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谁说的,生活这事吧就好像下棋,你一步都不多想,固然棋下不好,但你妄图想足几百步的应对方式,你就无法落子了。
作为一个臭棋篓子,我也不知道高手真的下棋想几步,不过这句话在我自己的生活里,还挺受用的。
在恋爱的时候,往往两种姑娘最容易失望,或者陷入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一种就是对恋爱特别乐观,看上一个人以后无论对方怎么不靠谱,都想着当年好过那一瞬间的快乐,无视当下的分歧和未来的风险,相信总能车到桥头必有路,却又总是遇见眼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的坎。
另一种就是特别悲观,可能还在刚刚有好感的萌芽,处在类似于微信里说了几句体己话,互相试探的开端,就忍不住去幻想人性最阴暗之面来阻止自己,待到真的自我吓退外加对方退散,又开始后悔。
我吧,根本不相信爱情能有那么巨大的魔力。我不是不相信爱,爱当然是人世间最重要的缘分——但是爱,和我们饮食男女在年轻时候懵懵懂懂遇见的爱情,未必是同一件事。记得知乎上还有一个答案说过,爱情这个定义当年就只局限在年轻骑士和已婚贵妇之间的范围,当年婚姻的结合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年轻(但贫穷的)骑士需要贵妇的栽培,贵妇也需要骑士的点缀,同时这种感情或多或少有点对抗婚姻神权的味道——在安娜卡列尼娜里也有过,一开始安娜和她情人之间的眉目传情并不算特别大的丑闻,直到他们都太过于认真的时候才被环境所不容。
爱情这个词,在当下商业社会,肯定是被泛化了。这就导致有些人所承担的爱情成本,根本带不来她所期待的爱情回报——当然我在这么推理的时候,也是把爱情泛化的,因为爱,爱这个人类最高感情本身,是不讨论任何回报的。
不讨论任何回报的大爱,是愿意将自己献祭于世人,但男女之间的爱情显然不该将自己拔高到这个地位,你越诚实地明白我们所需的爱情更多倾向于让自己可以过的更好,才有不那么容易因爱生恨,因爱而苦的可能。
承认自己的感情需要回报,是我们理解感情成本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建议姑娘们,好好思考为了追求这段感情三步以内的和谐目标,你愿意付出的成本。
就和下棋看三步一样,我理想中和一个男人的良性感情,在看顺眼之余,需要一起吃喝做爱的快乐,长时间相处不会增加对方责任压力的自觉,以及面对弱者不作恶的良善。
第一步就不需要解释了,能吃到一块睡到一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才有交情嘛。
第二步是针对我自己略有点随心所欲和中二的性格,许多事情我自己想试试,是个很有执行力的人,但别人一旦说什么督促我鼓励我,我就会在心里翻翻白眼然后心情好就嬉皮笑脸,心情不好就冷嘲热讽的拉开距离。
啰嗦一下,这一步完全是按照我自己的个性,为我自己度身定作的——我也见过特别喜欢督促和被督促的人,而如果找到了符合他们性格的搭档,也挺好的。
第三步是个大众标准,不说谈恋爱了,就是交朋友,我也不会去结交那些哪怕服务员没惹到他们,都会去耍耍威风或者存心为难他们的人。
当一个男人满足了我这三步的目标,或者我觉得他有满足的可能,我当然愿意配合他的时间排约会,分担一部分约会的金钱成本,并且在见面的时候营造一些轻松快乐的氛围。
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点时间和金钱的分担,都是建立在不影响我个人发展之上——我能够接受一个男人因为工作繁忙,只会提前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才想起约我见面,前提是我那时候真的挺闲,如果当时我已经计划好了晚上会干嘛(这种计划不一定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或者学习,也有可能就是沉迷于某个游戏或者网上骂战无法自拔),我告诉他现在不得闲下次再约,也毫无压力。
在恋爱的时候,我并不过多考虑他以后会不会是一个好丈夫或者好父亲,这事只要把底线关就行了——他随时随地一走了之,我可以有心情上的起伏和痛苦,但不影响我当下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大局,这就行了。
不用考虑过多的获取,就不用付出没必要的成本。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肯定是有限的,撒在自己上面和撒在感情共同体上面必定有个比例,既然我对共同体的收益需求不过如此,那么成本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精打细算一点。
无论是对感情太过于乐观,还是太过于悲观的姑娘,都吃亏在了以为爱情就是要不计成本才能继续的观念上。本质上,她们都认为爱情的价值,是高于个人自己的。
请允许我再重复一遍,你可以相信爱是无价的,但要把爱和爱情分开。大爱无疆,大爱无价,但爱情本身的价值,必须也只能是依附于自己的基础之上。
只有自我的价值认同感高,你才有更高的概率享受到高价值的爱情。
自我价值包括了自己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从容,物质方面的从容到未必是需要多富贵,只是我想要的,我相信我买得起,我买不起的,我都可以证明自己不怎么想要……你不需要证明给别人,自己自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