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野滑雪收官,中国队实现历史突破
◆
速度滑冰收官,中国队11金创历史
◆
滑雪登山项目收官 中国队包揽奖牌
▍越野滑雪收官 中国队实现历史突破
新华社哈尔滨2月12日电(记者张武岳、姚友明)
12日,在哈尔滨亚冬会越野滑雪最后一个比赛日中,
中国队在男子4×7.5公里接力和女子4×5公里接力项目中双双夺冠
。
至此,中国代表团拿下越野滑雪6枚金牌中的5枚,创造亚冬会该项目最好成绩。
在率先进行的女子4×5公里接力比赛中,由李磊、池春雪、陈玲双、迪妮格尔·衣拉木江组成的中国队展现出强劲实力。第一棒李磊首先采取跟随滑的战术,并在后半程完成对哈萨克斯坦选手的超越。此后,中国队一路领滑,并逐步扩大领先优势。
最终中国队滑出53分59秒3的成绩,以领先第二名哈萨克斯坦队1分25秒2的巨大优势夺冠。
日本队获得该项目铜牌。
2月12日,李磊(左二)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今天的状态很好,比上次比赛好很多,同时也完成了既定的战术安排。”李磊赛后说。中国队的第四棒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则表示:“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四个人的拼搏。三名队友给我创造了很大优势,我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相较于女子项目,中国队男子4×7.5公里接力夺冠则有些跌宕起伏,直到最后时刻才分出胜负。
比赛开始后不久,日本队升至第一,并将差距逐渐拉大。“我接棒的时候,和领先的日本选手差30多秒,但是我开始并没有着急追赶,而是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等到第二圈的时候才开始提速追赶,而且我也很相信王强。”中国队第三棒宝林说。
2月12日,王强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第四棒王强在最后时刻完成对日本队选手山下阳晖的超越,取得最终胜利。“我抓住时机,一个瞬间冲刺并超越对手。赛前也想过拿金牌,结果很好,完成了任务。”王强说。
中国队最终成绩为1小时12分09秒6,只领先第二名日本队3秒2。
这也是中国队亚冬会历史上首枚男子越野滑雪团体项目金牌。
▍速度滑冰收官,中国队11金创历史
新华社哈尔滨2月12日电(记者岳冉冉、王梦、李典)
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项目11日收官,
中国速滑队以11金5银5铜登顶奖牌榜,创造了队伍在亚冬会上的历史最佳战绩。
韩国队以3金5银4铜、日本队以3银3铜分列二三位。从本届亚冬会看,中国速滑队呈现出一些新面貌、新气象。
上届札幌亚冬会,中国速度滑冰只有高亭宇一金入账。
时隔八年,中国速滑队在各个项目上均取得突破,豪取11枚金牌。
作为
从“1”到“11”的
亲历者,高亭宇说,中国队科学的训练手段、资深外教的加持让他不再孤军奋战,
“大家一起努力,中国速度滑冰会越来越好”。
中国速滑队领队冯爽用“感动”和“欣慰”形容本次队伍表现:“我觉得每一块金牌都不容易,都是拼出来的,这个成绩有两个意义,一是为我们树立米兰冬奥会的信心,二是帮助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为之后300多天的备战做出指引。”
本届亚冬会,高亭宇、宁忠岩、韩梅三人各自收获三枚金牌。
其中,高亭宇在男子100米、500米、短距离团体追逐中摘金;宁忠岩在男子1000米、1500米、短距离团体追逐中问鼎;韩梅则是在女子1000米、1500米、女子团体追逐中登顶。
2月11日,宁忠岩在比赛后。
当日,第九届亚冬会速度滑冰男子1000米决赛在哈尔滨举行。
中国选手宁忠岩夺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三位“三金王”展现了中国大道中坚力量的风采。
接受采访时,三人都表示,亚冬会是很好的练兵场,自己的大目标是一年后的米兰冬奥会。韩梅说:“我认为接下来要戒骄戒躁,保持谦卑,把目标放在更大舞台。”宁忠岩说:“在米兰要弥补北京冬奥会的遗憾,争取登上最高领奖台。”高亭宇则表示,自己在米兰的目标是“走上领奖台”,“如果是金牌就更好了”。
本届亚冬会,“00后”小将表现出色,杨滨瑜、太智恩分别拿到女子3000米金牌和铜牌。
杨滨瑜说:“北京冬奥会后,我们引进了新的教练团队,有了一些新的技术理念和训练方法,感觉在个人能力上有了很大进步。”而获得该项目银牌的韩梅也欣喜地表示,女子中长距离人才基本没断档,小将未来可期。
2月11日,冠军中国队选手杨滨瑜在颁奖仪式上。
当日,第九届亚冬会速度滑冰女子团体追逐比赛颁奖仪式在哈尔滨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男子长距离项目一直是中国队短板,
本届亚冬会,吴宇、刘瀚彬、哈那哈提·木哈买提包揽了男子5000米金银铜牌,展示了中国速滑男子长距离项目的进步。
据了解,这两年长距离组进步明显,得益于教练组组成了由李琰为主教练、俄罗斯和荷兰外教共同指导的团队,长距离组也力争在米兰冬奥会上实现突破。
本届亚冬会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前哨战,亚洲高手上演了精彩对决。
在竞争激烈的男子500米赛场,北京冬奥会冠军高亭宇和季军森重航同台亮相,两人都滑出了35秒以内的好成绩,而高亭宇的夺冠成绩只领先摘银的对手0.02秒。
赛后,高亭宇坦言,看到森重航的成绩时,自己压力非常大,由于冲得太快、强度太大,自己赛后还吐了。
2月10日,冠军中国选手高亭宇(中)、亚军日本选手森重航(左)和季军韩国选手金俊昊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本次亚冬会,
亚洲劲旅日本队未获得金牌,
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完全派出顶尖选手参赛,其中包括冬奥冠军高木美帆。
接受赛后采访时,
韩梅多次提起高木美帆,觉得她的缺席影响了自己的金牌成色,非常想与她同场竞技。
米兰冬奥会上,1500米和1000米都将是两人主项,高木美帆已经发出志在夺冠的口号,可以想见,韩梅将面临更大挑战。
▍滑雪登山项目收官 中国队包揽奖牌
新华社哈尔滨2月12日电(记者马锴、何磊静)
在12日的哈尔滨亚冬会滑雪登山混合接力比赛中,
中国队组合次旦玉珍/布鲁尔摘得金牌,于婧萱/毕禹新和索朗曲珍/刘建宾两对组合分获二、三名。
至此,本届亚冬会滑雪登山项目收官,
中国队包揽该项目奖牌。
2月12日,次旦玉珍(右二)/布鲁尔(右一)、于婧萱/毕禹新(左一)在比赛后合影。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滑雪登山起源于雪山居民的传统出行方式。比赛中,选手需先沿指定线路攀登到指定地点,再沿指定线路滑至终点,用时短者获胜。本届亚冬会滑雪登山混合接力比赛由一男一女组队参赛,预赛中,男、女选手分别出发,两人用时相加为总成绩。决赛采取接力赛制,按照女-男-女-男的顺序接力完成既定线路比赛,由男选手完成冲线。
当日预赛结束后,日本组合田中友理恵/岛徳太郎暂居首位,次旦玉珍/布鲁尔紧随其后。进入决赛,中国队出发后不久便抢占前三位,直至比赛结束。谈及预赛落后,次旦玉珍表示,保留一定体力是教练团队的战术安排,“预赛是不着急的,到最后再把自己的体能释放出来。”
2月12日,索朗曲珍、于婧萱(中)、次旦玉珍(右)在比赛中出发。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2024年滑雪登山亚锦赛上,次旦玉珍/布鲁尔这对“00后”组合就以绝对优势摘得混合接力赛冠军。布鲁尔说:“和那时候相比,我们俩的体能储备、技术动作,还有两个人的配合都有进步。”
2021年,滑雪登山被列为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作为亚洲在该项目最具竞争力的队伍,
中国队选手已将目光投向2026年冬奥会。
于婧萱说:“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争取在世界杯中获得更多奥运积分,闯进2026年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