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及时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扑克投资家网站
文 | 孙彬彬 唐笑天
来源 | 固收彬法,ID:gushoubinfa
编辑 |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导读:本文围绕银行资产配置行为,依据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数据进行了较详细的梳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生息资产结构
2、息差变动
3、贷款结构
4、债券投资结构
5、理财增长
诚然大部分年报数据仅能反应过去市场走势下的机构行为,但从中也能有效提炼出机构行为特征,发现结构性问题,并运用到当下的市场判断中来。
2016年上市银行整体增速相对平稳,以可比口径计算,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较2015年从12.7%小幅上行至13.4%。但增速分化仍然明显,大行增速表现平稳,股份行与城商农商行差异较大(包括增速绝对值与增速变动两个维度上)。
从2016年增速绝对值来看,2016年增速较高的银行包括贵阳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民生银行等。从同比增速变动的角度来看,上市银行中资产增速较2015年有明显提升的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常熟银行等,但同时也有近一步的银行资产增速出现下滑。
如果考虑16年下半年的资产增速情况,大多数银行资产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增长,其中在五大行下半年的增速上行表现最为明显,而城商行、农商行下半年的增速则并不明显。或许也部分受到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态度收紧、MPA考核的影响。
进入17年1季度,不少此前告诉增长的银行资产规模环比增速出现了较明显的下滑,甚至环比负增长。相较之下,五大行依然保持相对平稳的资产增速。
我们再将资产口径聚焦到更有实质意义的生息资产上来,上市银行总资产中生息资产占比在2016年整体有所下滑。同样,下半年生息资产占比的下滑也在城商行、农商行上表现相对明显。根据17年一季度的生息资产占比情况看,仍然是五大行生息资产占比提升较多。
下面我们重点观察上市银行生息资产的结构变化情况,我们将上市银行的生息资产分为5个部分:贷款、债券投资、其他投资、存放同业与拆出、存放央行资金。
大多数银行在披露生息资产情况时会将债券投资、其他同业投资等合并成一个广义投资科目。为了更好地剥离出债券投资的变动情况,我们特别的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资产中的债券资产单独合并出来。而将这三部分中剩下的资产,与买入返售资产、应收账款类投资科目合并成其他投资科目,一般会包含各类同业投资等。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各家报表披露情况的不同,横向口径在细节上往往不可比,主要是观察大体结构,以及变动情况。
首先,从结构分布上看,大行体现出贷款为主的特点,五大行的平均贷款占比达53.5%;而股份行、农商城商行的贷款占比依次更低。而存放央行的资金则是五大行相对更高(存款占比高、法定准备金率高的影响)。而投资部分中,五大行的资金更集中在债券科目,相较之下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其他投资科目占比更高(包括投资于非标债权、标券的各类同业、委外资产)。
从变动情况来看(详见下表),大行在2016年整体降低了对贷款的配置比例,同时在下半年也降低了债券的配置比例(全年来看仍有小幅增加),并增加了其他投资资产的配置。而股份行则在全年都增加了债券资产的配置,并缩减了其他投资科目的比例。股份行同业存放与拆出科目比例也有增加,降低了存放央行科目的占比。相比之下城商行农商行则在全年降低了贷款的配置,并在下半年加大了债券的配置力度,其他投资科目的配置在上半年有较大幅增加(5%)但在下半年有所收缩(-2.1%)。同时城商行农商行减少了同业存放与拆出科目。
从银行直接配债的角度来看,上半年大行与股份行增配债券,而城商行农商行配债的比例有较大幅减少;下半年则是大行配置比例有所降低,股份行、城商农商行增持债券(如果考虑委外等穿透情况,结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从息差角度来看,下半年仍较明显的受到“资产荒”的影响,资产收益率较明显下滑,而负债成本相应下滑幅度较低,并带来息差压缩。具体来看,三大类银行的净息差下滑幅度较接近:大行与股份行下滑8bp,城商农商行下滑6bp,但城商农商行的分化明显。在生息资产收益率方面,股份行、城商农商行的资产收益率下滑较为明显,同时负债端成本也下行更多,可能也部分源于股份行、城商农商行的负债中市场利率定价的同业负债比例更高,我们也将在接下来的上市银行财报负债端专题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从资产端分项来看(仍需提醒的是,各家银行年报口径存在差异,横向可比性较差),收益率变动最小的是存放央行资金,由于2016年下半年,各项政策利率保持稳定,存放央行科目收益率变动很小(受到超额存准变动的影响);而同业存放及拆出科目收益率还有所上行(股份制表现最为明显),当主要源于16年9月以来同业存放利率大幅上行的影响。
贷款收益率整体在下半年有所下行,所有上市银行贷款端收益率平均下行了16bp。其中反应最敏感的是对货币市场利率联系最紧密的票据贴现业务。公司贷款与个人贷款整体幅度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AA+信用债收益率均值下半年较上半年也差不多下行了16bp,绝对幅度或许只是一个巧合,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贷款收益率的调整在利率市场化后已经相对较为灵活,债券市场收益率对贷款利率的传导并非“那么滞后”。更进一步,我们依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与信用债对比来看,贷款利率反应的大概滞后区间一般不超过1个季度。与统计数据稍微有差异的是个人贷款部分,央行统计显示的个人房贷利率近两个季度相对稳定,但上市银行公布的个人贷款利率同样有较明显的下行。
而债券及其他投资科目收益率方面,大行平均下半年下行了8bp,股份行小幅下行1bp,而城商农商行分化较大,均值上行2bp。由于此处的债券及其他投资科目包含了债券投资、非标类投资,叠加有部分以市价法计量的资产,所以与债券收益率走势并非完全同步。相较之下,大行在该科目的收益率变动可能更接近成本法债券投资的表现。
由于2016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居民贷款增量持续维持在高位,表现到各家银行都呈现出公司贷款占比下滑、个人贷款占比上升的格局。其中个人贷款增加最明显的是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票据贴现占比本已处在高位,下半年有所收缩。这一结构转变对应着银行资产久期的拉长。
回到债市投资者最关注的债券投资情况。我们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各资产分项的债券持有情况加总,得到下表(不包含买入返售、应收账款投资中的债券部分;部分银行报表将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到金融债券区中,或者纳入到政府类债券中)。
整体来看,大行债券持有结构中,政府类债券占比仍在高速增加,当与地方债的持续发行有关;而剩余的三类债券均有较明显下滑。这与债券托管数据展现的结果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们统计的口径,部分银行的政府债券占本行债券投资的比例已经高达70%或以上,可以想见经过2年多的发行,银行体系对地方债的消化能力开始产生一定制约,尤其是在金融机构资产增速可能下行的大背景下。
而股份行则表现为对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券的配置增加,下半年对政府类债券有所增配,但全年仍为减配。由于同业存单10月后收益率上行,配置价值明显增强,带来了较大的配置需求。城商农商行方面,对政府类债券有所增配,可能同样来自较大的地方债承接压力,此外就是对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券的增配。
整体来看,几类银行都出现了对政策性金融债与公司债券的减配,由于上市银行整体已经具有高度代表性,这事实上也与全市场债券的发行结构直接。上市银行数据的价值可能更多体现在结构性问题的分析上。
仅有少数银行披露了债券持有期限结构,根据工行和农行的债券持有情况来看,农行债券持有期限结构变化不大,而工行则有拉长久期的迹象。这可能与承接地方债带来的被动久期改变,以及资产荒下从期限利差中寻求收益的思路相对应。
根据16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16年银行理财总余额为29.05万亿,全年增速为23.6%。而上市银行年报中披露的理财余额总量为21万亿,占比72.2%,与上市银行表内资产占比接近。上市银行理财余额增速为18.3%,低于全市场理财增速,说明非上市银行理财增速更高。
从分类银行数据来看,很明显大行理财增速相对较低,股份行较高,城商农商行整体增速最高(但分化也较大)。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至扑克投资家(puoke.com)
获取更多、更及时的干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