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虎财富
金融行业最观点鲜明的阵地,坐看风云变幻。这里有金融大鳄,也有散户小白,这里有经济学家,也有草根网红。这里就是财富交流的乐土,大家统统放下架子,一起来看清这个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各地基本上都一样吧,怎么说呢,跟交社保多少有 ... ·  4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人数超过本科生 985名校变身“研究生大学”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市值一夜蒸发近千亿美元!苹果突发 ·  6 天前  
戴康的策略世界  ·  【广发资产研究】祝广大投资者中秋节快乐! ·  6 天前  
凤凰网财经  ·  闽商富豪,输掉全部身家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虎财富

你喊拼得累,来看看美国拼爹妈拼得有多狠……

老虎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08 17:18

正文

| 金融·理财·生活 |

金融圈生活方式发现者

本文授权转载自“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聚焦国际化教育的原创平台


导读

“现在的教育,就是逼着一个家长辞职回家”这样的文章让很多家长深有共鸣,我们在抱怨拼得太辛苦的时候,不妨来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会发现拼爹妈的程度可能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就与您分享一个很拼的、在美国华人妈妈的观察和思考。不管您看了是觉得被安慰了,还是更焦虑了,po主自己觉得,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追求所谓精英教育,付出自然也要更多,所以关键还是看你的选择是什么了。


最近老有国内的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孩子上学的各种苦,抱怨中国家长的各种压力大。然后,他们就纷纷问我:“你们到了美国,是不是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了?”


其实,我在美国朋友圈里的妈妈们也是各种烦恼。有的担心公立学校教的东西太过简单,有些纠结着要想办法把孩子转到更好的学校里去,有的被各种兴趣班折磨得苦不堪言。而且,为了能让孩子们上名校,有出息,妈妈们也是各显神通、挤破脑袋,简直和在国内的时候一模一样。



1


有钱未必能进的私立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儿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他送进了我们这里顶级的私立学校,等她女儿长大一点儿,也跟着哥哥进了同一所学校。


同时供两个孩子上顶级私立,在中产圈的妈妈们看来可是了不起的大事——这所学校一年光学费就是三万多美元,再加上乱七八糟的杂费,两个孩子加起来一年将要花掉七八万美金。而美国家庭年收入五万美元就被定义为中产了。



所以,普通美国中产家庭的孩子大多数上不起这样的私立学校,更别提同时供养两个娃了。


可是我朋友不管,她之所以那么拼,是因为当时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儿子,已经到了几乎天天被老师赶出教室的地步。“儿子的老师是新加坡人,把亚洲人严格管理学生的那些做法都带到美国来了。每次我儿子犯了什么错误,老师会让他写70遍‘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犯错了’,他上课如果不专心听讲,老师就把他赶出教室,他后来习惯了,就自己跑到操场上闲逛。我儿子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觉得自己长大以后肯定会去蹲监狱’。”


本来朋友想去和校长谈一谈,可是其他妈妈告诉她,在公立学校投诉老师基本没有作用,而且新加坡老师因为管理严格,带出的孩子考试成绩高于其他班级,还深受校长的赏识。


一开始,朋友的老公完全不同意她把儿子送去私立学校的“疯狂想法”,直到她把某所私立高中的大学录取名单拿给老公看。160个毕业生,将近40个进入斯坦福。而当年他们所在学区的三大顶级公立高中,每家近1000名的毕业生中,进入常春藤的只有10个左右。



我的另一个朋友,今年也开始带着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参加名牌私立学校的考试。那么小就开始考虑以后上大学的事情,头一个原因是因为私立学校越到高年级越难进。“比如小学一年级它招100多个人,到了二年级可能就招十几个人了,你必须等有其他学生退学,才有名额给你进去。”


“那么难进还有人退学么?”我开玩笑地问朋友,朋友说根据她的了解,确实没有人轻易退学,一般都是父母换工作,举家搬到外州,或者是,破产了,再也读不起好学校。有的孩子退学前还问爸妈:“等你们多挣点钱以后,我还能回来继续上学么?”


从小开始考名校的另一个原因是年龄越小考题越简单,比如一年级就搞搞智力测验之类,可是等到高中再去报名,入学考试就是各种科目的全套考题了。


即便是从小就去应考,一样不是人人都能考进,我的一个朋友,陪着孩子硬是从小学一年级考到五年级,可惜一直没有实现理想 。



摸透了家长们的心理,去年本地区一家顶级私立学校居然办起了幼儿园。据说这家私立学校的小学一年级,会把60%的名额留给自己幼儿园的毕业生。这样一来,又引得众家长砸锅卖铁,趋之若鹜。


朋友阿聪的女儿现在就在这家私立幼儿园就读,听她说幼儿园办学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老师耐心些。相比其他私立幼儿园每月1200到1600美金的收费,和名牌私校挂钩的幼儿园收费贵得惊人!要3500美金左右。


阿聪和老公都有工作,收入也都不错,可是为了女儿上私立,他们说绝对不敢再生第二个孩子了。



2


各显神通的兴趣班


除了拼命把孩子塞进好学校,为了让孩子将来能上到好大学,美国妈妈们也是从早忙到晚,来自亚洲的妈妈尤其疯狂。


听说运动能给大学申请“加分”,每天妈妈们就带着孩子往返于游泳馆、体操房、运动场。我认识一个妈妈,夫妻俩个子都不高,一个1米6一个1米7,孩子从小天天进运动馆,硬生生锻炼出1米9几的大高个。


听说加入乐队,参加社会活动能给招生官留下好印象,妈妈们就天天逼着孩子钢琴小提琴黑管,去社区参加公益劳动。


很不幸,虽然我一直崇尚所谓“自然教育法”,但也忍不住会被周围浓浓的拼搏气氛裹挟着向前走。



比如在参加兴趣班这件事上,我慎之又慎、精挑细选,可还是给孩子报了游泳、冰球和钢琴。


万万没有想到,陪孩子上课居然是一件那么辛苦的事情,先不提陪伴游泳课将近两个小时的枯坐,给孩子洗澡穿衣的麻烦;也不说送他们练习滑冰往返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单是一项钢琴课就把我折磨得半死——首先,美国学钢琴巨贵,上新课一分钟一美元!我向国内的妈妈打听了一下,在祖国,好一些的老师,上一节新课大约需要两三百元人民币,陪练费比较便宜,差不多80元一小时。可惜美国的陪练费和上新课一个价,都是一美元一分钟。


因为舍不得昂贵的陪练费,我只好发掘自己的潜力,在孩子上课的时候旁听,回家以后,我自己先把曲子练熟,再督促他们练习。每天晚上孩子完成书面和阅读作业之后,就是我们的练琴时间,一人一个小时,等把两个孩子全部搞定,基本也该上床睡觉了,自己想在网上看个电影都没有时间。



别看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忙得热火朝天,但有时纯属瞎忙。比如有个朋友的孩子,从小就是“模范儿童”,热心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小提琴拉到学校乐团的首席,结果因为活动太多,影响了成绩,考试不小心得了个B,最后进了一所让全家都很不满意的大学。


“说到底还是成绩最最重要,”孩子妈总结说,“那么多人申请名牌大学,老师当然会把‘全A’的挑出来先看,实在分不出高低来再去看你的社会活动那些。你有个B,早被不知道多少人挤到后面去了。”


所以近两年本州有好几个孩子自杀(有华裔也有白人),原因是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几个孩子全都来自富裕家庭,居住在顶级学区,他们的同学在媒体上呼吁大家改变心态,说很多上中产的孩子,特别是亚裔儿童,从小就被父母灌输“考B就是不完美的人生”,心理脆弱得很。



3


尴尬的亚裔


最近几年,在美国,亚裔想上藤校那是越来越难。为什么?亚裔成绩太好,竞争过于激烈。


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华人状告哈佛大学录取不公平就是一例。同样的成绩,同样的学术表现,同样的社会经历,黑人孩子、墨西哥孩子、白人孩子都能进,偏偏亚裔孩子进不了藤校。


很多常春藤大学都有限制亚裔生人数的情况,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和宾大的亚裔平均录取率约是白人的四分之一,普林斯顿和达特茅斯是白人的二分之一。而在没有限制亚裔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亚裔录取率超过白人。



支持限制亚裔考生录取的人士认为,美国社会里,亚裔本来就是少数族裔,如果不加以平衡,那么学校里的亚裔学生会反过来成为多数族裔,这样“太不公平”;而反对限制的人们认为,亚裔成绩好表现佳也是孩子自己努力得来的,没偷没抢,凭什么剥夺他们和所有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为了表示不满,前段时间有位印度哥们儿(没错,强大的学霸印度人在老美眼里也属于亚裔),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冒充黑人去申请大学(没错,有些印度人的肤色确实很黑),然后,他很顺利地就被梦寐以求的几所学校录取,当中还包括非常难进的医学院。当然,这位印度哥们儿最后读了没几天就和学校说拜拜了,但他伟大的事迹让许多亚裔孩子都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



所以很多华人妈妈都在抱怨——


你们名牌大学说“需要成绩好”,我们华人孩子于是拼命努力,拥有了出色的学术表现;

你们名牌大学又说‘需要热心公益’,我们华人孩子就积极组织社团,参加公益活动;

你们还说‘要身体强健,热爱体育’,我们就省吃俭用地送孩子去锻炼身体,在亚洲人根本不擅长的体育项目上和其他人种比拼。

最后,你们居然要限制入学人种比例!!!


这明明就是在“逗你玩儿”!


可惜,即便被“逗你玩儿”的大学指挥得团团乱转,华裔家庭仍然忍不住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拼爹拼妈拼孩子。每次想到未来还要如此拼搏十几年,我就一身冷汗,两行清泪……





欢迎更多个人、媒体与企业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联系微信:lx930525注明“公众号ID+文章+合作/转载”@老虎财富(laohucaifu)  保留所有权利

聚焦雄安政策研究的公众号,全方位报道雄安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