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曾鸣教授的新书《智能商业》的推荐序中就坦露,到2036 年,阿里巴巴希望能服务20 亿消费者,并创造1 亿个就业岗位,帮助1000 万个企业形成连通线上和线下的可赢利的业务,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升级。
无论外界如何纷扰,马云始终对阿里巴巴充满信心。一如他常说的那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会很美好。他在《智能商业》序中也写道:“优秀的创业者本性上必然是乐观的,他们会问自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解决现有问题。”
2006年,马云邀请曾鸣正式加入阿里巴巴任“总参谋长”时,就承诺总有一天,阿里巴巴将会是曾鸣写下的最激动人心的商业案例。
阿里巴巴背后的核心秘诀
马云在致股东信中提到,“阿里巴巴在19年间,已经第三次经历这样的全球性的波折,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些波折,焦虑,摩擦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机会,问题是如何改变自己。没有历史性挑战,何来历史性机遇?阿里巴巴是一家善于把握逆境的公司。”
我们从曾鸣教授新书《智能商业》中,总结出这逆境中生长的4条秘诀:
秘诀1:网络协同,形成黑洞能量
淘宝从成立之初,就鼓励商家和消费者直接连接、互动,例如旺旺(让卖家和买家联接互动)、评价(让买家之间联接互动)、帮派论坛(让卖家之间联接互动)。直连互动极大激发了卖家、买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网络扩张带来的效益被成倍放大。支付宝的出现,本质上也是在促进个体之家更好的直连互动。
这种网络扩张的自然结果就是,在淘宝的发展过程中,自发生长出许多新的角色。例如,模特、摄影师、摄影棚,搞店铺装修的专业设计师、网页制作者,还有淘宝客、代运营商、独立软件开发商、做存货管理系统的、在线客服管理系统的……这些“新角色”都不是由淘宝规划出来的,它们由直连互动所激发生长,又促发新的直连互动,带来新的效率提升,从而营建出新的网络结构。一旦它们生长出来,淘宝立即给与了充分的鼓励,或建设新市场,或开发新工具,让这些新角色更茁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网络扩张,今天的淘宝不是零售商,不拥有任何一件商品,而成为了一个赋能卖家的平台,通过联结买家、卖家,以及各种各样的服务商构成了一个新的零售合作网络。
秘诀2:数据智能,精准、海量、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除了是一个巨大的协同网络,淘宝本质上还是一个搜索和推荐引擎,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服务。每天上亿人在淘宝挑商品、做买卖,每个人看到的页面都不一样,你在上淘宝的第一秒钟就能得到你想看的东西。这么不可思议的成就,就来源于淘宝对数据智能方向上的布局。
你在淘宝上买东西,淘宝不仅会记录你的购买数据、浏览数据,包括你选了什么产品,收藏夹里放了什么产品,在某一个商品页上停留了多久,最后购买了什么——你所有的在线数据都会被自动记录下来。2015年,淘宝基于人工智能,实行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当你浏览完一些商品并再次登录时,你看到的商品已经是根据全网的数据,按照你的需求又做了一次调优,让产品成为一种“活”的产品。而且这些都是由机器自动完成。
从2015 年双11开始,阿里巴巴还开始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让机器人承担客服工作。2016 年双11,客服机器人批量上线。到2017 年,已经有3 万个商户使用了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也就是“阿里小蜜”。
其实从2009年前后,阿里巴巴就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上做出了全面布局和准备。过去两年,阿里巴巴已经用技术为零售业创造巨大价值,打开了新零售之路。2019财年第二季度阿里云计算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90%,再度扩大领先优势。
可以说,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淘宝这个智能生态的核心驱动力。
秘诀3:动态战略,内部厮杀提前布局未来
2011 年,阿里巴巴做了一件很夸张的事,将淘宝拆成三家独立的子公司——淘宝、天猫、一淘, 让三个团队就照自己对未来的理解去发展,相互竞争,目标是把对手干掉。
之所以这么“狠”,是因为阿里巴巴内部对未来的判断无法统一:未来到底是B2C,还是淘宝这样的C2C,抑或是一个搜索引擎指向无数小的B2C?当时谁都看不清。由于无法就未来的判断达成共识,内部资源的分配就很困难,导致大家天天打架。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最后马云下定决心,说我们也别争了,大家到市场上去试,看未来的趋势到底怎么样,游泳的过程中得到的真实感受才代表未来。所以就有了三家公司“扔”下水去干。
干了一年,结果很快就清楚了,所谓的购物搜索这条路不存在,因为那个时候淘宝、天猫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强大,大部分人发现独立的B2C成本太高。在淘宝、天猫这个“面”上做生意,其实是把绝大部分的成本都分摊了,所以它们才能够快速、低成本的运营。由于没有独立B2C的存在,搜索的流量入口也就失去了价值。一年后,一淘就变成了一个部门,重新回到阿里巴巴。
正是敢于用这种极端的方法,阿里巴巴集团才一直走在趋势的前头。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或者说对于未来的竞争来说,由于整个市场变化得太快,方向又不明确,所以通过行动实验、摸索出新的方向是第一位的,为了试出这个方向,浪费一些资源是完全值得的。
秘诀4:组织变革,从管理到赋能
“赋能”是阿里巴巴前总参谋长曾鸣教授造的一个词,英文是enable,意思是怎样让别人有更大的能力去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事情。现在“赋能”已经成为企业圈、尤其是互联网界的共识。