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涌现的返乡题材创作既秉承了情感感召和价值引领的历史使命,又融入了崭新的时代精神,增添了温暖的人生底蕴,在创作中掀起了一股“返乡潮”。
返乡是影视剧的重要表现内容。长期以来,中国影视创作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大量实践,涌现了《海外赤子》等作品,并在经验累积中形成了“歌赤子情,颂热土梦,聚家国心”的创作范式。在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中国人现实生活与思想观念中的“家乡”概念都发生巨大变化,个人与家乡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元的情况下,返乡也因为包容了更多的社会因素和人文情怀,而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素材富矿。
当代影视工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社会发展动向背后所蕴藏的艺术潜力,深入人民生活,挖掘社会现实,使近期涌现的返乡题材创作既秉承了情感感召和价值引领的历史使命,又融入了崭新的时代精神,增添了温暖的人生底蕴,在创作中掀起了一股“返乡潮”。这股创作潮流所彰显的全新艺术特色和深厚思想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家国情怀作为支撑返乡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是返乡影视剧要表达的重要内容。
为了避免陷入口号化的窠臼,使精义宏大、凝练抽象的家国情怀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得到清晰阐释,一些作品选择通过塑造具有人格魅力的榜样人物、以典型示范的方式来调和主流话语与大众想象。
比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黄大年》等电视剧对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黄大年等海归知识分子的人生境遇、情感生活、精神世界进行多维刻画,表现他们在科学家、教授、丈夫、父亲、朋友等多重身份之下对国家、事业的无限热爱,使形象生动且鲜明,崇高又亲切,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思想的美感。让这样丰满真实的人物以身载道,才使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信仰更容易温暖并激励人心。
再如讲述农村青年返乡,以创业助力家乡新农村建设,以行动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故事的电视剧《青恋》,在展现主人公林深情感与事业的过程中,贯穿着一条人物心灵成长的精神脉络,引导大众思索“当代青年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命题,使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可见可感,可敬可循。
返乡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主体行为,往往彰显着人物对主流价值的归属与正能量的追求。将这些归属与追求从个人意志扩展为群体意识,是影视作品实现文化引领的有效途径。
由此,一些创作者充分发挥受众心灵共鸣对社会思想认同的建构作用,在体察并挖掘多维人性空间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细腻的心理刻画、引人入胜的意境营造,拉近观众与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观众通过移情共享人物的情感和信念,进而与人物达成价值的共识。
以《青恋》为例,创作者对农民和土地充满感情,对农村的未来充满信心,对新农村的发展路径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他们没有采用刻意煽情的做法,而是以年轻人的视角观察生活,以生活化的叙事手法展开情节,以朴实自然的人物表演反映现实,营造一种清新细腻、真实可信的艺术意境,使故事与百姓日常情感体验、行为选择的内在驱动力产生共鸣,特别是与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坚守、对和谐生态的追求的青年群体的所思所想同频共振,用情感温度和生活质感实现了积极价值观念的凝聚。
在拥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环境中,各方对注意力资源的竞争愈加激烈。
面对不断分化升级的观众需求,返乡题材必须提升艺术吸引力,为主流价值理念的传播提供审美意趣的有力支撑。因此,创作者不断吸收流行的创作理念,融合时尚的表达方式,探索新颖的美学形态。
如《青恋》选择浙江湖州作为拍摄地。剧中江南水墨画似的背景画面,田园牧歌般的场景音效,一方面衬托了主人公以绿水青山为创业资源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为观众带来“如在画中游”的视听享受,创造了具有互文性和复调感的审美体验。
《青恋》《俄罗斯姑娘在小城》《欢天喜地对亲家》等电视剧突破了以往作品去国怀乡、悲凉惆怅的情绪基调,以戏而不谑的轻喜剧风格,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弘扬积极乐观的返乡奋斗理念。
《急诊科医生》《鸡毛飞上天》《中国合伙人》等影视作品则在返乡题材中添加了职业、商战、青春等类型元素,将紧张曲折、充满张力的剧情作为投射返乡理想的美学镜像,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观赏感受。
返乡与奋斗之间的隐喻性联系在返乡题材影视作品中一直存在,而且这种联系随着留学生归国创业,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新社会现象的出现而不断加强。
与以往相比,当下的返乡题材影视创作在弘扬创业精神的基础上,还承担起影像记录的功能,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演绎奋斗路上的努力与执着、希望与迷茫、机遇与挑战。
以时代楷模、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为创作原型的《黄大年》,介绍了“千人计划”等国家引进海外人才政策的内容及成果,侧面展现了祖国、社会、家乡对归国科学家的理解支持;《青恋》则直面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问题,真实反映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回应变革、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人身上仍存在短视、守旧等落后因素的现状,使该剧更具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电视剧《错放你的手》则聚焦海归创业、IT技术发展等社会热点,展现时下青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这种“小写意、大写实”的处理手法,让观众轻松融入创作者所营造的奋斗情境中,从而获得深刻的思考、明确的希望和切实的激励。而这些影视作品所迸发出的巨大精神动力,或可激励观者将信念转化为行动,进而影响人生轨迹,为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这些作品的成功得益于创作者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自觉继承弘扬。这再次雄辩地证明,处于深刻变化中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不仅是创作的对象,也是创造的动力,更是创新的源泉。
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多重侧影和多层内涵的“家乡”是精神的根脉所在,对家园故土的热爱与守望既是召唤其“归来”也是鼓舞其“前行”的力量。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奋进路上更加需要中华儿女抱赤子之心,承家国情怀,以积极的创新创造奉献家乡、贡献祖国。相信使命在肩的影视艺术工作者在发扬优秀创作传统的同时,定能不断开拓创作视野,革新创作思维,继续用各种思想深刻、立意高远,兼具高雅格调和审美意趣的优秀作品,给新时代那些投身建设我们共同美好“家乡”的人们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营养和奋斗动力。
作者:刘绩宏(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