杀。

    麝牛在地球上已生存了60万年,是冰川纪残留下来的古老生物,与之同时的猛犸象、柱牙象等庞然大物都由于气候的变迁或早期人类的捕杀而灭绝了。在北美洲,至少有20种,可能多达40种大、中型古哺乳动物的灭绝与美洲原住民的捕杀有关。那种美洲原住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说法仅仅是一种幻想。麝牛退缩到人迹罕至的极地地带幸存了下来。

    但是当武器更加精良、活动范围更加广泛的欧洲移民到来之后,麝牛几乎也没能逃脱灭绝的命运。它们进化出一套能够非常有效地对付北极狼、北极熊、甚至早期人类的捕杀的防御方法,写入基因成为了本能,但是面对枪支弹药,原本优良的适应行为却成了螳螂挡车式的愚蠢之举,加速了其灭绝。如果时间允许,在与人类的长期博弈中,麝牛也许能够进化出适应枪支射杀的更有效的防御行为,例如逃跑。但是时间显然不在麝牛这一边。

    人类不仅仅以捕杀的方式在影响着生物的进化。其他的人类活动及其后果,例如原始森林的毁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外来物种的入侵,都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和进化产生着较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然而同样重大的影响。而许多物种根本来不及适应如此快速的变化就已灭绝。麝牛是幸运的,它在被捕杀殆尽之前就遇上了环保运动的兴起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还有更多未被人们注意到,或者虽然注意到但是没能有效地加以保护的物种呢?血腥的杀戮很容易激发人们的恻隐之心,而那些更为隐秘的灭绝呢?


2005.5.2.


(收入《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识别下面二维码购买方舟子著作签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