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社

“开盒”这扇网暴之门,必须关上!

新华社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3-28 19:4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注了一起“开盒”事件引发的网络暴力问题。介绍了“开盒”行为背后的网络暴力现象及其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威胁,强调了必须关闭网暴之门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未成年人受到的不良影响以及网信部门对此开展的专项行动。最后,文章呼吁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呼吁普通网民文明上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开盒”行为的网络暴力现象

介绍了“开盒”行为是一种类似于“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行为,强调这种行为对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生态的污染。

关键观点2: 未成年人受不良影响

描述了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受到不良“饭圈”等的影响,成为“开盒”行为的实施者和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关键观点3: 网信部门的专项行动

介绍了网信部门为整治“开盒”乱象开展的多次专项行动,以及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关键观点4: 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

强调了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性,提出需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包括打击贩卖个人隐私信息的非法利益链、强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责任等。

关键观点5: 普通网民的呼吁

呼吁普通网民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尊重他人,也是保护自己,为构建良好网络生态贡献力量。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记者:周畅


连日来,一起“开盒”他人又被反“开盒”的案例,持续引发网民关注。


网络上的“开盒”,是类似于“人肉搜索”的一种网暴行为,通过非法搜索、挖掘他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导网民对被开盒者谩骂攻击。


一句轻飘飘的“开盒”话语,背后却是沉甸甸的网络暴力。



“开盒”,开出的常常是一枚“回旋镖”,在刺伤他人之后,反过来又击中自己和家人。


无论是“开盒”,还是“人肉”,网络暴力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没有赢家。



以“开盒”之名行网暴之实,跨过了网络行为文明的底线,击穿了个人隐私保护的屏障,敲响了数字时代网民信息安全的警钟。


“开盒”这扇网暴之门,必须要关上!



近年来,因“人肉开盒”行为引发的网暴事件时有发生。


2023年底,B站通报了一起“人肉开盒”案例,警方抓获涉嫌违法者40余人,涉案人员遍及18个省市。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公安机关近年来查处的“人肉开盒”网暴案中,不时能看到未成年人的身影。受不良“饭圈”等的影响,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跟风,既是“开盒”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基于“开盒”乱象多发,网信部门近年来多次开展专项行动,狠打“开盒挂人”等违法活动。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开盒挂人”等7类突出问题;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中,专门集中整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等典型乱象。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每个人的信息数据都沉淀在网络当中。如果任由“开盒”网暴乱象肆意蔓延,网络空间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和伤害。被“人肉”“开盒”污染的网络生态,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都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


严肃整治“开盒挂人”等网络乱象,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彻底关上“开盒”这个网暴的潘多拉之盒,是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任务。



不少“开盒”事件中,一些商家对“开盒”行为推波助澜,成倍地放大了网络暴力的伤害指数。


比如,有商家提供有偿代骂服务;个别用户传播甚至贩卖“开盒挂人”短视频教程等等。如此行为,是给“开盒挂人”助纣为虐,明显违背现实道德伦理和网络行为规范。


治理“开盒”乱象,必须严打贩卖个人隐私信息的非法利益链。一旦个人隐私贩卖有了市场,甚至变成某些利欲熏心者赚钱的“门路”,那么,任何人都可能面临“信息裸奔”的风险,甚至成为被“开盒”的对象。


相关方面亟需把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要完善有害信息举报机制,防止危害用户身心健康的内容扩散;监管部门对泄露他人隐私、实施网络暴力的行为,要主动及时介入;对处置不力的平台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倒逼平台保护好用户信息。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开盒挂人”、网暴他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都要明白,获取信息等网络技能,只应成为生活学习的帮手。如果以此作为伤害他人的武器,那必将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作为普通网民,每个人都要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这既是尊重他人,也是保护自己,更是为构建良好网络生态增砖添瓦,以实际行动助力网络真正成为惠及每个人的文明、安全新空间。


(题图漫画:潘红宇)


版权声明:

“千笔楼”栏目的所有作品,均为新华社合法拥有版权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单位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社“千笔楼”。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单位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图片
关注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