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冀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标题挺吓人的——《马云无人超市,千算万算没想到中国大妈》,点进去一看,原来是一群大妈嫌天气太热,于是躲进了有空调的超市里乘凉。她们在货架中间的过道上排成一排,顾客连东西都没法买了。从画面中的超市布局来看,应该跟阿里巴巴刚发布不久的无人超市没啥关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如今“中国大妈”似乎成了一个超级贬义词:她们跳广场舞让高考学生无法休息,她们摔倒了反而讹上了扶她们起来的年轻人,她们义无反顾地高点杀入金市成为接盘侠。如今天气热了,她们又让超市几乎无法营业……
如今在公共场合,最好别惹中国大妈,你如果招惹了她们,轻的把你骂个狗血淋头,重的都能给你拳脚相向。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批“中国大妈”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生人。比她们年纪大的老奶奶们,似乎大部分都慈眉善目好说话;比他们更年轻的中年妇女,好像也更讲礼貌一些;至于更年轻一些的年轻女孩子,素养似乎还更高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跟时代还是有一些关系:比“中国大妈”更早一些的老奶奶们,她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懂礼数知仁爱;比“中国大妈”更年轻的一代,已经有机会上大学,又经历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做事情也不会那么过分。
而“中国大妈”们的不幸,恰恰在于她们赶上了最坏的时代:她们出生的时候,旧的儒家道统已经被砸烂;她们学知识的时候,却被下放到农村去干体力活;她们工作没多久,又赶上了改革开放;她们退休的时候,已经与下一代形成了深深的代沟……
于是,她们抱团寻求认同感,她们把自己的无知无理无德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还是为了寻求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她们怕自己被抛弃,于是变本加厉地标榜自己的存在。由此,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大妈”现象。
因此,当我们看到她们的拙劣演出的时候,还是应该多给她们一些同情:谁让她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如果希望与老冀有更多交流,请长按并添加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