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中国铁建全系统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焦改革重点难点,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中国铁建微信公众号推出《改革微观察》专题栏目,深度挖掘相关单位改革发展、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鲜活经验和典型做法,供全系统学习借鉴。今天,一起来看铁四院如何助力深圳地铁成为空铁轨物流示范线。
2024年,由铁四院总体设计的深圳地铁空铁轨联运物流示范线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日均载货量2万票,峰值达到3万票,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批量化承担物流业务的典范。
走进这条功能复合、科技感满满、绿色又智慧的轨道物流示范线,来看看有哪些“黑科技”。
深圳地铁运顺丰快递其实是城市轨道交通探索轨道物流的一种新模式。《深圳建设交通强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推进城市物流配送,探索利用城际铁路、地铁线路富裕运力进行物流运输。”深圳地铁携手顺丰率先优选11号线为试点,衔接顺丰华南航空枢纽承担“干支配”快货物流服务,形成“福田-碧海湾-顺丰华南航空枢纽”的空铁轨联运物流示范线,加快构建“空中-地面-地下”立体化的物流网络,打造空轨铁物流发展模式。通过打通航空物流、高铁物流、轨道物流服务链,促进运输结构优化,提升深圳市物流体系综合效能。目前,国内已有深圳、北京、金华、无锡、上海、厦门等多个城市试行“地铁+快递”配送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在平峰时期内客流量较少,满载率较低,也给货运物流提供了极大的利用空间与价值。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开展物流配送的试点应用,是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充分市场化的重要探索,不仅能有效盘活轨道交通空闲时段的运力资源,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路面拥堵,还将为全国轨道交通企业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和想象空间。铁四院承担了福田枢纽、碧海湾站地铁物流化勘察设计,打开了全国基于物流生产关系与工艺需求针对地铁站点增加物流功能改造设计的先河。设计团队通过对福田枢纽上下两层空间的土建系统、机电系统等进行系统化改造,建立了一个以货物到发、装卸传输、安检分拣在内的一体化空间,可实现货物到发、安检、传输、分拣、装笼、转运等系列作业功能。在碧海湾站,设计团队建立了一个货物中转空间,建立起现代轨道交通与物流设施空间融合一体的新模式。通过新配设“站台-站厅”“站厅-地面”定制化货梯2部,形成专用货物通道组织物流服务,是对既有地铁站进行土建、机电系统“绣花式”改造的一次成功探索。首个利用地铁富裕空间与运能提供批量化物流服务的典范示范线以“枢纽到站”模式,采用专用车厢、固定路线、前置安检、高频多次的方式进行晚班航空件和陆运件的运输。利用11号地铁线20:00至23:30平峰时段,以笼车载运形式组织货物运输,现已进入常态化运行,日均载货量达2万票,峰值达到3万票。
地铁专厢货物运输
随着市场需求、设施资源与服务模式的不断迭代,后续有望将沿线的8个站点纳入开展异地配送、同城配送、即时配送等服务,将带来新的发展模式。首个“地铁+驿站+无人机+无人车+丰巢”多元城市物流要素叠加一体化新空间福田枢纽设置货物到发、装卸传输、安检分拣在内的地铁物流前端操作空间,配置新石器无人车进行货物转运,并设置快递驿站收派货物,兼顾承接配货无人机起降任务,完成周边快递员所在区域直飞福田转地铁的功能。丰巢柜则承接站内流动人员的货物寄递服务。整体形成了城市核心地带货物的集成一体化服务中心,在物流方式融合发展、空间高效利用、地面交通缓解、服务绿色低碳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驿站+无人机”送快递
“地面+地下”流水线作业
顺丰展厅与丰巢
深圳地铁与顺丰速运联手打造的“速递侠”联盟,让包裹不再是孤单的“旅行者”,而是搭乘着地铁的“顺风车”,在城市的大动脉中穿梭,以闪电般的速度抵达你的手中。
包裹进地铁
“速递侠”们不仅让物流效率飙升,还以实际行动支持了绿色出行,减少了城市交通的碳足迹。想象一下,当你的包裹乘着地铁“风驰电掣”而来,你不仅收获了期待中的物品,还为环保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这感觉是不是棒极了?
围绕“轨道上的大湾区”,铁四院在不断织密城市内部轨道交通网的同时,积极探索轨道交通与城市生活链、产业链的融合,努力创新推进以轨道交通为底盘的“立体多式联运、复合物流要素”城市物流模式,以“空铁轨”联运示范线常态化运营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编织城市物流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