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刚刚过去的双十二里,你清空了购物车没?
有人说,躲得了双十一,躲不过双十二。
双十一你也许因为忙着虐狗或者被狗虐,所以没时间剁手,那双十二真的就不要再错过了。年底了都不打算清理一下购物车,难道你还想等到下一年吗?
当然,清理购物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土豪可随意,只怕购物车120件商品的上限都不够用。而我,只能买下两成的商品,然后默默地删除购物车里剩下的八成商品。
作为一个稿费少的可怜的业余写手,平时又天天有课、天天画图、脱不开身去做兼职的学生党,我真的没有自己为自己清空购物车的能力,索性把非必需的商品都删除好了。
“清空”了购物车后,我心里感到一阵舒畅,随后又觉得空落落的。是啊,购物车一清空,双十二就过完了。接下来的日子,除了拿几件快递包裹外,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身边的同学也有不少已经清空了自己的购物车,但是方法却不尽相同。
有富二代同学,拿着他父母赞助的双十二经费清空了购物车,有天天喊着自己“穷”又很想购物的同学,用了贷款或是分期付款清空了购物车,也有励志一点的同学,拿着自己兼职挣来的钱清空了购物车。而我,哪种都不是。
有时真的挺失落的,一样的年纪,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真的差好多。
作为学生,有人靠父母养活自己,有人已经能自己养活自己了。有人还在纠结买不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有人想都不用想就买了。
在双十二这一天,我就可以看出人和人之间购买力的差距。
勾选商品,提交订单,付款,简单的手指动作背后,却夹杂着太多的心酸和无奈。
我一直把购买力分成两部分看待,一部分是购买的欲望,另一部分是购买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只有购买的能力跟上了购买欲望的人,才是真正的购物界大V。
土豪自不必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几乎没有资金上的阻碍。小部分人,购买的欲望很小,很容易实现,我觉得这样也挺好。但恰恰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购买欲望强过购买能力好几倍的,特别是像我这样的“穷学生”。
这几年很流行的网络贷款真的给了我们这些“穷人”一种疯狂购物的可能。
有数据显示,80%的支付宝用户都开通了花呗贷款,并且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透支额度。
一个舍友说,她每个月都要还一千多块的花呗欠款,而且每次都是等到快到期了才开口向家里人要。
一千多块还好,我曾经听说有人欠了一万多块最后无力偿还,跑去自杀了。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已经工作的人一般都懂得理性消费,而随随便便跑去贷款,一不小心就透支了几千块钱的往往都是还在读书的大学生。
我一直觉得,这些网络贷款不像银行开信用卡一样需要登记工作状况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像我这种“穷学生”,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居然每个月能透支几千块钱?许多人嘴上说着自己一定能通过兼职赚钱回来还款,但往往到了最后都只能开口向家里人要。
这种网络贷款看不见摸不着,只有一个数字摆在那里,很容易给人造成“我有很多钱”的假象。而像我这种“穷学生”,体会不到赚钱的艰辛,却往往是最能花钱的。
我很庆幸自己在双十二的购物狂欢中能理性地控制住自己,只是购买了一小部分生活必需品。
既然买不起,既然不是必须的,那就不买好了。这就是我对购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