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公园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汇聚优秀的产品报道、评测视频和高质量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苹果官网把iPhone拼成iPone## ... ·  昨天  
新浪科技  ·  【#荣耀中国区CMO将离职#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公园

机器人取代人送外卖?听听饿了么怎么说

极客公园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0-15 16:42

正文


摘要:机器诞生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取代人,而是跟人配合起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万小饿」在人群、楼道、电梯间慢慢行进,躲避着一路上的障碍物。最初几天,楼里的人对它充满好奇,经常有人兴奋地给它拍照。后来,人群慢慢习惯了它的存在。

它是机器人,长相却和你想的不太一样,没有手脚,缺乏五官。它的主要工作是送外卖,在它的三层保温箱里,放着即将被人取走的饭菜。

它从本周开始,出现在上海虹桥万科中心,为楼内白领提供送餐服务。它装有路线感应器,会根据送餐目的地自动设置路线,能在石地板、地毯等多种地面运行,可上下电梯、避开障碍物,最大载重 80 公斤。

饿了么外卖机器人

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是「万小饿」的研发方。「万小饿」运行的这几天,中午用餐高峰时段,马龙佳都会在现场监看机器人的工作情况。马是饿了么π事业部未来物流项目负责人之一。

他对《极客公园》记者评价「万小饿」的表现:「都是一些可以解决的小问题,还算是比较顺。」

今年初,饿了么几个高层在一起头脑风暴,要为公司内部的一个创新事业部取名字。最终,他们选定了「π」。他们认为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符合他们对创新的设想,没有边界,未知,有无限拓展的可能。

马龙佳说π事业部现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规模多大,没细说。他称π事业部的出现,是即时配送发展到今时今日的必然产品。

在马龙佳看来,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商家自主配送为主,相对孤立,缺乏整合,效率很低。第二阶段,饿了么等即时配送平台出现,组织性运力和众包运力成为主流,效率提高。第三阶段,即时配送需求爆炸性增长,加之 AI、大数据、智能硬件的发展,即时配送效率要大幅提升,将从单纯的人力扩张转向科技创新寻求帮助。

饿了么无人机

马龙佳认为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正处于二、三阶段的过渡节点。在这个行业背景下,饿了么π事业部细分出未来物流团队,要把即时配送的用户体验和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创新解放人力。

要达到这个目标,怎么做?「运力多元化,末端配送智能化,配送运营精细化。」马龙佳的回答读着官方,却是今年以来饿了么推出一系列产品的逻辑所在。

今年 1 月 11 日,饿了么透露和阿里云合作,研发人工智能外卖调度引擎,缩短配送单均时长。6 月 14 日,饿了么推出冷热双温箱,同时满足热菜和冷食的配送保温条件。9 月 23 日,饿了么无人机亮相世界无人系统大会。9 月 30 日,语音点餐系统在《星球奇境》宇宙特展上被推出,意在丰富用户点餐通道。10 月 9 日,「万小饿」亮相。一一对应着马龙佳的上述回答。

饿了么语音点餐系统

一种观点认为,外卖送餐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两端,海量的线上用户及强大的线下配送能力。马龙佳认为这种表述过于笼统,从线上订单到线下配送,中间还有很多重要因素会发挥作用(如高效的调度系统),光有大量的用户和庞大的配送团队,并不足以一直保持竞争力。

「万小饿」目前的使用场景是住宅、商业区及办公场所,随着技术演进,未来的使用范围或将扩展。无人机则预计明年投入实际应用。如果无人机+机器人的应用足够成熟,是否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人力?

「机器诞生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取代人,而是跟人配合起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是马龙佳的回答。饿了么希望能实现人机协同送餐,让机器去解决一些人难解决的问题。

人机共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中国巨大的即时配送需求,短时间内难以只靠机器去满足,人依旧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扮演重要角色。况且,机器的成熟、大规模落地也尚需时间。

让我们把观察范围扩大一些。国内外瞄准「未来物流」的公司并不只有饿了么一家,京东有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顺丰、亚马逊等也都有用无人机送货的规划。

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们的努力尝试持积极态度?

因为比之单纯的科研公司,它们有着丰富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强烈的应用需求,技术产品化路径很短。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在使用中不断积累试错数据,能让它们快速迭代,不断调整、完善技术,加速「未来物流」的到来。

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网络

责任编辑:王伟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