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驿路邮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初踏集邮路时,青春年少,为邮痴迷。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经风雨,痴心不改。折服于邮品所承载的文化、艺术、历史等丰富之内涵,别有一番感悟。 驿路邮缘,愿与同道有缘人分享心得,且行且珍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驿路邮缘

王宏伟:关于文献集邮整理类展品的几点思考

驿路邮缘  · 公众号  ·  · 2020-03-02 18: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9年国庆长假中,文献集邮研究会在江苏扬州召开“五大”并举办建会15周年“会庆”活动,“邗建杯”文献集邮展览同期举行,这是文献集邮研究会举办的第四届文献集邮展览。

展览共参出122部展品,其中集邮文献类展品81部,文献集邮整理类展品41部,展览规模大、选题新、参与广、制作精,有较强的观赏性,较好地展现了文献集邮研究会会员近年来在集邮文献创作和整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各项奖级尘埃落定、名花有主。
笔者受大会组委会聘请担任评委会主任,有幸对所有展品进行了观摩、学习。

“集邮文献”是国际国内集邮展览的一个成熟的展览类别,关于送展的要求和评审已为集邮者熟知,就略去不讲了。本文仅谈及文献集邮整理类(以下简称“整理类”)展品。
文献集邮类展品(除按FlP所界定的“集邮文献”外)分为两大类:

一是整理类(展示集邮文献的收藏、整理和评价);

二是收藏类(展示集邮文献的藏品和研究)。

整理类展品是最能体现作者对集邮文献的收藏、认识、研究、整理水平的成果,是展品作者“再创作”的作品。一般地,整理类展品按专题集邮类编排,使用邮展展框展示。在前三届文献集邮展览中,出现过一些有水平、有个性、有影响的整理类> 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获得金奖的《我国首部集邮故事片《邮缘》公映35周年》(姚正根)、《杂志创刊前后史料(1954-1965)》(王建平)等体现了广大文献集邮者对整理类展品探索、创新、水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纵观本次展览的全部展品,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以利整理类展品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认清类别

整理类是文献集邮展品的主要类型,由涉及邮政、集邮的内容为选题,围绕某一专题,用文献资料为素材,展开研究,讲好故事的一个类别。从本次展览看,有些展品存在类别不清的现象。将众多邮刊、邮报、文件、封片、图片、邮票目录、书信、题词等素材罗列于贴片,缺乏对主题的说明和支撑,缺少对素材的研究,给人的感觉不像“整理类”而像“文献集邮收藏类”。


有几部展品基本上是展示自己收藏的封片、文件、邮报、书签、新邮预订证、集邮宣传品等。

要知道,文献集邮收藏类是求全、求珍、求罕的一个类别,而整理类是注重选题、素材、编排、研究的一个类别。

展览中,有几部展品是集邮者之间的书信往来,编排方式都是信件罗列,可看性很低。

虽然整理类允许使用书信作素材,但全部由书信编组展品值得商榷。

在武汉世界邮展上试行展示了“书信类”,那么这类展品最好划入“书信类”,按书信类规则展示及评审,而不应纳入“整理类”展品中,还有以某个地区某段时间发行的集邮报刊为素材的展品,因缺少整理,最好参加收藏界的“集报类”为好,也不应当划入“整理类”。



二、找准选题


文献展品的题目是展品选题的浓缩,是观众和评委对这部展品认识和了解的第一印象。

题目越大,涵盖就面大,越容易寻找素材,作者手中的藏品越容易用上,但大题目往往表现空泛,牵强,很难深入;

题目越小,难度越大,只要加强针对性收藏,加强素材的深度研究,往往会有“小题大做”的效果。

现在的专题集邮,越来越追求贴切性好、信息量大、研究性强的小题目,如从《球类运动》,舍去篮、排球到《足球》,舍去运动场馆设施到《足球运动》,再舍去具体赛事到《射门》,题目越选越小,邮集越做越精彩。

整理类也是这样,本次邮展中的《盐埠区邮票研究资料整编》《盱眙邮局在安徽》等都是很贴切、新颖,可以不断挖掘的题目。

在整理类评审特别规则中,展品的选题“重要性和集邮价值”30分,占有很大份量,要求“展品表现的主题对邮政和集邮的总体价值以及对集邮和社会的影响力”,《1958年调整邮政资费——特殊年代的邮资变迁》《新中国首次集邮展览》《创办文件资料》等展品的选题就具有这样的重要性。

本次展览中的一些展品相对地缺少重要性,有的甚至游离于邮政和集邮之外,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三、讲好故事

整理类的编排类似于FlP专题集邮类。

专题集邮类有两种编组方法,一是“资料型”,一是“叙事型”。


资料型将同主题的中外邮票集纳、展示。

叙事型以作者的“命题”选择相关素材来“讲故事”。


叙事型邮集比资料性邮集更能体现作者的创造性和邮集的难度,是近年来专题集邮发展的方向,而资料型邮集越来越少。


在本次展览中,按资料型编组的展品不少,除《夹赠品》、《特殊号集邮报纸》等比较好外,其余展品在选题重要性、收集完整性、研究深入性都存在不少问题。

按叙事型编组的展品在展览中除三部金奖作品外,还有《邮递员,您好!》《愉快的夏令营——全国首届青少年集邮夏令营》《抗日时期的中国邮政》《剖析新中国首部集邮图书》《猴票的故事》等展品都有出色的表现。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紧紧围绕选题,充分利用素材提供的信息,巧妙安排时间、人物、情节,讲述一个很好的故事。


《邮递员,您好!》是一部着眼邮政基层员工,十分接地气的展品。

它使用了大量的邮政用品、集邮封片、宣传材料、图片资料为素材,讲述邮递员的工作、生活、喜好、追求,讴歌邮递员的情操和贡献。

由于这部展品的选题新颖,可看性强,评委会授予它唯一的“特别奖”。按叙事型编组的整理类展品,能全面反映展品作者的收藏、整理、编排、研究的编组方式,值得提倡。


四、用好素材


整理类展品使用的素材类型包括邮品、文件、手稿、报刊、图片、书信及具有文献性质的纸质素材,只要含有展品主题需要的与邮政、集邮有关信息,均可成为展品的素材。在本次展览的许多展品中,素材的选择与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不要“看菜做饭”,要“点菜做饭”。客人来了,家中有什么菜就做什么饭,这叫看菜做饭;按照客人的喜好安排菜谱,按照菜谱出门买菜,这叫点菜做饭。

对于编组展品,“菜”就是“素材”;“饭”就是“展品”。


本次邮展的展品,凡获奖级高的大都做到了“点菜做饭”,作者占有丰富的素材,往往是展出的若干倍,是按照选题要求,经过对素材认识、研究后精选出来的。

这就是“点菜做饭”。而有的展品,题目是按照自己有限收藏的素材定身打造的,这就暴露了作者收藏的局限性。

有的展品的素材“同质性”问题明显,如使用的文件来自同一个单位,使用的单据来自于同一个地区、盖销的日戳来自于同一个邮政所,表面上看展品有规模,实际上这些素材可能是在某种机遇下得来的“地摊货”,难度大减。这些问题都是由“看菜做饭”引起的。
整理类展品尽可能使用素材的原件,但也可以使用一些复印件。哪些复印件允许使用?

按照评审特别规则:“需同时使用正反面时,允许有一面为复印件”“展品釆用厚度超过5毫米、尺寸超出贴片规格的图书、报刊、资料、资料素材,允许使用复印件”。但是,一部展品使用复印件不宜太多,一般地控制在整部展品的10%左右为宜。此外,使用复印件时,应在贴片上注明“复印件”及缩放比例,以示对观众和评委的尊重。
使用素材是使用素材上反映的有效信息,过多使用同质素材和缺乏有效信息的页面,无疑是画蛇潻足。为节省版面,是否可用“开天窗”方式突出有效信息,可以大胆尝试。展品文字要贴切、精练,尽量让素材“说话”,以文字说明代替素材的有效信息,更不可大段抄录素材文字。展品的文字当详略得当,注意与主题贴切、对素材反映邮政和集邮的认识、评价和研究。

(来源:集邮者王宏伟)

解读看得见的物,

感受无形、却无所不在、影响深远的文化、情怀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收藏   文化  历史

关注 驿路荟萃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分享邮识   传播文化

关注 驿路邮缘


欢迎 点击以下 《驿路邮缘》 往期热文 链接 阅读:


1、柯汝读邮:盘点名家作品选系列邮票

2、 柯汝读邮:作品选系列(1)《齐白石作品选》

3、邮票上的医疗卫生,致敬医护仁者


4、从公平角度: 谈吴冠中作品选的发行方式

5、建议: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发行网上销售寄发日期要与线下销售日期同步!

6、评析: 1992-2006预订套票市场价

7、《吴冠中作品选》邮票欣赏、原地

8、评析: 2019年六枚小型张价格暴涨

9、评析: 2019年全年 纪特邮票、个性化邮票市场价

10、2020年新邮预订量有多少? 最低发行量能到多少?


11、“520 玫瑰 邮票图稿 设计大赛”网络投票开始啦! 共同期盼花开疫散!

12、3月邮币发行计划

13、又错过了邮市行情,你遗憾吗?

14、赚钱了,2019年小版张连创新高!


15、喜讯: 2019-2020减量效果初显,众多品种价格上涨

16、佳邮评选 时间、方式,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17、王婷你又一次人为制造了邮市热点

18、特供邮品: 从一票难求到无人追捧

19、系列邮票发行量和价格汇总(七)

20、评析: 1978-2020年 43年邮票发行量变化


21、这张与“武汉”有关的2角纸币,涨了150倍!

22、火爆之后! 今年这2枚纪念币,发行时间又将推迟

23、 2020年还剩10个月! 投资哪些纪念币会赚钱?

24、兑换二批鼠币,会有“新模式”出现?

25、下个月要发行的这枚币,买到就是赚到!

26、必涨! 今年这几枚纪念币钞市场高度看好!

27、武夷山纪念币抢先发行,原因是······

以下为《驿路荟萃》往期热 文链接,

欢迎点击以下文章链接阅读、雅正

1、长征路上的女红军,其艰苦程度让人泪目

2、蒋介石曾培养三个孙子接班为何都没成功?

3、张宁揭秘:“九一三”前后的林立果与林彪

4 、这个荒淫无度的男人,却让后人膜拜了近1000年

5、武则天的厉害除了女皇帝外,还有4个世界纪录,目前无人超越


6、孙杨究竟为何会被禁赛?了解这几个问题就有答案

7、四大美女最美扮演者,想来古代四大美人也不过如此吧

8、揭秘邓丽君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秘密交往往事

9、蒙曼VS于丹,谁国学水平更高?专家:都不过尔尔,成名是因时间差

10、易中天:武汉,一座是怎样的城市?


11、中国各地人的气质,总结得太到位!

12、28年前的中专,在“性价比”上,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13、301医院,中国最著名的部队医院,原来那么传奇

14、50年代湖南“百虎围村”事件:10年2000人惨落虎口,围村另有原因?

15、他偷拍了最不该拍的美女:被朝鲜的特工全球通缉


16、烟花三月,让我们下扬州吧!

17、中国突然公布—组照片!让人难以置信!!

18、航拍中国20座古寺,镜头里出现惊人一幕

19、六朝、七朝、八朝、九朝、十三朝古都原来是指这些城市

20、是谁设计了故宫


21、她笔下的工笔人物:肤若凝脂,气似幽兰,令人惊艳

22、盘点中国书、画、烟、酒、茶、瓷器身价排名最高的前十位

23、谁是最懂酒的人?

24、不可思议的铅笔人物肖像画

25、让人瞠目的剪纸

26、猪八戒到底是黑猪还是白猪?


27、人生最难的是什么?(此文已火)

28、什么是七情六欲?这是最诗意的回答

29、怀旧:80年代 城市的夜生活

30、怀旧:40年,40部经典影视剧。哪一部你最难忘?

31、一篇难得的绝世好文,常读常新!


驿路邮缘相聚      柯汝与你同行

微信号kr9119


请点击“ 阅读原文 ”,好东东等着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