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悬疑剧《生吞》演出阵容公布 ·  3 天前  
虹膜  ·  讨论演技大神,总会被漏掉的一个人 ·  6 天前  
张小北  ·  //@Houson猴姆:😆//@Super滚 ... ·  6 天前  
Sir电影  ·  一出场又是国产剧王,难怪抢着拍她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硬骨头”却有“好人缘”?听导演李路说说《人民的名义》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16 00:04

正文

文|“广电独家”记者 何佳子;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对于圈内人来说,《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和好人缘。硬骨头,是因为坚守创作,从不妥协;至于好人缘,从片尾那份长长的演职员名单就可略知一二。


李路开玩笑说,这个在别人眼中相当于近十部现实题材电视剧男女一号加起来的实力派阵容,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刷脸”刷来的。



其中,不仅包括张丰毅、吴刚、许亚军、高亚麟、李光复等一帮“老戏骨”,还包括知名编剧周梅森。


当“硬骨头”碰上“战士”, “不出三天,你俩准得吵起来”


在《人民的名义》中,导演李路的合作搭档是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的知名编剧周梅森。


从《人间正道》到《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作品中以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以及针锋相对的政治交锋见长的周梅森见到李路后,就从别人印象中火力全开的“刀锋战士”变成了江苏老乡口中亲昵的“周老哥”。


作为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的导演、制片人和出品人,李路说,当初周梅森是被自己用两瓶白酒生生从家里“揪”出来的。


“听说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找到他,准备做反腐题材剧,我带着酒就去找他了。周老哥爱酒、爱美食。我本来说这次回南京请他吃饭,他坚持说,不,一定是我请你!”


《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


开拍之前,有朋友听说“硬骨头”李路要和“战士”周梅森一起合作,连连摇头说,“不出三天,你俩准得吵起来。”直到现在,李路说,自己和周梅森一次也没吵。


“我们就正常交流啊,可能声音大一点,但绝对没吵起来。”他一边说,一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开始,我就跟周梅森说,你的本子我要改,但我绝对不会动政治线。别的我要调整,你不能干涉。”


李路打趣说,周梅森的剧情、人物都写得极精彩,就政治戏份来说,李路只说了一句话,“不得不服”。


“以前的作品可能更多的是拿语言形态来表达反腐,而我们是拿行动、拿故事、靠情节来表现反腐。当然,重头戏里肯定还会保留经典的台词交锋,有摊牌、有角力、有人性, 这一切都通过语言和行动,以影像的形式外化出来。”


全剧剪辑完成后,周梅森第一次看到了影像版的《人民的名义》。在此之前,李路一眼都没让他看。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周梅森连着看了三天,“连上厕所都顾不上”。看完之后,周梅森只说了开头那句:“我一定要请你吃饭!”


知名编剧周梅森


反腐题材与全景中国


在李路看来,《人民的名义》其实是以一个行业为 切入点来展现一个全景中国,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面特别广。


而把贪污腐败在影视剧中所展示的最高级别从副省级提到副国级,则是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一种展现,也是一种进步,或者说是中国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的生动体现。


“这算得上是宣传口径的重大突破,一开始也是有点忐忑,有压力,更有责任。”


据了解,全剧共有三条叙事主线。第一部分是检察 机关办理一个重大腐败案,展现腐败对人民的伤害;第二条线是政治戏,主要围绕被卷进腐败案中的各个层级的官员在政治层面的斗争;第三条线是人民线,讲述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在这个大时代下的种种遭遇。


这三条线涵盖了从高层的官员到基层的老百姓,以及中间层次的巨大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案件的侦破。


基于恢弘磅礴的叙事格局和反腐题材的情节彰显, 很多人建议李路把剧名改得更商业化一点,“他们说, 毕竟普通老百姓是第三条线。”对此,李路的态度很坚决,“通通否掉,这个名字,谁都不能改!” 



对于自己的作品,李路有信心 :“可以说,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强情节,还有众生相,能不好看吗?”


他告诉“广电独家”记者,剧中出演角色的都是实力派演员和老戏骨,实实在在的,一个“后门儿”演员也没有,“更别说去买收视率了,我们本身就是反腐题材剧,绝对是裸播。”


与此同时,李路坦陈,作为反腐力作,操作起来也颇为困难。“首先,在布局上,写官员、商人、百姓的众生相,就与之前的诸多反腐作品有所区别,是崭新的; 另外,对政治生态、官员都需要有准确、深刻的把握。这些都是多年生活经验浸淫在血液里的东西,而且没有参照物可以学习,还要把文字转化成影像并予以加分,需要相当深厚的功力。


在他看来,最希望触达的受众其实是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也就是年轻人。“拍摄现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其中有一场戏,有个90后小孩不理解关于省长和省委书记的排序问题,因为他生活中从来不关心这个。”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人民的名义》可能是一部信息量极大的电视剧,而且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能观照到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你认真看这部剧的话,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会对职场、人性、是非对错有多重解读。



身兼导演、制片人、出品人等多重身份,李路笑言像自己这样什么都一肩挑的“奇葩”还是挺少的。


“美国导演科波拉也是这样,导演和制片人的身份切换得特别快。其实这对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你知道钱往哪儿花,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另外,也不会向资本妥协, 想请的演员、想完成的拍摄格局都可以实现。唯一不好的是,太累了。白天,在拍摄现场,完全以导演的思维去思考;晚上,又要为市场负责。太遭罪!”


一个“业余”的专业导演


从《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 再到《人民的名义》,八年时间,李路只拍了四部戏。 


在这个抠图替身横行、一个月交工完活的快节奏时代, 不管是从制片人角度还是导演角度,李路都属于“慢产”甚至“低产”的类型。有人说,在全员按下加速键的影 视圈,李路是木心笔下诚诚恳恳的“从前慢”。


“不对赌”是他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我担心一旦背上‘对赌’的枷锁,我拍的就不叫作品,而叫产品,我追求的就不是品质,而是产量、产值和利润。当你追求 的不是艺术品质,而是资本回报时,就很难不被资本所 挟持,得违心去做好多不由衷但能挣钱的买卖。”


而谈起所谓的“鲜肉经济”和“天价片酬”,李路表示,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利用市场杠杆来解决价格问题,二是通过政府行为来引导。


“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一是需要市场百花齐放,不仅有玄幻仙侠 IP 剧,也要有大量现实主义精品剧;二是确定好剧的标准以及宏观管控,不能完全信马由缰、放任自流,什么剧都能登堂入室。否则,肯定会带来制片方、播出方的恶性竞争以及不健康业态。”



九年前,李路以导演兼制片人的身份推出电视剧 《老大的幸福》。很多人说,这是属于李路的角色转型和身份切换。


同年,凭借导演作品《老大的幸福》,李路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十佳电视制片人,并拿下了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和第28届中国电视飞天奖。


对于“成功转型”的外界评价,李路并不认同。在他看来,那只是偶然机遇下自己导演生涯的回归。


“我原本就是学导演专业的,后来到电影厂当生产副厂长,突然间就飘起来了。飘起来之后,就像个运作中的机器一样,天天忙于公司经营,停不下来了。”


随后, 一个偶然的机遇,拍了《老大的幸福》,李路说,“当时就觉得,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就停下来,专心当导演。”


《老大的幸福》剧照


确切地说,这个偶然发生在2008年的北京电视节目春季交易会上,范伟跟李路一起谈起了这个项目,“当时除了一份500字的大纲,啥也没有。但我们俩拍板说, 做!接着开始找导演,找来找去,我和范伟都不满意。 当时我们公司一个文学编辑说,李主任,要不您导吧? 就这么‘回归’了。”


身为南京人的李路既有南方出身的细腻,又有多年东北生活经验,用范伟的话说,就是他懂得那些“梗”,也懂得包袱应该怎么抛。


写剧本、找人、筹备资金,千头万绪都要一步一步来。那时,为了争取《山楂树之恋》的改编权,版权方正在做足疗时,李路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捏脚桶前,恳求对方把版权卖给他。


随后,《山楂树之恋》播出时,编剧给他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如果知道您能拍成这样,我一定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写。”


从平凡人的幸福点滴到年代爱情的纯真无邪,再到国家正义的不可侵犯,李路说,自己一直在努力坚持做一个在自由思考和生存空间中的“业余”导演。


因为业余, 所以没有先入为主和束缚限制;也因为业余,才有新鲜感、挑战和工匠精神。


“如果一直在自己熟悉的圈子和题材里打转转,人就疲了,做一些能挣钱但是驾轻就熟的‘行活儿’没意思。拍你想拍的,不会为了银两去接戏,可能会清贫,但是快乐。”


或许,就像陈丹青在初见布法马克的《死亡的胜利》时感受的那样,“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 而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本文作者:何佳子;微信号:ruarua_2013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