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成为预亏的“重灾区”。上证报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2017年上半年最大预亏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纳思达、*ST三维、民和股份、黑牛食品、*ST三泰和南山控股,涉及制造业、化工、食品、养殖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最大预亏金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有粤传媒、卫士通、新筑股份、中原特钢、金固股份、益生股份、滨海能源、美邦服饰、九安医疗、宝莫股份,涉及传统媒体、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钢铁、能源、建筑、养殖、化工等行业。
记者汇总、分析这109家公司预亏的原因发现,有22家公司归因于行业的不景气。这些行业包括服装家纺、建筑装饰、传统媒体、制造业、矿业、化工、养殖、能源等。
以炼石有色为例,其对今年上半年预亏的解释是,由于钼行业不景气,产品价格处于低位,与成本仍然倒挂,预计上半年炼石矿业继续停产,不进行产品销售。另外,由于叶片项目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而计提的折旧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另有部分公司则归因于拓展新业务、投建新厂房和新生产线导致成本和费用增加,影响当期利润。如华控赛格,公司披露的预亏原因之一便是加大对外投资导致借款及相关成本、费用相应增加。
众合科技则将预亏的原因归结于报告期内合同毛利率下降;同时,受报告期内应收款账龄影响,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此外,报告期内无形资产摊销增加引起管理费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