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行为背后的神经回路是神经生物学的中心主题。
之前提出了化学连接组(CCT)的概念,以涵盖生物体中神经元和靶细胞之间的整个化学传递,并通过针对果蝇中所有与CCT相关的基因创建了研究它的工具(CCTomics)。
近期,饶毅团队在
eLife
在线发表题为“
Conditional chemoconnectomics (cCCTomics) as a strategy for efficient and conditional targeting of chemical transmiss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修改GFP RNA干扰、Flp-out和CRISPR/Cas9技术后,
以有条件的方式创建了靶向CCT的细胞系。
这三种策略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其中使用染色质肽融合的Cas9变体和支架优化的sgRNA效果最好。
作为原理证明,该研究对时钟神经元中CCT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全面的交叉分析,发现了时钟神经元中存在的43个CCT基因。从时钟神经元中特异性消除这两种神经元表明,两个后背时钟神经元(DN1ps)或其受体(CNMaR)中神经肽CNMa的缺失导致早晨活动提前,表明CNMa-CNMaR对早晨预期的抑制作用,与PDF-PDFR对早晨预期的促进作用相反。
这些结果证明了条件CCTomics及其工具的有效性,并建立了CNMa-CNMaR和PDF-PDFR信号在调节早晨预期中的拮抗关系。
另外,2024年2月2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饶毅团队(自振滔为第一作者)在
Science Advances
在线发表题为“
Discoveries of GPR39 as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receptor for bile acids and of its involvement in 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告了两种G蛋白偶联受体,GPR39和GHSR,介导了细胞对BAs的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GPR39作为BAs的一个保守的受体,尤其是对3-O-磺酸化的草酰胆酸具有作用。
在培养的细胞系中,GPR39足以介导BAs诱导的Ca
2+
升高。
在胰腺腺细胞中,GPR39介导了BAs诱导的Ca
2+
升高和坏死。
此外,GPR39敲除小鼠中由BAs引起的AP显著减少。
总之,该研究提供了体外和体内的证据,证明了GPR39在介导BAs信号传导中的必要性和充分性,突出了其在胆汁性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胆汁性AP的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点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