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却不能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事事关心
我们教会他生存的技能、相处的规矩
却无法承担他生活里所有的难题
我们与他朝夕相处
却未必能成为知己,谈天说地
01
敦促并挑战他,不断考验他极限的人
无论是足球教练,还是跆拳道师父,或者刚刚调来的老师,哪怕他们像虎妈一样严厉,却可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挑战。
与父母不同,他们更加关注孩子们在具体领域的表现,帮助孩子勇敢挑战自己的极限。
02
情同手足的朋友
无论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多么密切,都会有一段难以逾越的空间。这个空间会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法达到全然的理解,也是这个空间在保护着家庭成员的独立自我。
因此,那些能够充当起兄弟姐妹角色的朋友们,可以在孩子构建的安全的空间内倾听他的心声,帮助他发挥个性,作为他的同伴、知己,给予他理解、尊重和支持。
朋友能给予的关注,是父母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取代的。
03
带他走出“安全区
”
的朋友
童年应该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我们之所以常常忌惮孩子沉迷于手机、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其中一大原因是怕他们沉溺于虚拟的快乐而没有机会见识活生生的世界。
因此,希望他能拥有喜欢冒险的好朋友,拉住他的小手,推开家门:“走吧,出去玩~”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解释孩子认知发展时,提出了“同化”“顺应”等概念。简单地说,意思就是,孩子在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把新的认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范围内,是自己的认知水平得到扩充和升级。
所以说,孩子的大脑虽然不是APP,也是要努力争取更新升级的。
另外,走出安全区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孩子在冒险中体验到的兴奋、愉悦、成就感会成为一生中难得的回忆。
04
成为“反面教材”的人
除了要学习“什么是应该做的”,孩子还应该从别人身上学习“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不鼓励父母常常以“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子女,但是,我们要鼓励孩子从周围所有人身上获得经验,包括那些犯了错误受到惩罚的“反面教材”们。
很多时候,“别人的教训”所具有的学习价值,也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得的财富。
05
彼此深爱的伴侣
在女儿刚满白天的时候,作家刘瑜为他写了一封长信——《愿你慢慢长大》,收录在2014年出版的《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一书当中。末尾那句“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感人至深,也深深刻在每一位父母心中。
虽然,坚定的“被人爱”有时候需要凭那么一点点运气,但是我们也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总是“在寂寞中宽容”。
无论如何,我都愿你在生命中至少遇到这样一个人,彼此相爱,更懂的接纳,在相处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陪伴的日子里学习爱人的能力。
而这个人,不是父母。
06
生活中的“勇士”
所谓“勇士”,不是争强好胜,也不是鲁莽行事,而是这两类人:
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在人生的最低谷,以勇气和毅力做铠甲,把灰烬燃烧成重生的力量,最终走出困境,自己也比以往更强大。那些穿透求学路上的难题,走出创业路上的陷阱,攻克自身人格的屏障的人,值得孩子结交和敬佩。
孩子长大后会发现,那些第一次把他绊倒的石头,往往还会绊倒他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随着孩子的长大,他的口袋里不断被装进这些石头,有的随着他的成长被成功丢掉,而有的将会伴随一生,成为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拼劲全力也走不出一个迷宫,和那块绊倒他无数次的石头一样,是他自我当中的一部分。而那些认识到并最终接纳自己“不完美”的人,不仅是勇士,更是英雄。因为,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妥协,就是与自己和解。
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困境要面对,有时候应当向前冲,有时候需要选择承认和放弃。心理最健康的人,是那些内心拥有弹性的人。而那些可以冲锋陷阵,或是能够自我悦纳的,都是生活中的勇士。
希望孩子身边,长存这些榜样。
07
特立独行的人
贫穷未必会限制人的想象力,但是单一的生活环境,的确会把孩子围困在狭窄得意识空间里,不然也不会有“坐井观天”的寓言。
因此,不要拒绝孩子身边出现“少数派”,有几个特立独行的朋友或者偶像,对他来讲是幸运的。
所谓“世界观”,是指人对主、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那些有勇气保持独特的人,会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这些,都会使他的世界观保持开放和活力。
一生很长,希望孩子一路能遇见几个特立独行的人,告诉他:世界很大,要学会接纳;世界很小,要常常包容。
08
忘年好友
如果可以,希望孩子身边,有一些并非同龄的好朋友。
如果可以,希望他可以遇到年长而睿智的人,成为人生导师,成为他的朋友。可以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拉他一把,遇见难题的时候提点一二,与他分享人生的经验、痛苦和遗憾。
如果可以,希望他可以遇见年幼而有趣的人,不断挑战他的认知边界,带他游历不断变化着的新世界,帮助他避免成为顽固又不知变通的老头儿或老太太。
懂事之后,有几个忘年好友,无关年龄,平等尊重,永远伴随着智慧经和新鲜事,是多么灵动又可爱的人生啊。
09
自己的宝宝
生育不是每个人必定要完成的任务,但是如果孩子可以拥有自己的宝宝,也许会让他的生命更加丰富而完整。
看着那个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小不点儿,一点点长高,像吹糖人一样,一不小心就长成了高高大大的姑娘或是小伙子,那样的成就感,会让人满足到飞起来。他也会在陪伴宝宝长大的过程里,回溯自己的人生,仿佛重生一样。
而熊孩子每天都在给他惹麻烦,让他越来越懂得温柔、理解和接纳,学着如何爱人,如何牺牲,如何在“自利的本能”和“奉献的责任”之间取舍周全。
亲爱的宝宝,我会懂得适时退场
让更多的光芒,照进你的生命里
祝福你啊,一生都有贵人帮助你
- END -
欢迎大家扫描文末的二维码
添加帮主的私人微信
一起学习科学育儿知识
分享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本文由帮主原创
图片来源 | 网络
如有侵权,请来函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