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所文化
【方所订阅号】方所,一个独特的文化组合,涵盖书店、美学生活馆、咖啡店、艺廊与例外服装。它是一个「家」,一种知识、审美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它也是一个多元的平台,期望让源源不绝的文化与创意,人才与作品,能够因为这个场所而受到启发、得到发表与注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方所文化

《罗马》:褪色的墨西哥城,里面遍布着阿方索·卡隆的记忆通道

方所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2-25 17: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年的奥斯卡有点不同,因为有阿方索·卡隆,他以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往事,制作了这部 叩击心灵的 《罗马》。本片拿到了奥斯卡10项提名,还被《时代》杂志誉为2018年最好的电影。在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它拿下了 最佳导演、 最佳摄影 最佳外语片 三个大奖。



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最令人振奋的道路其实是阿方索·卡隆的记忆通道。 在《地心引力》取得成功以后,他本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他可以继续拍大片,集结各路好莱坞明星,继续创造票房奇迹。但他选择了“罗马”。



阿方索·卡隆还原了一个褪色了的墨西哥城,他把一个亲密的故事拍出了史诗感。以下给大家献上《罗马》10个幕后故事。





1.《罗马》是阿方索·卡隆的“童年往事”


每个导演心里都藏着一部自传式电影,而《罗马》就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童年往事,也是他的第八部长片。故事很质朴,用135分钟的黑白画面,讲了20世纪70年代初墨西哥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女佣的一年。全片没有颜色、也没有配乐,凭借一个小人物的故事领跑了奥斯卡10项提名。



这部电影的拍法独一无二,因为阿方索·卡隆是唯一一个了解整个剧本和电影方向的人。



每一天,在拍摄之前,导演都会将今天的拍摄内容交给他的演员,试图引起演员的真实情绪和震惊。演员常常会收到矛盾的指示,对于阿方索·卡隆来说,“这正是他生活的样子,几乎是边回忆边拍。



阿方索·卡隆决定在墨西哥城拍摄,而不是在摄影棚。 这是影片几架飞机出现的原因之一,根据导演的回忆,他的住处每五分钟就有一架飞机经过。



他甚至对媒体说,罗马是第一部完全能够传达他想传达思想的电影,从他想成为导演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藏在他心里啊。电影90%的场景其实都来自导演的记忆。




2.关于片名“罗马”


科洛尼亚罗马是墨西哥城的电影发生地,这是一个位于墨西哥的城区,位于城市历史中心的西边。在电影中描绘的20世纪70年代,这里是贫富阶层的两极分化的地区。



西班牙语的AMOR(爱情)调转顺序则成了片名ROMA(罗马)。


电影实际上也是在讲“爱”,阿方索·卡隆如是介绍这部电影: “历史上有一段时期,伤痕累累的社会和生活时刻将我们视为个体。时间和空间限制了我们,但他们也定义了我们是谁,我们与其他人创造了莫名其妙的联系。我们同时也在同一个地方。罗马是为了捕捉我近五十年前所经历事件的记忆。这是对墨西哥社会等级的探索,其中阶级和种族在这个年代有着不同的交织。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给一些女性画了亲密的画像,描绘她们的内心,她们认为爱有着一种超越空间,记忆和时间的神秘感。"




3.女主角:雅利扎·阿巴里西奥



在被选中之前,雅利扎·阿巴里西奥既不知道阿方索·卡隆的名字,也没有看过他的任何电影。她参加了《罗马》的试镜,过程持续了一年多,经过多方考虑后,阿方索在110名竞选者中选择了素人演员雅利扎。




4.特别的拍摄方式



电影拍摄期为102天,特别的是,这部电影是按照时间顺序拍摄的,这样既可以帮助阿方索·卡隆精准的描述自己的回忆,同时也对以前从未拍过电影的女主角雅利扎特别有用。




5.藏在画面里的特效。



尽管罗马的特效在几乎看不见,但其实这部电影还是用了大量的特效设计。



例如,当Cleo从海滩冲进水中救孩子时,导演用了一个极其震撼的长镜头,海浪一波波拍打着不会游泳的Cleo,浪花高高跃起,从我们眼前经过,危险而困难。


但要实现这种画面,必须将几个镜头拼接在一起, Cleo救孩子的镜头被分开拍摄,作为背景的天空也被替换过,导演还要调整水的高度,使其看起来更深。


除此之外“罗马”周围的社区需要进行大量的绿幕工作,来消除任何现代景点,并将家庭所在的街道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6.第一部获得奥斯卡的“网络大电影”




这几年我们总会提到一个词叫:“网大”,意思是网络大电影,一般是指中低成本制作、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但你能想象《罗马》其实也是一部“网大”吗?虽然这部电影的成本超高,但阿方索·卡隆最终选择了在Netflix发布。


Netflix是一加互联网流媒体平台,也就是网络影院,这也让《罗马》成为第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而且主要由流媒体平台发行的电影。阿方索·卡隆解释道,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语电影、而且还是文艺片,通常不能得到大部分国家的放映支持,即使引进也没什么排片。所以通过在Netflix上发布,《罗马》可以展示给全世界最广泛的观众。


虽然是网络发布,但这部电影绝对是电影院级别的优质电影。




这个故事之所以打动人,正是因为它纯粹。


Sofia一家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复杂的墨西哥城,飞机一架架从天空飞过,载着一箱箱人离开这个国家。


女佣Cleo的女儿在腹中停止了心跳,她的出生意味着死亡,海浪一波波拍打在你身上,直到被完全淹没,是雇主家的四个孩子们让她重新回到岸上。


奶瓶和酒在桌面上,遍布死亡的街道,充满孩子啼哭的医院,枪声和哭声,在黑白的世界里,只觉吵闹。




7.分娩



电影里有一个看得人痛彻心扉的分娩情节,里面长时间的分娩只拍了一次,医生和护士都是真的,而不是演员,这让拍摄现场更加真实。




8.放弃




电影中两个不同阶级角色的命运是并列而且平行的。


Cleo是Sofi家的女佣,在一个场景里,男主人安东尼奥离开了家,离开了Sofi,声称他只会离开几个星期,后来我们发现他正在放弃他的爱人和孩子,有了新欢。



在下一个场景里,Cleo在电影院告诉男友她怀孕了,两人一起走出影院,男友说他要去一下洗手间。很快我们会发现,他已经抛弃了Cleo和她未出生的孩子。





9.祝酒



在圣诞节前夕,Benita跟Cleo一起来到一家小餐馆庆祝。她让Cleo喝一杯小酒,并送上祝福:“为了美丽的1971和宝宝的健康”。但当Cleo正准备喝的时候,杯子被撞碎在地板上。这预示了Benita的祝酒都不会成真。


1971年发生了暴乱,后来Cleo的宝宝也死在她腹中。




10.结尾



该电影的剧本非常详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琢磨,优美如诗歌。


阿方索·卡隆在剧本中写下罗马的最后一幕:


“天井,现在在阴影中,漂浮在午后的宁静里。Borras在睡觉,小鹦鹉很安静。只有远处城市的嗡嗡声.Cleo从厨房里出来,背着一大堆脏衣服,穿过小庭院,走上通往屋顶的金属楼梯。她的脚步声回荡在楼梯的结构中,金属的呻吟声回荡在小小的天井里,唤醒了笼中的鸟儿。克莱奥走到她房间前面的台阶上,继续向上走。一个卖红薯的小贩在远处发出哀号。一步一步地,克里奥上升着。再往上一点,在屋顶以外,天空是纯净的。”


The last scene of Roma as written in the screenplay: "The patio, in shadows now, floats in the afternoon quiet. Borras sleeps and the parakeets are quiet. Only the hum of the city in the distance. Cleo comes out of the kitchen carrying her load of dirty laundry and crosses the tiny patio to go up the metal staircase that leads to the roof. Her steps reverberate throughout the bony structure in a metallic moan that echoes through the tiny patio, waking the caged birds. Cleo reaches the step in front of her room and keeps walking upwards. A sweet potato vendor lets out his sad howl in the distance. Step by step, Cleo ascends. Yet further up, beyond the roof, the sky is pure."


视频版解说:《ROMA》10个幕后故事



91届奥斯卡完整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彼得·法雷里《绿皮书》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罗马》

最佳男主角:拉米·马雷克《波西米亚狂想曲》

最佳女主角:奥利维娅·科尔曼《宠儿》

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绿皮书》

最佳女配角:雷吉娜·金《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

最佳原创剧本:《绿皮书》尼克·瓦莱隆加/ 彼得·法雷里/ 布莱恩·海耶斯·库瑞

最佳改编剧本:《黑色党徒》查利·瓦赫特尔/ 斯派克·李/ 凯文·威尔默特/ 大卫·拉比诺维茨

最佳动画长片:《蜘蛛侠:平行宇宙》

最佳外语片:《罗马》

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埃文·海耶斯/ 香农·迪尔/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金国威

最佳摄影:《罗马》

最佳剪辑:《波西米亚狂想曲》

最佳音效剪辑:《波西米亚狂想曲》妮娜·哈特斯通/ 约翰·沃赫斯特

最佳音响效果:《波西米亚狂想曲》保罗·马瑟/ 蒂姆·卡弗金/ 约翰·卡萨利

最佳艺术指导:《黑豹》杰·哈特/汉娜·比奇勒

最佳服装设计:《黑豹》露丝·E·卡特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副总统》格雷格·卡农/ 凯特·比斯科/ 帕特丽夏·德哈尼

最佳视觉效果:《登月第一人》伊恩·亨特/ 保罗·兰伯特/ 詹姆斯·D·施瓦姆/ 特里斯坦·迈尔斯

最佳原创配乐:《黑豹》路德维格·戈兰松

最佳真人短片:《皮肤》盖·纳蒂弗/ 杰米·雷·纽曼

最佳原创歌曲:“Shallow”《一个明星的诞生》Lady Gaga / 安东尼·罗索曼多/ 马克·容森/ 安德鲁·怀亚特

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贝基·内曼/ 石之予

最佳纪录短片:《句尾》瑞卡·泽哈布奇/ 梅丽莎·伯顿



本文转载自狂阿弥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周末今晨发生了什么 |CBNweekly
7 年前
SmartChic  ·  这一件穿出彩,其它都无所谓了
7 年前
EETOP  ·  盘点:区块链的最新应用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