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到上海
上海社区生活的大事小情、社区服务的资讯攻略,尽在新闻晨报为您打造的“周到”上海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发布  ·  冷暖交替,晴雨“打太极”,出门记得看天气! ·  23 小时前  
大华那点事  ·  退钱通知!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到上海

博物馆的古器物,在她的画笔下萌的不像话!

周到上海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6-22 19:33

正文

我的“另眼相看”:就是推翻对与错的分别心,让童心与少年老成的部分赛跑,看谁先抵达眼前的事物。

进入震旦博物馆一楼艺文厅,在周小肉个展「“另眼相看”博物馆」的观看之前,你先要做的,就是放下对错。

“另眼相看”博物馆


这个展览的创作,始于两年前。

在2015年5月,周小肉和震旦博物馆合作,开始 「 “另眼相看”博物馆」 系列创作。她将玉神人兽像、C形龙、飞天等震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用画笔变成一个个呆萌可爱的形象,以“一图一文”的创作形式,使沉睡千年的古器物跃然纸上,变的充满趣味与想象。

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另眼相看”,周到君按图索骥,按照周小肉的创作图文,分别在震旦博物馆的2,3,4,5层找到了这些古器物的原型。

■彩绘陶乐佣(唐代),收藏于震旦博物馆2F古代陶俑

■红陶说唱俑(东汉),收藏于震旦博物馆2F古代陶俑

玉神人兽像(红山文化),收藏于震旦博物馆3F历代玉器

■C形龙(红山文化),收藏于震旦博物馆3F历代玉器

■浮雕龙纹卮(明代),收藏于震旦博物馆3F历代玉器

■青花莲塘鱼藻纹大罐(元代),收藏于震旦博物馆4F青花瓷器

■玉狮(汉代),收藏于震旦博物馆5F先秦两汉动物玉雕展

■龙形佩一对(战国早期),收藏于震旦博物馆5F先秦两汉动物玉雕展

周小肉将C形龙阐释为坚持千年的仰卧起坐,把裂纹比作腹肌;给红陶说唱俑的抬头纹谱上乐符;将玉卮的红褐色颜料想象成吃货遗落的豆沙馅;甚至还让一对龙形佩上演广场舞…

未展出作品——阴阳两间的博弈


除了以上这些,小肉还向周到君展示了一幅没有在展览中展出,但却是她十分喜欢的创作。作为独家福利,展示给周到粉丝们!

■金缕玉衣(汉代),收藏于震旦博物馆3F历代玉器

“这不是单纯开脑洞,而是通过了解古器物,想象现实与文物之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再创造和再诠释,从而延伸出对古器物,博物馆的观察与思考,目的是联结当下和过去。”小肉对周到君介绍说。

在她看来,每个人的眼睛,都配有“另眼相看”的滤镜。即使面对着同一个物,会因为每颗心的状态而异乎不同。在面对震旦博物馆馆藏的千百年器物时,她选择了一种看似拙稚的滤镜,透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创作,让身在博物馆的你,再感受些更深层的东西。

走进博物馆,至少会让你少一点自以为是


“我觉得我们走进博物馆就是准备好了去颠覆一些现实里的东西,比如古代文明的高度,以及先进程度,古代人对于仰望星空这件事做的可比我们多得多。现在有了光之后,我们都不敏感了,我们甚至连星星都看不到了。”在小肉看来,博物馆不是冰冷、空旷而生涩的,而是凝结了历史温度与文明高度的浓缩空间,让千年历史尽在眼前。

也正是因为如此,进入博物馆时,至少会让你少一点自以为是,其次就是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生而为人有一点自豪感。 这两点是对大部分人进入博物馆最先感受的东西。简单说就是,先会低头,不要自大,然后学会抬头,成为人是件很光荣的事,因为你有无限的可能去创造一些东西。”

早在「 “另眼相看”博物馆」系列作品之前,周小肉就开始了“一图一文”的创作形式,那时候她的创作对象是世界名画。

嗨,这个有情有肉的世界


当身边有同学对着梵高的自画像问“这是雷锋吗?”的时候,周小肉觉得不可思议,而翻画名画的想法就是从这时候萌生的。

■翻画爱德华•蒙克《呐喊》,选自《嗨,这个有情有肉的世界》

“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对名画产生兴趣,至少能做一个最浅层次的普及。”除此之外,周小肉还有一个私心,“我想找一个载体来描述或者说藏一些社会现状和问题在里面,那么名画就是可以装下这些的盒子。”在她的翻画创作中涉及了毒牛奶问题,环保问题,还有当时讨论度很高的相亲节目话题等。

就这样,2012年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的她,开始从事独立图文创作。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创作“给大人的童画”。

她说,“图和文是我钟情的表达方式,好比灵魂与肉身,二者缺一不可。”

画里面的“小肉”,只是个试纸人


在周小肉的所有创作中,都有一个呆萌的小肉形象。很多人以为TA是个女生,胖胖的很可爱,但小肉说,其实TA只是个试纸人,本身没有任何的想法,只是放到某个环境之后,通过它可以感受到这个画面是酸性还是碱性。“你看TA没有完整的五官,就代表TA一开始没有被设定。 TA是个空白,或者说工具,就像是一把钥匙,你把钥匙单拿出来,裱起来都没有用,它就是为了开锁的,是金是银不重要。”

小肉说,曾经也想过放弃创作,因为觉得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看。但后来她发现,可能正因为你的坚持,会让那些想慢下来的人有东西可看。“我愿意当个楼梯,楼梯是不动的,它就立在旁边,但你想要找到它并走上去的时候,至少它在。”

2016年,她的坚持变成了《嗨,这个有情有肉的世界》这本图文创作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希望我可以给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我更希望或者更推荐的阅读方式是没有答案,就跟达芬奇的很多画一样,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出发去理解。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我的这些小书小画,本就是岸边的石子,被投入你的眼波之后,泛起的涟漪,你最懂。”

■创作灵感来自“打地鼠”,从地鼠的视角讲述,它们为何一直被砸还要一直冒出头,因为它们渴望看到这个世界。选自《嗨,这个有情有肉的世界》

小肉说她的每一个画都是一个窗户,而她的任务就是开好多好多的窗户。当你偶然间透过某扇窗户看到了它外面的世界,有了某种新发现,那就是意义所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