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咔咔咖咖1998
6.【新生群水群大佬】
我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就加了新生群。
生性活泼,没羞没臊,是我本人了,没过两天就变成了水群大佬。
校新生群、学院新生群、专业新生群,还有新生班群。各种各样的群,对于一个压抑了十八年的高三毕业生来说真的好玩。
认老乡、斗图收集表情包、咨询咨询问题,有的时候时不时开把车,成为了我那段时间的日常活动。
有的时候拿着新手机躺床上水群水到凌晨一两点都不困,实在玩不动了说一声“明天继续”,倒头就睡。
就跟那个网上的视频里面的人说的那样:“里面又有友仔,又有友女,嗦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
新生群就是这样,超喜欢在里面的。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但我就是乐此不疲,这可能和我这种网络上天性跳动的性格有关吧。
7.【大体老师】
医学院有条规矩:对解剖用的遗体标本必须尊重,而且只能称作“大体老师”。
可以理解,这些标本都是自愿捐献的,在中国这种传统观念还是比较重的国家,这些捐献者的精神值得敬仰。
我们把那些签署捐献协议的人称作“志友”。
直到一年后,我做了学长辅导员,带新生的时候,我也着重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是老生不尊重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新生如果进校园了犯这种错误也会说学长学姐当初没有教好他们。
从来不敢犯这种错误,有损阴德。
8.【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报志愿有只有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学法律什么情况我不清楚,学医苦理由很简单:课业重,难度大,出来都二十大几,工资还比不上别的专业的。要对象没对象,要钱没钱,不敢结婚不敢生小孩,工作累成狗还有医患矛盾。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如果说句老实话,这些情况确实存在但也未必正确。
课业是累,不过能把青春留给奋斗,也确实不亏,到时候毕业的时候至少不会后悔浪费了大学这几年。
工资刚开始确实不高,但过几年上主治,升副高,待遇就好多了。反正我看我周围的医生日子过得都挺滋润。
再说医生这行越老越吃香,没有什么中年危机。我大表哥计算机行当35岁就要退休,那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没了工作可受不了,他现在还急得要命呢。
劝人学医,其实挺好的,不然我那些长辈都劝我学医干嘛?就连我们家的几个医生也劝我学医,是好是坏他们自然清楚。
9.【收拾行李真的烦】
上大学就跟搬家一样。
讲真,这个真的很烦。直接准备了半个月,从床上用品到买新衣服,还有书桌上的台灯书立,包括收纳盒行李箱,各种书。
我至今仍然觉得我当时就是脑子进水了。
居然带了高中的生物书,以为以后用的上。呵呵呵,结果一个学期没用上全给我扔了,整整十几斤啊。
我还带了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大辞典,我还真以为是去上高中,现在这两本词典还在书架上面落灰。
还有衣服,真的丑,现在还有几件藏在衣柜最底部,不是想留个纪念,是我平时根本就没想起来还有这些衣服,关键是嫌它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