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商网超市周刊
《超市周刊》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实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晚报  ·  李怀友,主动投案! ·  7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确认了!大反转!淄博从今天开始…… ·  昨天  
鲁中晨报  ·  昨天上午,这名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大规模!特斯拉宣布召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龙商网超市周刊

【实务】选址功课做足了 超市生意不会差(下)

龙商网超市周刊  · 公众号  ·  · 2018-05-24 08:23

正文

选址是开店的开端。谁都愿意选一个生意兴隆的旺地。但人在事中迷,事与愿违的情况并不少见。即便是有经验的商人通常也犯这类错误。看走眼有时并不在当事者本人,事物的变化、综合因素,哪一点都有可能起作用。


商圈调查与选店


一、商圈调查的目的

做店铺,首先就要找店铺,了解和调查所找店铺的周围情况。调查商圈可了解预设商店营业范围内的地理区域,以协助正确选择未来店铺位置

商圈调查的目的包括:

1)了解地区居民的人口特性、社会经济变项及生活形态、购买习惯等。

2)确定未来店铺的消费档次、所要销售的产品组合及促销重点。

3)分析和现有的店铺商圈是否重叠。

4)计算在某一地理区域内应开店铺的数量。

5)找出商圈内的障碍,包括: 道路设施不便; 人口拥挤; 交通过度拥塞等。

6)法规方面:应考虑租税、执照、营运、最低工资及都市区域划分情况,有的城市规划IT一条街,如果初期误入,将来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甚至被取缔。

7)其它因素:了解一个地区内同性质的竞争对手数量(竞争是否激烈)、将来的变动趋势、供应商位置、运输是否方便(交通状况)、将来开连锁可否利用物流中心一次补齐所需物品以及停车场是否宽敞等。


二、商圈调查作业范围

确定店铺意向后进行商圈调查、评估,以评定是否适合开店。


三、商圈调查部门的工作职责

寻店和确定商圈是一门学问,应该有专业团队工作,以形成规范的流程:

1、商圈情报之主动收集,对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商业发展及时了解,预计未来地区或者城市的商圈重点。

2、商圈资料之建立,应不断修正。

3、商圈之规划、评估、分析报告。

4、未来整体公司发展的布点策略。

5、商圈地点选择、开店技巧制度之建立。

6、租店及选店业务之执行。

7、租金行情之分析了解和呈报。

8、竞争厂商/店铺开店情报之搜集及应对策略之拟定。

9、经营店铺的评审作业规划与推动。

10、和房东之租店谈判。

11、与法务确定租店合同。

12、执行开店管理制度。

13、不良店之迁移和淘汰。

14、其它相关的开店事项。


四、商圈的定义

商圈:是指一家零售商店的顾客所来自的地理区域。

1、依据商店获取顾客的百分比将商圈划分为三部分:

1)主要商圈:商店在此区域内的顾客数约占总顾客数的55—70%。

2)次要商圈:商店在此区域内的顾客数约占总顾客数的15—25%。

3)边缘商圈:商店在商圈中剔除前两种商圈后,剩余的顾客所构成的区域。

提示: 商圈基本上是没有形状的,为了方便计划,一般事前规划可用圆形或地形来推算。


五、商圈调查重点与调查方式

1、商圈范围划分确定

提示: 商圈的实际位置会有以下各情况限制,设立不同商圈范围的划分点:

1)商圈范围

集中型商圈:主要商圈半径在2000米以内,次要商圈半径在2000米—5000米之间,边缘商圈在5000米以外。

分散型商圈:主要商圈半径在500米以内,次要商圈半径在500米—1000米之间,边缘商圈在1000米以外。

2)马路分界

提示: 凡超过40米宽之道路四线道以上或中间有栏杆、安全岛阻隔、主要干道。

3)铁路、立交桥之阻隔

提示: 使人们交通受阻而划分成两个不同商圈。

4)高架桥、地下道阻隔

提示: 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5)安全岛阻隔

提示: 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6)大水沟阻隔

提示: 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7)单行道阻隔;

提示: 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8)人潮走向之购物习惯与人潮流动之方向

提示: 使该区形成一个独立商圈。


2、商圈之界定方法

法则:是从各家竞争店铺规模开始,掌握吸引力方面的不同点,设定领域境界的方式。路程距离的测量利用车子的里程表便可简单测出。


下面来举例说明:我们准备开的店铺称为计划店。在计划店附近已经存在两家户外用品店,A店距离计划店1000米,店铺面积为60平米;B店距离计划店600米,店铺面积为20平米。


1)这里得说明法则的限制:

只考虑距离,未考虑十字道路、小路口等道路及交通状况。 顾客认知的距离会受购物经验影响,如果服务良好,商店设施优越,形成顾客对此商店之良好印象,顾客认知的距离会比真正的距离短。

提示: 并不能完全按照计算数字来核定结果。


2)绘制简图:

集中型商圈为周边5000米简图,分散型商圈为周边1000米简图;

标出重要建筑物及楼别(金融大楼、办公大楼);

著名商店及影响生活型态之地段特征(戏院、百货公司);

人潮汇集之地段商店群及大型集客场所(超级市场、娱乐区之同等类);

可与自己的计划户外店有互补作用之门店;

政府重要之行政中心;

车站、加油站、学校、停车场、市场、公园等特定族群会集场所;

标出街道之行进方向(单行道方向),不只是车道;

标出未来促销活动发DM的可行地点。


3)抽样点及发DM点之选择确定:抽样点之选择

办公人口或上班族汇集之地点(未来适合设店之地点);

人潮走向汇集地点;

固定人口较集中流动之地点。


4)可能形成未来的商店群之地段

5)预定三四个抽样点

6)尽量以一个抽样点为同性质商店


3、发DM点之选择

1)主消费群走动频繁之点

2)次消费群走动频繁之点

3)区分消费群活动频繁之时段


六、商圈特征

1、商店特色及分布情况

1)建筑型态:

于主要商业街,主要干道上的建筑其建筑高度;

新建筑楼与旧式建筑之分布;

目前之改建情况;

1~3年内可能改建之趋势,一定要放长眼光。

2)行业型态:

主要商业街、干道之行业类型;

以何产品为主,贩卖产品的定位档次。

3)分布数量:

以抽样点之平行道路为主要调查对象

主要道路之商店分布明细;

将商店分门别类记录;

将其统计填入明细表;

主要干道、大马路、相同商店之数量;

商店汇集地带之概述;

以商店(辅助店、竞争店)正确所在位置标注于商圈简图。

4)地点类型: 孤立店、 未规划商业区、 规划购物中心。


2、住宅特色 (集中型商圈可不用调查)

1)建筑型态:

实地了解于本商圈内住宅区之建筑型态

建筑高度、楼数;

建筑型式为新式或旧式;

分布区域;

目前之改建情况;

1~3年内可能改建之趋势。

2)分布情况:

实地了解该区之实际住户与建筑物之分布情况

将该商圈分为——

商店区,以(甲)为代码;

办公区(甲2)为代码;

新式住宅区以(乙1)为代码;

旧式住宅区以(乙2)为代码;

文教区,以(丙)为代码;

在简图上分别划定区域,制作商圈;

并于图上注明建筑物之楼别。


3、集会场所

1)场所类型

本商圈内汇聚人潮之场所类型

商店(肯德基、麦当劳、百货公司)、 戏院、 政府行政机关、 展览会场、 学校、文教机关、公园、 补习班、 表演、竞技,比赛场所、 菜市场、超级市场等。


4、证券公司

1)聚集人口类型

青少年、 上班族、 特定行业人士、 家庭主妇

2)动线

人潮汇集流动之路线+ 主要方向


5、商圈未来发展潜力及结论

1)发展情况

未来政府行政中心、大型休闲集客场所之建造未来的捷运系统、交通运输中心所在点; 大型办公大楼、商业中心等的建造; 该商圈的未来转变情况; 人口年龄层的转变; 消费习惯的未来改变情况; 人潮汇集的可能变动地段,等等。

2)竞争情况

商圈内既存竞争者的数量及体量, 商圈内的饱和程度。


6、结论

根据以上各种调查的资料,最后得结论时,最好能明确地将资料整理出下列5项重点加以说明: 点应设在何处;何阶段合适开店; 何种商品组合的配合; 顾客的型态、 租金状况; 集会场所。


影响商场选址的因素


商场设置地点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选择适宜的商场设置地点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提示: 归纳起来,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分析:


一、顾客的数量和质量

提示: 通过商圈调查,对商圈内的顾客的消费能力和商业动向予以分析。


1、对顾客的消费能力调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关该地区消费者的生活特性、消费习惯;

2)人口结构,包括现有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人口密度、增长速度等;

3)家庭户数及构成,包括家庭户数总数的变动情况、家庭人口的增减状况;

4)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包括个人及家庭的收人情况;

5)消费者的消费状况,包括消费水平、消费购买力及消费意识等情况。


二、商场所在地区客流情况

提示: 主要调查分析商场所在地的客流量、客流状态、方向、速度、目的以及本店的吸收量。


三、交通状况

提示: 商场选址必须调查交通情况,要考虑距离车站的远近、道路状况、车站的性质、交通联结状况、搬运状况及流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


四、 竞争状况

提示: 主要了解市场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竞争对手的商场类型、位置、数量、规模、营业额、营业方针、经营商品及服务对象的阶层等等。


五、商场周边状况

提示: 着重调查商场周围有无市场、娱乐街,是不是商业集中区或居民区,这些因素影响着商场店址的选择。


六、商场所处地区的基础设施情况

提示: 包括道路设施状况,水、电、气的供给状况等。


总结: 商场在设立之前, 对以上因素 必须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所有可能对商场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因素,并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商场布局的选择,以正确预见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