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万小时定律”是对的吗?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那“1万小时定律”是对的吗?
“1万小时定律”其实是有条件的,并非单纯的时间数量上的累计。
想想你身边,有很多人,工作了一辈子,时间远超1万个小时,也没有成为大师。
那“1万小时定律”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我后面要提到的刻意练习。
02
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着拼天赋?
这句鸡汤,最大的作用在于激发了大多数人奋起努力。努力确实是一个正面的能量,努力可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但是这句话也限制了所有人的想象力,认为普通人根本用不着“天赋”。其实,人人都有天赋,并且从一开始就能使用天赋。
莫扎特、泰格伍兹、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杰出人物唯一的共同标签是”天才“,世界上99%的人默认没有人能够达到他们的成就,因为”天才”不可学习、不可复制。
其实,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Anders Ericsson和科学作家Robert.Pool博士的研究结果看来,每个人都有天才的基因,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的人物。基于这样的科学认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我们都能成为各自领域的杰出者。
从一开始,我们不仅可以拼努力,还可以拼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