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杂志社创办的信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暖通空调

【HVAC】端午节,盘点那些舌尖上的古建筑

暖通空调  · 公众号  ·  · 2017-05-30 07: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国的古人造古建筑,用了很多好吃的:糯米、猪血、红糖、蛋清、面粉……中国粽子含有古城墙成分?哈,你大概已经猜到,这个成分就是——糯米。可见建筑创新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端午节,小编为您盘点那些应用食物进行建筑理念创新的舌尖上的古建筑。


关键词: 古城墙中的糯米

在建筑里,石灰被作为“胶凝材料”使用,把砂子、石子、砖块、石块粘结成整体。但石灰有不少缺陷,耐水性差,强度也低,为了改良性能,老祖宗们开始往里面添各种各样的材料,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吃:糯米、动物血、红糖、蛋清、面粉…首先出现的,是端午节特别应景的糯米,取材方便,粘性又强,在传统建筑食物添加剂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古城墙、古海塘、古塔、古牌坊、土楼、古炮台里,都能发现它。

秦长城用土坯砖加糯米和石灰的混合物砌筑;南昌唐代城墙用的是青砖垒砌, 以糯米石灰勾缝;宋代海洲(今连云港)城墙,则用加了铁渣的糯米灰浆勾缝。





关键词: 舌尖上甜蜜的布达拉宫

放眼全球,人类建筑史上不光只有“中餐”,美国东密歇根大学的一位教授曾总结过西方建筑史上的有机物添加成分,食物种类一样不少,当然,听起来就比较“西餐”化了:蛋白、奶油、糖、牛油、乳酪、啤酒、树汁、蔬菜、面团……但都是零星使用,不像在古代中国,应用广泛,还形成了一个固定体系,水平,也是古代中国的高。

除了糯米、红糖、牛奶、蛋清等等也是常用的材料,在上下五千年里,每一种都有系统的用法。

拉萨布达拉宫的外墙里,白宫由石灰、牛奶、冰糖、蜂蜜、面粉制成,红宫由石灰、红土、红糖和一种叫“汪腊”的植物(即手掌参)的皮熬成的汁做成,耳边飘过真以为是在说冰淇淋。





关键词: 海带里的潮汕嵌瓷

源于明万历年间的潮汕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三大汉族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也是汉族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建筑物的装饰品或供欣赏的摆设。其坯体材料早期原料包括石灰、碎棉花、海带浆、糯米汁、海带粉及红糖,中期包含有石灰、布袋棉(麻绒)与红糖,晚期则采用了水泥。





关键词: 史料与血料融合的秦咸阳宫遗址

添加在建筑里的食物材料,当然也不全是甜蜜的,也有血腥的,比如猪血。血料可以起到黏合、防水、提高柔韧性、防止龟裂的作用。

不知是不是巧合,最著名的例子就和以暴政出名的秦始皇有关。当年秦咸阳宫遗址发掘时,地面是泥质朱红色的,被称为“丹地”,由猪血、石灰、料姜石拌合而成,具有防潮、装饰作用。在清代官式建筑里,猪血被普遍使用在木构件油饰彩画或者壁画的基层里,考究的要用好几层。





来源:中城联盟





【近期活动】

7 月10-11日•上海  第5届科学实验室环境控制技术国际论坛暨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工程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关注“暖通空调”】

1、微信号搜索“hvac1971”或“暖通空调”。

2、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关注官方账号”。


关于《暖通空调》杂志

《暖通空调》创刊于1971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最高奖项获奖期刊,入选2013年、2015年中国“百强科技期刊”,获得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中国暖通空调行业唯一的中央级科技期刊。本刊以实用技术为主,兼具学术性和信息性,在行业中最具影响力,被誉为权威刊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发行量在国内同行业刊物中遥遥领先。


杂志订购

2017年《暖通空调》杂志(共12期) 240元(平邮)

点击左下角” 微商城 “,直接微信购买

邮局订阅代号2-75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