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分析沙龙
为您提供专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数据、用户、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深度分析的信息网站!秉承“信息交流、深度分享”的理念,是为用户缩短获取信息途径,提升阅读质量的深度分析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分析沙龙

自媒顾颖琼被称戏精:为成网红搂钱不惜造假?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9-24 15: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互联网科技观察


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上,曾经 出了一个看似搞笑但是其实很严肃的发现: 达克效应,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 这个研究主要指出,在一些人身上,会出现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上得出了错误结论却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无法辨别自己错误行为的一种现象。

(信息来源:维基百科)


简单点说,这些能力欠缺者们往往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今天就有一个案例值得聊聊。



近期有一个自媒体因为和贾跃亭、孙宏斌掐架碰瓷获得了不少关注,甚至还受到了国内另一些新媒体的采访。说到这里,恐怕关注乐视的都会知道,哦,原来是“顾颖琼博士说天下”(以下简称顾某)啊,就是那个证据造假的。

没错,就是那个无论是拿了假证据企图抹黑贾跃亭、而后被另一个律师无情剥皮的自媒体。这个顾某在媒体的揭露下逐渐露出了一个真面目:通过诽谤中国企业家实现蹭流量,包装网红形象搂钱的目的。

三大套路蹭热点挣流量

从目前自媒体认证身份上看,他是一个名eBay工程师。当然事实上,从领英的履历上可以看到,他已经离开了eBay,在另一个公司任职,身份借势也是666。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程序员顾某,而是转行自媒体、并称自己“深得文化交流之神韵”的顾某,身上谜之自信。


其实,程序员、软件工程师创造过很多奇迹,别说转行做自媒体,就是做CEO这样成功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不过,这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在转行时,都是真的有真才实学,否则也不会有“达克效应”的存在。

所以,我们在顾某的“ 深得文化交流之神韵 ”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到, 他笔下交流拥有三大挣流量套路:

一,虚假证据

在顾某阅读量最大的一篇文章中号称自己从一个律师助理手中得到了一个所谓的贾跃亭在美信托草案。文章一出后,顾某俨然成为了自媒中的网红,自信表示自己不怕被告。不过这个自信分分钟被加州一名律师打脸。加州律师表示这个所谓的草案真实性疑点太多:

  • 第一,草案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数字错误,将7500万美元打成了75,000,00。

  • 第二,从法律和税务的角度来说,贾跃亭选择把这个信托建在美国加州可能也不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第三,这份爆料的不可撤销信托文件最大疑点是上面显示贾跃亭选择了他的太太甘薇和Tiffany Jia(可能是贾跃亭的女儿)作为信托管理人,这是一个比较不明智的选择。


至于最后签名YTjia,恐怕是因为造假的人只有在新闻中得知贾跃亭的英文缩写为YT,而才如此炮制。

其实,追过电影《猫鼠游戏》的都知道,在美国做一些假文件是分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更何况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文件。


二,移花接木

从最近发的一篇内容,他提出了采访所谓的FF法拉第未来“前员工”时获取到的所谓的证据:一堆的微信截图。但其中可以发现该前员工说的都是2017年年初的事情。用2017年的旧事来考证当下的事物发展显然是在把观众刷猴戏?


而且一谈到技术细节,这个前员工就怂了,模糊的敷衍,而顾某此刻也用模糊的证据来随意增加自己的想象。



退一万步说,当过企业管理者的都明白,一旦报道中提出 “前员工” 时,都会对其说的 真实性产生怀疑

  • 第一,这个前员工为何离开,是否对前东家包有偏见。

  • 第二,这个前员工在企业内部到底属于什么等级,能够对公司做出如何专业的评价?反正在中国清洁大妈都可以是拿着社保的前员工,美国呢?

三,裹挟爱国情感

这是顾某,也是很多打着爱国旗号的人喜欢做的事情:自己跑到了美国,谈着美国和中国的种种不好,然后再以正义使者的化身的身份以似是而非的描述裹挟读者的爱国情感。

例如,对马云投资美国他就这样来挑逗读者的爱国情绪:东北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劳动岗位,但马云却把钱都给了美国。



这个论调让我们相信了他真的不是和贾跃亭有仇, 别说没仇了,他想要认识贾跃亭、孙宏斌这些人又谈何容易?靠着群里的闲言碎语、谷歌一下他所说的“美国对华人有歧视”的歧视报道,再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伪证,他就可以变得似乎和贾跃亭很“熟”了。 而且,他会和一切在美国投资的、有新闻性的中国企业家有关系,比如华为任正非、阿里的马云,熟悉的仿佛就是他们幕后的操盘手。

流量背后的网红梦想:揽广告搂钱

在三大套路下,他的迷之自信滚烫出炉:“我很聪明,只有我看穿了一切,其他人都是傻X”。在他的自信世界里, 所有人都可以是他编排系里的工具,用中国企业家来编排爱国情怀,用所谓的“前员工”来编排自己的信息源,用伪证来编排自己的专业性。

然后就可以卖广告了:卖假表广告(你的正义感去哪了?),卖P2P广告(low到读者都抗议),还要卖酒广告(就是看上去和贵州茅台可以假乱真的酒)。



事实上,此人曾在几年前任职P2P的畅贷网www.51qian.com风险顾问。该公司曾在2014年已经倒闭清算。



畅贷网已经关闭:


每个人努力挣钱是无可厚非的,手段正确来路合法都值得支持,不过,用这样的三大套路来绑架流量获取商业利益,那就就值得好好想想了。

无论如何,在这样的猴戏下让人前所未有的同情贾跃亭、马云们,毕竟有意而为的蹭流量实在无法阻挡,让他一人做跳梁小丑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