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通过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发现了当前在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化程度不足。家庭适老化改造产业蕴含巨大发展潜力,但目前开展的适老化改造以财政补贴项目为主,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产业体系。二是资金来源较为单一。适老化改造项目种类繁多,资金需求大,改造资金主要以民生实事、提升行动等项目资金为主,缺乏专项奖补政策,不利于充分发挥资金撬动作用,不能完全满足广大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三是专业人才不足。适老化改造涉及建筑设计、康复医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目前市场上的专业机构和人才储备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课程和认证体系,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社会认知度不高。大部分老年人目前对适老化改造的知识、理念、政策不够了解,适老化改造潜在的需求还难以被充分激发出来。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将适老化改造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老化改造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协调有力、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适老化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渠道。建议政府加大对适老化改造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逐年稳定增长和动态调节的资金保障机制,运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支持适老化改造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适老化改造,明确闲置土地利用、存量房屋用途调整等路径,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突出基本保障,分类实施改造。聚焦“兜底线、保基本”职责定位,持续以适老化和智能化改造支持居家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同时,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环境,分类实施适老化改造。对于老旧小区,应注重公共区域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于新建小区,应将适老化理念融入规划设计之中。
推动数字赋能,消除数字鸿沟。建设和完善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将其与智慧城市相关平台互联互通,整合居家养老、医疗保障、紧急救援、安全监管等功能。推进移动互联网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购物、出行、就医等高频事项,推出更多适应老年群体特征和生活习惯的产品和应用,简化操作流程,优化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