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特朗普为何看上加沙?知情人:他想在那里开发房地产 ·  15 小时前  
饕餮海投资  ·  高开迎金蛇? ·  2 天前  
春晖投行在线  ·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鲁众:企业如何保持高效增长?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03-17 19:11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疫情倒逼社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习惯、对产品的认知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站在这种剧变的路口,正是企业创新的一个机会。一方面抓疫情,一方面抓企业的经营,为企业复工生产来减少损失。


2月28日下午,创业黑马与鲁众联合开办的 “鲁众实验室——企业如何增长”1期2次加速会议在线上进行,众海投资创始合伙人鲁众针对疫情下,企业发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

 

鲁众认为,企业增长是个永恒的话题,在疫情之下更亟需研究,他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从宏观的角度讲增长的逻辑;第二从企业具体执行层面、战略层面怎么来做;第三从方式方法上怎样操作。

 

以下为鲁众老师课堂内容整理,有删减。

 

如何找到企业增长引擎

 

从宏观角度来讲,过去改革开放40年,中国过去几十年增长的引擎就是所说的三驾马车。

 

第一是出口贸易。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利用廉价的人口红利,通过三来一补,经过高速发展,奠定了制造大国的能力、生态合成能力变得非常强大,通过出口强势带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个增长是投资基建,鉴于建国后,民生建设欠账太多,特别是房地产,交通和铁路,中国人叫基建狂魔,修桥、修路、大型场馆建设,持续地拉动GDP。

 

第三个是消费。其实消费也是当下主要增长引擎,我们的出口在2017年、2018年之后就开始减弱了。而房地产投资基建方面,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所以才提出供给侧改革,拉动内需消费,提出新技术、技术利国等概念。
那么如何找到企业的增长引擎?就是我今天想探讨的。

 

任何企业,从增长的角度来讲,必须要看几方面:第一个方面要看大势。

 

未来中国的大势有几个:

1.中国会更加重视科技。
2.新的消费人群诞生了,要做满足新消费人群爱好的产品。
3.越来越多的垄断资源,会集聚到国企。民营企业生长的空间只能在充分竞争的市场里面做。
4.另外通过这次疫情加速了线上的支持与服务,我相信未来大量的工作也会开始转到到线上来做。
5、大健康会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产业。

这些大势会影响所有的企业增长,如果年初要定发展战略,就先要想一想国家的大势和你的关联度在哪里?

 

第二个方面:找到一个企业的增长引擎。

 

国家增长的引擎,是出口、消费、基建投资、科技等等。企业真正的增长引擎是什么?

 

就拿阿里巴巴说,阿里巴巴早期靠B2B的销售,最多时有9000多销售人员,到后来发现,再增加人数,业务也增长不上去了, B2B业务逐渐稳定下来了。而真正再让B2B业务起来的是云计算,云计算现在让阿里巴巴B2B的业务如日中天,其实云计算是阿里巴巴第二阶段发展的增长引擎。

 

再拿华为来说,它的增长引擎是技术,是专利,当然他们的销售也很厉害,全国、全世界都覆盖,有很强的营销能力,但是背后推动营销的是技术。所以每一家公司找到自己增长的引擎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

 

我记得南斯拉夫的电影《桥》里讲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游击队员要把桥给炸掉,但是他们发现炸药炸不掉那个桥,因为桥修的太结实了。最后他们找到了设计桥梁的工程师,工程师告诉他们,只要把炸药放到哪个位置,就可以很轻松地把桥炸掉了。

 

其实寻找企业的增长引擎也是一样,找到某个环节,把那个环节解决掉了,你就可能解决掉大面积的事情。这就是找到一个企业的增长引擎的核心概念。在寻找增长引擎的大思路上,还要从几个角度来看,第一个你是全产业的竞争,还是特定领域的竞争?

第二你是成本优势、还是差异化优势。成本优势就是我走到哪儿,我的竞争策略、增长引擎就是便宜。今天拼多多和淘宝、天猫比,打的就是便宜,其实拼多多就是淘宝下沉的版本,利用成本价格优势也做起来了。而差异化就是“我给你的东西不一样”,比如说华为的手机贵,它竞争的是苹果,它不跟OPPO、小米打市场,它就争贵的市场。

第三,考虑产品和市场。新的消费人群跟已有的消费人群是不一样的。做现有客户还是未来客户?用什么样的产品进入市场,这是优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战略上的调性是从哪儿开始的

 

我分享一下我经历过的一些案例供大家参考。我拿微软中国在2000年前后的增长做一下分析,以方便大家思考两个问题:企业要考虑增长如何长出来?怎么把这个策略找出来?

 

当年我接手负责微软中国销售的时候,我面对的状况是销售很不利,业绩下滑得非常厉害,比去年跌了50%。所以我接手以后,制订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微软在中国如何增长。


当年比尔盖茨和鲍尔默派了大概二三十个人支持中国,各式各样的数字专家,甚至还有橄榄球教练,我们开始制订计划。

 

首先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业务怎么增长,我说就把销售额做上去。他说销售额做上去谁都知道,销售额怎么做上去?我说就多找客户,他问客户在哪里?我说各个行业,家庭消费者、企业客户、研究机构等。

 

他们接着问:微软是直接卖给客户还是通过电脑厂家(装操作系统)卖给客户?我说基本上都是电脑厂家(装操作系统)卖给客户的,当然个人消费者也不少。

 

通过这样的讨论,引导我们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应该跟PC绑在一块,你的销量跟PC机销售量有一定关联的,这个国家销售了多少台PC,理论上微软就有多大业务。

 

谁都知道中国是PC生产大国,但是中国生产的PC、海外生产的PC卖到中国,还有中国生产的PC也会卖到海外,因为中国很多PC是卖到全球的,所以究竟在中国境内每年有多少PC销售,居然很难掌握。

于是我们又做了大量的品牌调研、DIY市场调研,才大致把中国的PC市场摸清楚。

 

接下来就问了第二个问题:你现在已有的销售额除以PC数量,每台PC你赚了多少钱?

我从来没这么想过,我一算好像几毛钱都没有。他说一台计算机几毛钱都没有,那你不觉得这个销售是有问题的吗?销售增长要从每一台PC上多挣一点钱开始。于是我们就讨论,于是我们要先把PC分类?哪一些是企业的,哪一些是家庭的。于是我开始做了另外一个巨量的工作,就是整个PC市场的数字和客户分类。于是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据,就是中国生产的PC数量以及各地区的分布,每台PC通常装了什么软件,以及中国客户通常使用哪些软件和使用的频度等等。

 

最后我们得出来一个关于市场数字完整的表,关于这个市场的数据我做了将近一个月,动员了无数力量就是为了回答了一些数字的问题。今天回想起来这个数字问题的重要价值:计划做完了以后,要跟微软的总裁鲍尔默汇报,他跟我说“你的东西我就不用看了,因为这些数据我大致知道,关键是掌握这些数据的过程价值最大,领会到了方式方法,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发现增长的要素

 

1.你要想找到增长的引擎,你必须找到市场真实的数据。
2.有没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是谁?
3.做好客户划分。

 

当年我们从市场、竞争对手、客户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

1.在中国,大企业客户很重要,这跟欧美不一样。

我不能用针对家庭客户的方式方法,因为是公家付钱和个人付钱行为差距非常大。

 

2.在中国,盗版是业绩增长最大的关键。

在微软时我做了突破性的一个工作。就是战略上要打盗版。我们组建了微软第一个反盗版部门。微软的反盗版部门是中国公司业绩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3.我组织了中国第一个企业销售团队,用针对企业销售的方式来卖PC软件。

企业销售团队建起来来以后,我就又发现一个问题,代理商并不积极。其中一个很核心的原因是中间没有空间,代理商就没有动力,大家不愿意代理你的产品。

 

可是企业销售又要围绕着企业的应用、业务需求复杂,要提供一些相对来说复杂的咨询服务,才能卖进去。所以我把微软的数据库涨价了,然后把空间让给了合作伙伴和中间代理,那么企业的销售额立刻就拉上来了。

 

就这样,我们找到了微软中国的增长的引擎,把企业客户定为重点(当时微软全球是以个人消费客户为主),把盗版解决掉,把许可权的价格降下来,把企业数据库应用的价格升上去。这几个措施出来了以后,我接任的下半年,比上半年的业绩翻了一番。

 

用什么来解决销售增长的问题

 

销售本质再简单不过,无非就是一个直销,一个通过渠道,然后是在线、市场推广等方式。

 

直销是大多数企业销售的方式),但直销在团队组建、目标客户的方式方法上是不同的。任何我的销售人员在跟我谈客户的时候,我会让他把客户的组织结构图画出来。

 

然后分析决策链。跟你合作的是哪个部门,有的时候一把手不见得负责,可能是二把手负责的。把决策链上面所有关键人的手机号码找到。找的过程最重要,你就知道谁能影响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