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
“珍稀奇文化”关注我们
情人不得相守、爱人英华早逝,一生求无得,爱无果。这样的苦情桥段,最是折磨人。
不幸的是,这两出悲剧,都让他给赶上了……
1655年1月19日,尊贵的叶赫那拉氏家族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一个足以在未来文坛卷起层层涟漪的天才文人。
因为天赋异禀,又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位少年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乡试中举,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22岁)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被康熙帝授为三等侍卫,不久便升为一品侍卫。
让人嫉妒的还不止这些,除了自身才华横溢,他身后还有庞大的家族撑腰。
历史上的明珠累迁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权倾一时。其后与索额图的党争更是精彩绝伦,堪称清代“琅琊榜”。
当年北京官场流行一句话,叫“要当官找索三(索额图),要人情拜老明(明珠)”。而这权臣明珠,便是他的父亲。
他的先祖孟古哲哲嫁努尔哈赤为妃,生育了皇子皇太极。她的母亲爱新觉罗氏则为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嫡孙女,受封一品夫人。
说到这里你一定猜到了,他就是清朝著名才子,纳兰性德,字容若。
虽生为贵公子,吃的是琼浆玉露,住的是高堂广厦,但他却常情思抑郁,倦于仕禄,只喜欢诗词歌赋。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也许更应该长在寻常巷陌,而非盛放于重重宫阙之中。
有人说他是曹公笔下宝玉的原型(曾有言传乾隆看红楼梦时道:“此明珠家世也。”此言并不可考),他自诩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
对于“初见”一词的理解,后人们说法甚多,但更多人还是愿意把它与他的初恋联系在一起……
她冰清玉洁,才智过人。但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那是一个少年第一次刹那的心动,纯真而热血。他们心心相印,私订终身,但这段爱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母亲固执地认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即使是自己的亲外甥女,也是“丧门星”,怎么能把这种“不祥”带给自己最心爱的长子呢?
十五岁那年,宫中选妃,纳兰家并无适配女子,明珠便把拥有满族正黄旗身份的纳兰表妹送入了宫中,从此两个年轻人就再也未能相见。
他在梦里,看到表妹穿一件云做的衣裳,涉水来到他的身边。哀怨的眸子,含着泪,有着难以言说的凄楚。
梦醒后,梧桐落了,芳草老去。他趴在桌案上痛苦,悲伤得不能自已。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那年,秋水轩唱和佳会,卢氏作为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毫不意外地受到邀请。
那天,带着女儿家的羞涩,她站在远处,悄悄看了他很久。看着玉树临风,俊逸出彩的他,暗暗羞红了脸,却也把他藏进心底。
这样隐秘的单相思没有持续太久,她就听到一个令人意外的惊喜,双方父母为他们定下了婚约。
捂着怦怦直跳的心,唯恐自己出现了幻觉,于是用力掐了手腕几下,直到疼痛袭来她才敢笑出声,原来,幸福来得让人措手不及。
公元1674年,19岁的纳兰性德与17岁的卢氏成婚了,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在世人看来这是天作之合。
但纳兰初始,并不喜欢这样的包办婚姻,对卢氏也无多大喜爱,把她当做无关紧要的人。卢氏却因女儿家的心思,对纳兰体贴入微。
有时,纳兰看书晚就歇在了书房,她夜半醒来不见枕边人,常会悄悄到书房,为他掖被增碳,纳兰的衣袖被划烂,心灵手巧的她熬夜在衣袖破损处绣上一朵木兰花,整件衣服都变得别致又精巧。
纳兰开始慢慢习惯卢氏的细心照料,他的生活里,全是妻子的影子,她的低声关心,她了然不语的偷笑。偶尔,纳兰在街上看到玉钗会不自禁地买下来,配她吗,她会喜欢吗,她应该喜欢的吧。
上天似乎有意让纳兰这个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天子骄子尝尝人生疾苦,刚刚由这个娇倩秀美的妻子抚慰了的心中的伤口,却又因她的去世,连痂带血地被撕裂。
我们只能试着体会当时纳兰性德的痛苦。他经常对着她的遗物以泪洗面,回忆着两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卢氏去世后,纳兰又娶过官氏,也有侧室颜氏相伴左右,后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
沈宛在当时也是江南小有名气的才女,著有《选梦词》等,可能因为才气相通,沈宛自然而然成为了纳兰的红颜知己。
对于古代官宦家的男子来说,他绝不算多情,更不是滥情。文人的心思从来都是难以猜测的,但纳兰心中真情所属的女子却清晰可见。
也许在纳兰的眼里确实曾经身边的人太过重要,对人对事他总有说不出的纠缠与眷恋,所以他的词读来总是哀伤,一种情难自持的哀伤,一种在纳兰身上不该存在的哀伤。
虽然仅三十一岁便英年早逝的才子,却在这一生中拥有了一个男人应该有,又渴望有的全部,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一生,实在算不上悲剧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