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套路得人心,刚刚过去的2016年,“校园贷”“裸条贷”是轰动全国各院校和社会舆论的话题之一,而近日,网络上有一个最新版本的诈骗套路——“套路贷”。
所谓套路贷,并不是简单的小贷、普惠金融,甚至恶性远超传统意义的“高利贷”。这种“套路贷”,犯罪分子从一开始就是处心积虑地以非法占有借贷人的财产、房产为目的,利用借贷人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通过“双倍借条”、“平账”等手段,将原来不过几万元的借款,在“证据”上飙升到几百万元,进而逼着当事人抵押房产、签订“
20
年的租房合同”,或者勾结黑心中心直接“网签”,一环套着一环,不把一家人的房子骗光,就不死心。
从之前的“女大学生裸体借条”,到大街上的一些“无抵押贷款”,在到如今的“套路贷”线上线下,其实都是套路。受害人往往只是借了几万元,而到最后却被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套路”套牢,被骗的家破人亡。
借款
4
万,半年还款
150
万
上海的一位许女士,于2013年向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
4
万元,而经过小贷公司的一系列运作,在短短半年内欠款就飙涨至
150
万元。许女士于
2016
年心脏病突发去世,但小贷公司还是没放过许女士的父母,竟恶人先告状,通过法院查封了他们家的房子。
借款
5
万,半年累计欠款
60
万
新民晚报报道过一起个案,上海市民张先生的女儿小菲深陷
“
套路贷
”
。
去年
7
月,小菲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条贷款广告,大意为“零门槛、分期还款。由于小菲当时手头拮据,她就联系了对方。一位王某答应借给她
5
万元,当场就拿走了她的身份证。
随后,王某给小菲“定规矩”,加上利息,每月需还款
7000
元,一年内还清。如每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还款,立刻视作违约,一个月内必须还清
12
万元债务。小菲说,当时她签下的欠条是
12
万元,
5
万元当天转到了她的账户上。
一次,小菲晚还款了半小时,“规定是下午
4
点把钱打到卡上的,我是
4
点半汇款的。”当天,王某找上门来,认定小菲逾期还款,要她一个月内还清
12
万元。小菲说,山穷水尽之下,她稀里糊涂地被王某带着去了另一家“公司”借款,那边
12
万元逾期要还
23
万元。“屡屡违约”的她被人牵着鼻子,向三家“公司”借款,大半年的时间里,累计欠下了近
60
万元的巨债。
据小菲的爆料,这些人特别狡猾,所有借贷协议上的还款利息都符合法律规定。其他多出的部分,全部通过“打欠条”变成了私人债务。
借款
38
万变成
380
万
据某网友爆料,
上海某律所做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关于套路贷的。当事人之前是做生意的,家里也很有钱。这哥们问一个典当行借了三十八万,把房子给抵押了。到期没还上,典当行又把债权转给了小贷,小贷又转给了几个胡建人。这期间从
38
万变成了
380
万。胡建人带着满洲马仔,逼他在几张空白纸上签了字,这哥们的房子因为是跟前妻共有,于是胡建人又伪造了假的离婚证,利用签字的空白纸制作了卖房的委托书,最后通过嘉定区公证处的内鬼做了公证。普陀区长寿路一百五十多平的房子值多少大家心里有数。一审二审法院全判决被害人败诉,申请上海高院再审也被驳回。被害人去公安报案,公安也开始侦查,但检察院要求公安撤案,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这帮胡建人有个军师,是上海沪
X
律师事务所的。这种事要是不出人命的话,用《我叫刘跃进》里面的一句台词,
"
杀了人那才是大事呢!
"
贷款
1
万,还款
1.8
万
周琪
(
化名
)
是一所高校大四学生。眼看其他同学都纷纷拿到了
offer
,她却屡屡碰壁。她越想越觉得,是因为自己长相不出众影响求职,便萌生了整容的想法。可是单靠每月
1000
元的生活费哪里够
?
面临毕业,找同学借钱时机也不好,她正发愁时,上网看到一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公司,声称
“
只需一个电话,
3
分钟放款。
”
注册登记后,周琪将身份证和学生证拍照上传,对方同意贷给她
10000
元,分
12
个月还清,每月还
1500
多元。
这样算下来,要
还
1
万
8
千多。
周琪做完了微整形,工作却依然没着落,贷款还不上,吃饭都成问题。借贷公司天天催债,说要找到学校,让她拿不到毕业证。周琪只得求助父母,帮忙还了这笔钱。
借款
6
万,还款
40
万
上海市民关先生,他因急于归还6万元信用卡债,找到所谓的“小额贷款公司”。结果签了一份阴阳合同:实际借
6
万元,却签了
17
万元的合同,一旦“违约”就要执行
17
万元合同(其实,如果还款后忘记打电话、忘记将身份证抵押给小贷公司都会被认定为“违约”);然后,逼着关先生借新债还旧债;“小贷公司”又要求关先生将名下房产进行“网签”,以此冻结关先生的房产交易;接着,让关先生签了一份出借自己房屋长达
20
年的“租赁合同”。再然后,辅以上门喷漆、辱骂、持械威胁的讨债手段。结果,关先生借了
6
万,两月后居然要还
40
万元!
看完简直让人心底发寒。这些种种小额贷款乱象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据业内人士分析,贷款公司是提前设下的陷阱,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先诱使借款人借贷,随后以行规为由,哄骗借款人签下高于所借款项一倍甚至数倍的欠条。比如借
10
万元,欠条写的却是
20
万元。此时骗子最常见的话术是
“
不会真让你还这么多,按期还就没事
”
。
第二步是
“
伪造
”
银行流水。借款人签下欠条之后,
“
小额贷款公司
”
会哄骗借款人前往银行转账取款并拿走现金,留下银行流水作为证据。比如
“
小额贷款公司
”
会与借款人一同到银行转账,他们先将欠条上允诺的金额
20
万元打入借款人卡中,接着让借款人取出,然后拿走其中的
10
万元,而借款人却没有拿到还款单。最后借款人实际到手的钱只有
10
万元,但是银行流水却显示有
20
万元进账。
第三步就是
“
平账
”
,也是在这一步,原本的账务可能膨胀几十倍。一旦借款人违约,
“
借贷公司
”
就会用
“
平账
”
的方式解决。
“
平账
”
即由另一家
“
小额贷款公司
”
偿还第一家公司的钱,借款人再签下更高额的欠款合同。其中还会重复第二步
“
伪造
”
银行流水的过程。
而这样的把戏可能多次上演,让借款人最终背负巨债。
为了
“
平账
”
,借贷公司会故意让你违约,比如还款时借故到外地,让借款人无法联系到;或是违约的条款设置的非常苛刻,比如
“
逾期还款
”
的时限是按小时甚至分钟计算,债务就翻着倍地往上涨。总之,就是要把借款者逼上
“
还不出
”“
还不清
”
的绝路。
惩治
“套路贷”的大难题
目前
,
“套路贷”的最大问题在于,法律似乎不站在受害者一边。“套路贷”的作案手法相当专业,处处披着合法外衣,在民事诉讼证据上做得“天衣无缝”:要欠条,有欠条;要转账记录,有转账记录……所以,这些“套路贷”甚至敢去打官司,而且往往能胜诉。
就民事法庭来说,套路贷的“证据”足够充分,如果不由公安展开刑事调查,法官很难主动查出这些案件背后的蹊跷;而公安机关一般看到有借条,会认为那是民事纠纷,应由法院判决,也不会立案……“套路贷”正是钻了这种空子。
如今,所谓的“无抵押”“校园贷”“套路贷”很多干的就是高利贷
+
暴力讨债的勾当,而且还形成了借贷、暴力讨债、房地产中介搞非法“网签”等一整套的灰色产业链。玩的都是套路!
那么如何有效的打击和杜绝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套路贷”?一方面,公安、工商、金融、法院、等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统一合作,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借贷人要提高自身防诈骗意识,切勿怀有侥幸心理,一旦察觉被骗及时报警,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选妃照被曝出,那个说自己老公最牛逼的谁,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心机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