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非遗南词,讲故事与南词小调演唱相结合宣传文明行为,真是有趣,我也不能做不文明的人,要做个文明村民!”
“这种讲故事式的微宣讲,就是在说我们的身边事,新思想新政策其实没有那么高大上,我也能听懂听明白。”
……
连日来,在南平市委文明办举办的“闽北讲习班·文明伴我行”系列活动中,不少参与群众和研学团的学生们纷纷为其短平快的微宣讲和非遗南词表演形式点赞。
▲
2024年3月6日,由南平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主办的“闽北讲习班·文明伴我行”文明讲习班启动仪式上,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三届“时代风尚”学雷锋最美文艺志愿者的李文娟老师通过非遗南词表演,倡导群众不当不讲文明的“混不吝”,争当文明标兵。(郑正华 摄)
“我们邀请了不同领域的宣讲员,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循迹溯源微宣讲,通过‘理论+故事’‘理论+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当地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重要指示精神上牢记嘱托、奋发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种养产业发展、非遗文化传承、树立新风新貌等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南平市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南平市委统战部举办多期“闽北讲习班·同心大讲堂”活动,全面准确、严谨生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赋能全市统战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平市委网信办策划推出“网上闽北讲习班”主题宣传系列视频,积极运用网上联合传播机制,持续深化拓展“闽北讲习班”特色宣讲品牌;
南平市委老干部局推出“闽北讲习班·老党员上党课”,打造银发人才发挥作用联系点,引导离退休干部更好地发挥优势、贡献“银发力量”;
南平市档案馆针对不同群体定制“1+N”主题党日“活动套餐”,打造“家门口党日活动点”,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融入宣讲内容,讲好富有档案特色的“大思政课”;
南平市委教育工委举办首期“闽北讲习班·行走的大思政课”红领巾宣讲员培训班,依托“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山海协作”教育模式,培育一批优秀的“红领巾宣讲员”,讲好“探源”成果活化转化故事,激励广大少先队员争当闽北故事的传播者;
南平团市委推出“闽北讲习班·青年说”系列微视频,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南平市妇联用好“她”阵地,巾帼宣讲员结合自身故事、个人感悟,说妇女同胞关心的事,讲妇女同胞能懂的理,通过姐妹间聊聊天的方式,把党的好政策、好声音“聊”进妇女群众的心窝里;
……
南平各地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深挖习近平总书记18次深入南平调研指导时留下的精神“富矿”,打磨《绘就生态富村图》《龙斗之变》等50个特色故事,制作《足迹》《人民的“樵夫”廖俊波》等特色视频。以小切口阐释大主题,以小故事演绎大道理。
同时,创新推出“吃茶话事”“板凳党课”“廊桥党课”“竹筏课堂”“小院党课”“车间一课”等特色载体,常态组织“乡土味”“烟火味”“人情味”的宣讲,从居民身边事、周围事入手,用真情实感讲故事,深入浅出讲道理,讲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让理论政策、红色故事、典型人物“活起来”,让宣讲有力量、可持续。
▲
2024年7月1日,南平市举办“深学争优,争当理论武装的排头兵”巡回宣讲报告会。报告会上,11位“闽北讲习班”小故事宣讲员深情讲述了闽北地区干部群众“循足迹、悟思想、铸忠魂、担使命”的身边故事和生动实践。(
张行健 摄
)
2024年以来,南平市举办“深学争优 争当理论武装的排头兵”等巡回宣讲进县(市、区)、进国企、进高校活动;组织参加“一张蓝图绘到底 勇立潮头开新篇”新福建10周年主题演讲大赛,喜获二等奖1位、三等奖2位的佳绩和大赛“组织工作奖”;全市各级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开展宣讲教育活动10300余场次,受众约51.8万人次。
共识在聆听中凝聚,思想在宣讲中升华。接下来,南平市还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五个一”宣讲机制,擦亮“闽北讲习班”这张“金名片”,持续动态完善特色宣讲队伍,探索创新特色宣讲形式,拓展延伸特色宣讲阵地,不断提升宣讲内容的实效性和鲜活度,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